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莎 陈 晨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强调“京津冀要抱团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领域首次出现“重大国家战略”的提法,这无疑为多年来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素流动一方面是物的,一方面是人的。而“人”的要素流动则是更重要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殷存毅指出,京津冀一体化涉及到整体的、区域性的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势必会引起人员和其他要素资源的流动。然而,作为京津腹地的河北省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与两大直辖市形成巨大落差。按照人才集聚效应,京津两地吸引了大批人才,一定程度上造成河北人力资本的大量流失,应抓住此次机遇,像曹妃甸、渤海新区等重点区域要形成良好的人才集聚动力机制,进而发挥对周边广大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基础设施、有力的产业环境、丰厚的薪资酬劳等有利条件,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使得经济增长不断加快,而较快的经济增长为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优厚的物质回报,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如此形成了良性循环。反之,上述竞争实力相对落后的地区,人才持续不断的流失,经济增长缓慢,使得就业机会和酬劳回报相对较少,进一步刺激了人才的流出,进入了恶性循环。人才持续向某区域流动和集聚不单是某一个要素在单独发挥作用,而是诸多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过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自然等各个方面之间互动关系的影响。内生动力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及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构成了区域人才集聚动力系统。(图1)
图1 区域人才集聚的动力系统及作用机制
通过对国内外人才集聚形成、演化过程的考察与比较,可以发现政府指导在人才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并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按照发挥作用的方式与程度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市场主导型的人才集聚。这种类型的人才集聚地区一般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人才激励机制与风险投资机制等优越的制度环境,并且多具有资源禀赋上的天然优势。因此,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政府的调节手段是间接引导性的,比如长三角地区,苏南、浙北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产业制造基地,而且这些产业中有相当多的台资、外资。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推动着,通过人才对集聚地优势的追逐自发形成;二是政府扶持型人才集聚模式。譬如韩国、印度、我国台湾地区,通过适度改良政策变量,重塑适合人才集聚的环境,推动人才集聚的加速进行。这种人才集聚模式的国家或地区往往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较短,对人才集聚的自发调节作用比较弱,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很难在短期内创造足够条件实现一定规模的人才集聚,政府在人才集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集聚的产生是自上而下的,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调节共同促成。
像河北省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现阶段的人才聚集模式是政府扶持型人才聚集模式,即以政府行政力量为主导,通过规划制定、政策出台、人才环境改善作为驱动力,不断提升重点产业核心企业的人才吸引力。
比如,唐山市研究制定了《曹妃甸新区2009~2020年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多批次引进两院院士、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先后为曹妃甸新区管委会及所属企业组织多场招聘,对急需的紧缺中高级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猎头服务等。
再如,渤海新区先后出台《渤海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渤海新区推进“十个一”工程建设“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人才特区”建设的办法》、《关于聘请专家顾问加快柔性引进海内外智力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高层次人才发放高额安家费,专家公寓免费居住;高层次人才创新型项目给予500~2000万元扶持资金;给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2,000万元扶持资金……包括医疗社保、职称晋级、股权分配、子女入学等一揽子政策,推动渤海新区引进人才的进程。
虽然这些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其当初所要实现的引领河北发展的战略增长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一)长期缺少顶层设计,造成外部阻碍。京津冀一体化在之前就一直在不断推进中,比如前期和目前正在推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为区域一体化、上述功能的发挥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有些相关政策迟迟难以落地,主要源于跨区域的沟通难度较大。京津冀三省市之间由于行政壁垒仍然牢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天津滨海新区与曹妃甸新区两者仅相隔38海里,对加速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需求极为相似,但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重点打造的区域增长极,对资源和要素的集聚能力要远高于曹妃甸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曹妃甸产业集聚缓慢。再有,由于各地区是一个独立的财政实体,在公共财政方面各自为政,地方政府在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一个财政合作机制缺失的问题,尤其是河北省作为三极中较弱的一方,相同竞争下争取到的资源有限,自身经济实力又不足。曹妃甸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于国家是否能把它放到首都经济圈区域一体化战略的一个合适的位置去做。因而要在财政补贴和财政政策上作出自己的努力,同时争取中央给予一定的支持,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财政保障体系。
(二)人才集聚的外在动力因素缺失,导致机制发挥有限。
区域人才聚集的前提是要吸引各类组织进入区域内发展。当区域内聚集了大量相关企业,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现象,那么对于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会迅速增长,进而吸引大量有着同类特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资源在这一区域聚集,形成人才的聚集。“抱团发展”的政策环境固然重要,但它仅是人才集聚的助动力。而吸引企业进入、人才不流失的重要因素实际是经济环境及生活环境,它们将直接影响区域对要素的集聚能力和集聚效果。像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等,尤其是工业区在水、电、路、暖、气、通讯等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在基础设施的配套性、便利性与成熟性上还远不能和先进地区相比。从全球产业发展分布规律看,产业“落户”,尤其是备受推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落户”是有自身偏好和限定条件的,它需要较高的城市发展水平和都市成熟度,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水准的民生设施环境,而绝不仅仅是“零地价”、“减税让利”所能吸引的。
(一)发挥比较优势,对接产业规划,拓展产业链条。京津冀产业体系互补性较强。北京在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核心功能在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天津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沿海比较丰富的土地资源,主要应该突出其生产研发和加工制造功能;河北在基础原材料产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采掘业、重加工工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优势突出,现阶段主要是生产制造功能,在部分优势行业(主要是原材料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担生产研发功能。像曹妃甸新区的面积为1,900多平方公里,只发展有限的几个行业或者几个大企业,是不足以支撑整个经济体系的。因此,拓展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以及大力培育企业主体,通过企业主体在区域范围内基于产业链的功能空间布局及联系来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发展,而不应仅仅是抱着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的建设计划。
(二)主动出击,加速科技对接和科技成果转化。京津冀地处环渤海地区核心地带,汇集了全国1/4以上的著名高校、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3以上的两院院士,拥有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14家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制定和落实土地政策、教学科研人员户口、对外交流等方面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三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共同申请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吸引北京创新主体在河北建设科技孵化器、研发和制造基地、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进而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对接合作。
(三)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之机,发展中小型城市,推动产、城互动发展。把北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资源分流出来,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对接等为重点,实现区域内的深度融合。当然,这些需要更高层面的决策和努力。河北省应重点发展生态环境好、商务成本低、生活质量优的中小微型城市,发展一批产业的集聚区,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口,推动产城互动发展,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平台。优良的城市发展环境可以为产业集聚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撑。提升城市基础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医疗、教育、住房等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讯网络等信息工程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的吸纳力和承载力。以工业区综合服务区为中心,建设一批反映城市特色的高端中心商务区、金融服务区和文化教育功能区,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提升城市生活的便捷度和舒适度,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注重城市绿化,建设优美的生活环境,形成宜居舒适的城市风格。
[1]高计香.京津冀区域人才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
[2]张樨樨.国外人才集聚模式的类型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7.
[3]梁林,刘兵.京津冀地区人才聚集机理及促进对策研究——以曹妃甸新区为例[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