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萍,宋 璐
(西安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西安 710065)
【教育教学研究】
赴泰实习生汉语教学适应性研究
高 萍,宋 璐
(西安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西安 710065)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策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赴外进行汉语教学。赴外教师、志愿者的汉语教学适应性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以西安文理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赴泰汉语实习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在对泰汉语教学中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适应性,以此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赴泰实习生的培训内容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赴泰实习生;汉语教学;适应性;调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泰国越来越重视汉语,对汉语教学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汉办与泰国教育部合作启动“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先后向泰国派出志愿者达10 000多人。基于中泰合作背景下,西安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于2008年与泰国斯巴顿大学合作建立海外实习基地,每年派两批学生赴泰进行为期4个月的汉语教学实习。一方面以真实职场环境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满足泰国对汉语教师的需求,促进汉语“走出去”的转变。至2014年底,已派出赴泰实习生13批146名,赴泰实习生的教学适应性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在对泰汉语教学中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适应性,以此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赴泰实习生的培训内容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问卷调查对象为西安文理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08—2014年共计146名赴泰汉语教学实习生,曾分别在泰国曼谷斯巴顿大学、TBC职业高中、TAKSINA职业高中、泰国北部孔敬商业管理学院、南邦阿鲁诺泰学校,南部春武里商业技术学院、大城商务管理学院等地任教,实习学校为泰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担任为期4个月的汉语教师。
问卷调查的设置主要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1]以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为经度,以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为纬度综合评价该专业学生的适应性。
调查问卷形式为封闭式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问卷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调查作为一名“准对外汉语教师”赴泰前自身的素质水平及自身所具有的优势。第二部分主要调查实习生在异国环境下,面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时,教学中遇到的教学困难以及应对策略与能力。第三部分主要调查实习后学生对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反思。第四部分采用开放性方式,提出对专业的建议与意见。
(一)知识结构及其适应性
1.汉语言知识适应性
汉语言知识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它直接关系到汉语教学的效果。图1为实习前学生对自己汉语言知识的自我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实习生在自我评估中:汉字知识优秀、良好的比例占59%;其次为词汇,优秀、良好比例为47%;再次为语音,占39%;最后为语法,优秀、良好两者的比例皆为0%,中等占66%,一般为34%。学生对自我专业知识的评价中认为汉字掌握情况最好,而语法掌握情况最差。
图1 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自我评估图
图2调查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教学知识的适应性,调查结果显示:46%认为语法最难教,31%认为汉字最难教,12%认为语音最难教,11%认为词汇最难教。其中认为语法最难教的比例最大,这与学生对自我专业知识的评估结果一致。语法成为学生学习、教学中的难点,应在课程设置上加强语法教学。但在汉字的掌握与教学上出现了反差,自评中汉字掌握情况最好,但在教学中有31%认为汉字难教,主要是汉字掌握情况与实际教学适应性、能效度不高。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能够用文字、公式等系统表达的显性知识,另一种是不能系统表达的缄默知识。[2]学生所获得的汉字知识为会读、会写的显性知识,但要转化成为汉字字音、字形、字意教学的实践性缄默知识还需要不断思考与整合。
图2 最对教专业知识图例
2.中国文化知识适应性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汉语言的教学,更是汉文化的传播。文化知识属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重要知识。据调查统计,89%的学生认为掌握的文化知识能够适应对泰汉语教学,11%的实习生认为自身的文化知识不足,文化知识适应性较高。这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重因素决定:一方面是实习生对泰汉语教学对象主要为中学、小学,汉语程度大多为零起点,对文化的需求较低;另一方面是西安文理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重视文化教学,设置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类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风俗》等文化类课程,使学生中国文化知识教学适应性较高。
3.整体知识结构的适应性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整体知识结构上应包括汉语知识、外语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
图3 欠缺知识比例图
图3为实习后学生对自身所欠缺知识的反思。认为汉语知识欠缺的占28%,外语知识占25%,中国文化占10%,跨文化交际知识占37%。跨文化知识缺乏的比例最大,外语知识缺乏中95%的学生认为主要是缺乏泰语知识,因此在整体知识结构中,对泰语泰文化知识的缺乏占60.75%。泰语作为对泰汉语教学的媒介语,其熟练程度直接关系着实习生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跨文化知识即面对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异质文化时,具有对异质文化中的风俗、习惯等文化要素相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以包容的态度接受与适应异质文化。如果缺乏跨文化知识,当面临异质文化的价值体系、风俗习惯时,往往受文化休克的困扰,产生孤独感和挫折感,使教学适应性降低。
图4显示出学生在赴泰实习前对泰国文化的了解情况。78%的学生“知道一点”,主要是通过电视、媒体、影视了解,9%的学生“完全不了解”,认为自己“了解”泰国文化的学生为0%。正是由于对泰国文化的陌生,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感到措手不及,充满一种恐惧感。为此,要缓解这种文化不适带来的休克和不适应性,就要了解目的地国家的文化。
图4 对泰文化了解程度
