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无力感?

2015-03-05 22:57
南方周末 2015-03-05
关键词:知识分子笔记农村

张劼

乡愁,总能拨动人的心弦,调动人的情绪。2015年2月,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在“我们的城市”论坛上,发表长文《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引发了网络与纸媒对乡村的又一次大讨论,因为每个进城知识分子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

作者的家乡为湖北大别山区农村。文章认为:“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农村原有的那种共同体已经消失了,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

文章哀叹“知识的无力感”:“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对王文的回应纷至沓来。赞者有之。2月26日,《北京青年报》文章《展现真实的“村庄里的中国”》认为:“乡村的凋落与沦陷,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谈到过,这位博士的返乡笔记,显然再一次强化了关于乡村文明凋敝流失的印象。”“返乡笔记提出的,更是乡村治理和农村建设的命题。农村因为城镇化已经失去了太多美好的事物,失去的不能再失去。”

但弹者亦不少。2月23日,澎湃发表了一位高校青年教师的文章《不必“近乡情怯”:另一面的乡村》,认为:“农村人宁愿承受亲情的损失也要求变,为什么?事实是,农村从未成为过给人提供稳定感、满足感的物质依靠,更不曾有过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黄金时代。”并不认同王文对农村“原子化个体”的哀叹。

文章认为:“如果说读了什么学位就要高人一等,不能高人一等就没面子衣锦还乡,那只能是旧时代的事情。”是对“知识的无力感”之说直接打脸了。

2月27日红网文章《动辄无力感是一种落差下的焦躁》则认为:“农村的空心化,年味的淡化,乡愁的难寻,是近年来大家时常慨叹的话题。这些情绪的产生,恰恰是社会积极变化后的某种投射。”简单说,这些不过是发展带来的“好的烦恼”。

文章认为:“有些无力感,实是自寻烦恼……这个春节,有位地方媒体的总编辑也在微博上慨叹,过年回村,发现村里的路也拥堵,很多人的车都比他的好。这也是一种知识无力感的矫情,为什么媒体总编辑的车就不能比其他劳动者的车差呢?”

2月26日,《北京青年报》文章《认同无门才是返乡笔记内在逻辑》断言,王文是“农村知识分子既难以融入城市又无法返回农村的应激反应”。文章分析:“从农村通过读书来到大城市的年轻知识分子,在面对急速变化的时代时,发现仅凭自己的知识短时间内无法在城市立足,自己所熟悉的熟人社会网络在城市毫无用处,产生了对自己和知识的怀疑,进而将美好的理想寄托到了农村。”

但是,“当他们回到故乡时,他们发现故乡已然被城市同化,想象中的熟人网络也不复存在,农民似乎也变得和城市人一样追求自身利益,他们理想中的精神家园瞬间崩塌了。从而对农村感到了迷茫,对知识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幼时那些学习比自己差、知识比自己少的同龄人,通过打工和做生意,生活甚至比有知识的自己更滋润时,这种知识的无力感就更加突出。”这个心理分析有把人扒光了的感觉。

文章结论:“农民从未对自己的前途和农村的未来迷惑过,反倒是一些知识分子对农村的发展忧心忡忡。其实,现代化必然改变乡村。改变的不仅是乡村的形态,还包括乡村的文化和农民自身。知识分子没有必要将农村想象成寄托精神家园的乌托邦。”

2月25日,腾讯《大家》文章《城市崛起农村没落是历史大势》认为:“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农村的凋敝,传统社会模式的变化,都是无可避免的历史潮流。某种意义上看,农村路上长满荒草,残壁断垣,正是人口迁往城市、乡村成为森林或大片农场的前兆。而新型的社群关系,也许会更冷清与疏松,但却会更加人性、多彩、维护农民利益。”

更进一步看,“繁荣了城市,凋敝了农村;发展城市,牺牲农村,在这种宏大的论述方式之下,真实的人反而被忽略了。”“当我们放弃宏大叙事,就不难发现,即使凋敝的农村中,每户人家都有了更多的存款,很多人购买了汽车,过上了工业化水平的生活,这到底是凋敝还是兴旺?”

这么说吧:农村当然有问题,但主要是发展带来的问题,要好过不发展带来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乐观一些。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笔记农村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我的自然笔记(一)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你是知识分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