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影响因子的概念及应用

2015-03-06 07:33:10司梁宏刘子修李瑞珺朱元元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全院收治天数

陆 瑜,司梁宏,刘子修,李瑞珺,朱元元

解放军第454医院,南京 210002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影响因子的概念及应用

陆 瑜,司梁宏,刘子修,李瑞珺,朱元元

解放军第454医院,南京 210002

目的:首次提出了抗菌药物强度影响因子(DIF)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管理。方法:通过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和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PDi)的数学分析,引入抗菌药物强度影响因子的概念,模拟计算各临床科室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影响因子的大小,并将其作为指标替代原有的药物固定分配方法。结果与结论:抗菌药物强度影响因子代表临床科室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贡献,数值越高贡献越大。结果还表明,抗菌药物强度影响因子更能够公平地反映各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便医疗管理人员利用该因子对全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指标管理。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强度影响因子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自2011~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以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DDDs)表示]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衡量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并要求综合医院的AUD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 DDDs以下。对此,该方案对医疗科室提出了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依据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制定指标,以实现上述目标。但实践中发现,如何将目标分解到具体临床科室存在很大问题,制定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标非常困难,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会出现与药占比指标分配相类似的问题;各科室指标与全院指标脱节并且发生矛盾[1]。针对这一问题,我院首次提出了抗菌药物强度影响因子(density impact factor,DIF)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抗菌药物管理指标,方便医疗管理人员利用该因子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指标管理。

1 使用强度的公式推导

科室用i编号,科室累计DDD数以DDDsi表示,科室收治患者“人天数”以PDi表示,科室使用强度以AUDi表示(公式2),全院使用强度以AUD表示(公式3)。

2 DIF公式解读

本文引入科室使用强度影响因子以DIFi(见公式4)概念,意在了解某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全院设定的总使用强度值扰动的大小,正值为拉升,负值为拉低,0值则无干扰。

对公式4推导更容易理解DIF的意义:其中DDDsi是某编号为i的科室实际消耗的抗菌药物的累计DDD数(DDDs)是该科室按卫生部设定AUD目标值每 “百人天”40 DDDs计算所得抗菌药物的用量指标。因此,公式5的分子反映科室实际用量对于指标用量的偏离量 (正偏离量、0偏离、负偏离量)。分母反映全院在统计时段内共有多少个“百人天”。由于分子是药物用量的偏离量(该量使用DDDs作单位),分母是全院“百人天”的频数,因此相除所得商数(DIF)的量纲是“DDDs/百人天”,表示的意义是该科室用药偏离量给全院假想使用强度(40 DDD/百人天)所带来的扰动大小(如果每个科室的DIF值均为零,那么可以推得全院的使用强度就是40 DDD/百人天)。关于这一点,还能通过以下事实得以验证。

如表1,每个月的“各科室DIF值的代数和”+40=该月全院的药物使用强度AUD。表1中2月份数值,各科室DIF的代数和是2.21,该月全院的使用强度值AUD为42.21,满足2.21+40=42.21。因此各科室DIF值大小反映了该科室对全院假想使用强度值(40 DDDs/百人天)的扰动的大小(有些表格略有出入是由计算过程中取近似值累积而形成的)。

使用该指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管理,主要是便于了解各科室用药对于全院使用强度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对于同一科室也可作纵向比较,及时发现一些情况。然而该指标同样无法解决各科室之间用药量指标的矛盾。“DDDs/百人天”指标对于整个综合性医院是合适的,但不一定对各个科室都适合。正如无法对各科室确定“使用强度”指标一样,无法对各科室规定DIF指标。

3 影响因子的预测

通过影响因子,可看出各科室DDDs在全院DDDs中所占比重,即为全院目标40 DDDs的贡献情况。影响因子大于0的科室均对全院DDDs 40起到拉高影响,影响因子小于0的科室对全院DDDs 40起到拉低影响,要平衡好这两者之间关系,才能实现全院目标40 DDD。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模拟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强度影响因子之间关系,见表1。

