一种基于波导E-T 结的新型功分器的设计方法

2015-03-06 01:31
电子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功分器插入损耗隔离度

寇 阳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 研究所 卫星通信与广播电视专业部,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EIRP 值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而在天线增益确定后,该指标主要取决于发射机的输出功率[1]。为了提高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工程中通常采用功率合成的方式实现微波大功率输出,这就对功分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目前常用的功分器主要有:威尔金森功分器,波导E-T 结、波导H-T 结、3 dB 分支波导定向耦合器及波导魔T 等[3~7]。威尔金森功分器是一种微带功分器,插入损耗较大,不适合于大功率合成;波导E-T结和H-T 结功分器是最常用的波导功分器,具有体积小、频带宽、插入损耗低、易加工等优点,缺点是两输出端口之间隔离度仅有-6 dB;3 dB 分支波导定向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口相位相差90°,两路输出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但是其带宽较窄。

通过对以上各种功分器分析,本文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功分器,在波导E-T 结功分器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两个输出端口间的隔离度。

1 理论分析

本文论述的功分器是在波导E-T 结功分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波导E-T 结功分器可以看成是一种无耗三端口网络,它是由一段波导及从波导宽边接出来的分支波导构成,其轴线平行于主波导的TE10模的电场方向,是一种串联分支[8],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波导E-T 结功分器结构

该波导E-T 结功分器的S 参数为:

其两种等效电路如图2 所示。

图2 波导E-T 结的两种等效电路

由上式可知,E-T 结功分器可以依其对称结构等分功率,但是各输出端口无法达到完全匹配(S22=S33=1/2),两个输出端口的隔离度仅为-6 dB(S32=S23=1/2),隔离度不高导致两输出端口之间的信号相互干扰,严重时会引起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不稳定,自激等现象的发生。

本文在上述E-T 结功分器的基础上,通过在波导E 面中间加入微带探针并与50 Ω 电阻相连接,从而构成功分器的第四个端口;为了进一步增大工作带宽,波导采用多级渐变结构[9],其模型如图3 所示。

图3 新型功分器结构图

该功分器是四端口网络,其中3 端口为输入端口,1 和2 端口为功分器的两输出端口,4 端口先通过探针过渡再串接匹配负载,起到隔离两输出信号,增加两输出端口隔离度的作用,其S 参数为

联立方程可以得到该功分器的S 参数

联立方程可以得到该功分器的S 参数

从该功分器的S 参数可以看出,新型功分器具有以下重要特性:

(1)匹配性:当功分器的3、4 两个端口分别接匹配负载时,1、2 两个端口自行匹配,所以该功分器是各端口完全匹配的四端口网络。

(2)隔离性:3、4 两个端口及1、2 两个端口之间都相互隔离。

(3)功率平分性:当信号从端口3 输入时,信号从1、2 端口等分输出,端口4 无输出。

3 模型仿真及加工实物测试

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 进行建模仿真,其仿真模型如图4 所示,仿真结果如图5 所示,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功分器在12 ~17 GHz的频率范围内,两输出信号之间的隔离度优于-17.5 dB,插入损耗优于3.05 dB,回波损耗优于-20 dB。该结构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优于传统的功分器结构,尤其在隔离度方面要远远大于E-T 结功分器。

图4 新型功分器仿真模型图

图5 新型功分器仿真结果

根据仿真结果对功分器进行了加工制作,对于端口4,通过探针过渡把两个输出端口反射回来的信号能量耦合到微带线上,在微带线的末端焊接一高频率、可承受大功率的50 Ω 电阻,使得从两个输出端口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能量被吸收。加工完成以后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该实物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图6 所示,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12 ~17 GHz 的频率范围内,两输出信号之间的隔离度优于-15 dB,插入损耗优于3.12 dB,回波损耗优于-18 dB,和仿真结果一致。该功分器结构不仅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达到了较低的回波损耗,而且两路输出信号之间的隔离度有了大幅提高,适用于大功率、宽频带的功率合成技术。

图6 新型功分器测试结果

4 结束语

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波导E-T 结功分器,在传统的波导E-T 结功分器中加入探针过渡、吸收负载的方式,增加了两个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实物测试结果表明:该功分器在12 ~17 GHz 的频率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匹配特性、隔离特性以及平分特性,且频率范围可以扩展到毫米波频段,对研制毫米波频段功分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固态功率合成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肖永伟.Ku 频段USAT“动中通”系统设计探讨[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1(4):4-6,38.

[2] 孙文武.Ka 波段大功率放大器的设计[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3] Jiang X,Ortiz S C,Mortazawi A.A novel Ka-band I to 8 powerdivider/combiner[J].IEEE Microwave Symposium Digest,2001(1):35-38.

[4] Jiang X,Liu L,Ortiz S C,et al.A Ka band power amplifier based on a low-profile slotted-waveguide power combining/dividing circuit[J].IEEE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2003(5):144-147.

[5] Wu L,Sun Z,Yilmaz H,et al.Dual-frequency wilkinson power divider[J].IEEE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2006(54):278-284.

[6] Arndt F,Ahrens I,Papziner U,et al.Optimized E-plane T-junction series power dividers[J].IEEE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1987(35):1052-1059.

[7] Y Songnan,Fathy A E.Synthesis of a compound T-junction for a two-way splitter with arbitrary power ratio[J].IEEE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2005,MTT-S:985-988.

[8] 董金明,林萍实.微波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 高建平,张芝贤.电波传播[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功分器插入损耗隔离度
连接器射频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试验分析
Ku波段高隔离度双极化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
一种C波段一分八微带功分器的设计
刚挠结合板介质材料的插入损耗研究
地铁民用通信引入5G 后的干扰分析
天馈系统四功分器故障处理
多信道系统中多天线隔离度研究
三波长一体化插回损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
高隔离度毫米波变频收发组件的研制
基于负相移特性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功分器小型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