表1 全院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强度影响因子

4 应用与分析

4.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存在的问题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作为抗菌药物管理的一项指标,反映了全院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但在实际推行中,常存在以下问题:①各科室病种不同,收治病人不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同,如呼吸科收治肺部感染病人多,抗生素使用多,每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肿瘤科收治癌症患者多,较少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无直接可比性。②各科室的使用强度与全院使用强度相关性不直观,不易管理。各科室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反映出该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情况,便存在一种情况:表1中1月和2月相比,即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较前月有所下降,而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却升高了,从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上无法找到全院使用强度升高的原因。③目前医院使用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配方式存在争议。有医院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疾病治疗“指南”等制定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分析出各科室合理与虚拟消耗DDDs,最终计算出分配给科室的AUD。这种方式因参考“指南”、文献众多,调研评判过程复杂且耗费精力过大难以实施,不适用于医院科室多、临床药师人数少的情况。本文所介绍的DIF公式对第二个问题作了较好的解决。

4.2 影响要素分析

通过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数据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五位科室集中在ICU、呼吸科、普通外科、手足外科、急诊病房、心胸外科。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影响因子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排名不同,呼吸科DDDs较高,影响因子也较高,但ICU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影响因子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DDDs、收治患者人天数有关,ICU收治患者人天数少,对全院DDD影响不大。

4.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影响因子概念及其意义

由数据分析,表1中数据为模拟理想情况,表2为全院2013年1月与2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实际情况。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影响因子这一概念应用于实际情况分析中。由表2看出,2月全院AUD较1月AUD上升,将1月与2月影响因子相比较,相减得差值,即可得到导致2月AUD上升的科室。可看出导致AUD的上升的科室很多,可以通过影响因子看出排名。内分泌科、心内科使用强度上升幅度大,影响因子差值大。呼吸科使用强度有一定程度下降,DDDs比上月略有下降,收治患者“人天数”比上月略有上升。从全院看,收治患者人天数下降幅度较大,相对的呼吸科收治患者“人天数”在全院所占比重加大,影响因子仍较大。泌尿科使用强度上升幅度很大,但收治患者“人天数”少,所占比例小,因此在全院影响因子排名中位处呼吸科之后。

表2 2013年1月和2月全院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强度影响因子

3月全院AUD较2月下降(见表3),可看出大多科室影响因子有所下降,影响因子上升科室较少,排名第一位普外科使用强度下降,但收治患者“人天数”上升到两倍(1440/612≈2.35),影响因子变大。3月呼吸科使用强度上升,但与2月相比,全院收治患者“人天数”大幅度上升,呼吸科收治患者“人天数”有所下降,导致影响因子有所下降。

4.4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使用强度影响因子的不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影响因子可以解释临床科室使用强度与全院总值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强度影响因子可以看出各科室对全院目标使用强度40DDD的影响情况(表1),全院1月较2月使用强度增加了2.21,但各科室使用强度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从使用强度影响因子看,全院影响因子之和即为2.21。通过相邻两月影响因子的差值比较,即可看出导致该月使用强度较上月上升的根本原因,从而确定抗菌药物管理的责任科室。

表3 2013年2月和3月全院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强度影响因子

5 结 语

欲达到全院目标AUC,须各科室从使用强度和收治患者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监管,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减少其不合理应用;另一方面,从收治患者入手,使用抗菌药物较多科室要减少收治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较少科室要多收治患者,这也指明了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方向。

[1] 陆 瑜,司梁宏,刘子修,等.药占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4,25(13):1242.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Antibiotics Density Impact Factor and Its Application

LU Yu,SI Liang-hong,LIU Zi-xiu,LI Rui-jun,ZHU Yuan-yuan
No.454 Hospital of PLA,Nanjing 210002,China

Objective:To introduce a novel concept of antibiotics density impact factor (DIF)into the control of clinical antibiotics use density.Methods:Through ma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frequency of antibiotics use and the addup of days and patients in each clinical department in the same period,the concept of DFI was introduced and applied to replace the fixed allocation method.Results and Conclusion:DFI can represent departmental contribution to hospital antibiotic use intensity impartially,and provide a new index for hospital management on antibiotics use.

Antibiotics;Intensity of use;Density impact factor

R911;R978.1

A

1673-7806(2015)06-535-04

陆瑜,男,主任药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luyunj@hotmail.com

2015-08-19

2015-11-20

猜你喜欢
全院收治天数
本周连涨天数居前个股
本周连跌天数居前个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生日谜题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二月为什么天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