在赴泰实习中,最影响汉语教学的跨文化知识依次为泰国风俗习惯知识、泰国语用知识、泰国宗教知识。因此,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跨文化类课程的设置,在赴泰实习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应加强泰语培训。以此提高实习生在异国环境中的自信与乐观,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增强在泰国的生活、工作环境的适应性。
(二)能力结构及其适应性
图5 常用教学方法图
1.教学能力适应性
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能力上,图5显示出实习生在泰国常用的教学方法。使用讲授法的有56%,使用演示法的有48%,使用情景教学法的有23%,使用游戏法的有17%。实习生在汉语教学时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和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和游戏法使用得较少。讲授法是汉语教学中最传统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引导学生认知与学习;演示法则通过动作演示、图片展示等直观手段进行,易于被学生接受。这两种教学方法信息量大,知识传授直接,但缺点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注入式教学,不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应用所学知识。游戏法则是通过游戏形式来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开放式的,将学与练、学与用相结合,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合泰国学生的学习特点。泰国中小学推行KPA(Knowledge、Performance、Altitude)教育评定法。Knowledge指期末考试成绩,占25%;Performance指平时成绩,占55%;包括平时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形式多样,可以是画画、手工或其他;Altitude是指平时学习态度和思想道德表现,占20%。[3]泰国教育注重兴趣,学生活泼好动,更倾向于在做中学、乐中学。因此,对泰汉语教学中,应提高情景法和游戏法的使用,以提升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导致实习生较少使用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泰国学生的学习特点缺乏了解,教学游戏掌握较少;另一方面是泰语不熟练,存在语言障碍,无法全面实施教学方法,影响了教学的能效度。
对外汉语教学是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因此需要具有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了《英语听说》《英语翻译与写作》,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进行外语能力的培养。在调查中,87%的实习生都能够用英语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还有13%的人能非常流利地与他人交流。但是,在泰国实习,教学对象是以泰语为母语的学生,存在小语种语言能力欠缺。在赴泰实习前,对实习生进行了短期的泰语培训,但仅掌握一点日常用语,还无法运用媒介语进行教学,语言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的适应性。因此在泰语培训中应延长学时,提高针对性,加强学生泰语日常用语、课堂教学用语的使用能力,以此提高实习生的汉语教学适应程度。
图6 教学教材知识性图
2.教材适应性
教材是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图6的分析可看出,实习生在泰国汉语教学时,“学校指定”教材占32%,“没有教材”占68%,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56%的实习生自己编写教学内容,44%参照其他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编写能力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标准》中要求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应变能力。在访谈中得知,多数实习生在无教材情况下不知道要教什么,简单地按照主题进行教学内容编写如日期、颜色、称呼、问候等主题;对国别性、学生学习特点、学习时间、学习程度、课时分配等要素缺乏系统考量。教材编写的适应性较低,不合适的教学内容往往带给实习生汉语教学的挫败感。因此,应增设课程培养学生分析教材、编写教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能力适应性。
3.中华才艺适应性
对外汉语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要在汉语教学中体现出文化特色,中华才艺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体现,也是推进汉语教学的最佳途径。
表1 中华才艺表
调查显示(见表1),赴泰实习生都具有一定的中华才艺。其中会唱“中国歌曲”的占92%,会“书法”的占56%,分列前两位。主要原因是唱中国歌曲入门较低,深受学生喜欢,但是87%的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只有13%的学生会唱民族歌曲。对于书法而言,该专业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了《书法》课,为期16周,并且鼓励学生参加中国书画等级考试。因此大部分实习生在书法上都能掌握楷书的基本写法。实习生在泰国开展的文化推广活动主要是中国歌曲和书法。但在泰国,中小学生非常喜欢歌舞表演和绘画,实习生在中国舞蹈、国画上涉及较少,面对泰国重大节日中的表演,无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排练,表现出中华才艺的单一性。汉办的面试官曾这样讲过,赴外汉语教师可以不精通中华才艺,但是要能满足外国学习汉语的学生的好奇心。这样能为教学者减少些许的教学阻力,同时提高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提高汉语教学的能效度。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应开展多元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才艺能力。
此外,对外汉语教师还需要具有环境适应能力。这主要与个人的心理、性格等多种因素有关。据调查,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内向、羞涩的学生环境适应能力较弱。当个体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心理变化随之而来,伴有好奇的心理,同时又有排斥之感,积极面对并缓解这种心理变化会促使其很快进入不同的生活环境当中,排解思乡情感的反应。同时,在生活及教学中遇到各种困难,能积极面对并处理这些困难,有助于加强个人的环境适应性。由调查分析来看,在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89%的实习生都能及时冷静地处理,向泰国同事请教,向实习指导教师请教或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解决。结果表明,本专业学生在个人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针对实习生在赴泰汉语教学中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的适应性情况,以下将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赴泰培训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重点的调整
首先,强化、细化汉语言课程,体现出学科特色。作为对外汉语专业,汉语言知识为专业的核心知识,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占主导地位。在课程设置上,汉语言课程群应开设更为细化的《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字学》《语用学》等选修课。语法是汉语学习和教学的难点、重点,应加强语法课课时。同时应调整语言课的教学重点,改变过去语言课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仅仅讲授基本显性知识的理路,应针对对外汉语专业,从语用的角度讲授实践性的隐性知识。
其次,增设小语种语言类课程,扩大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目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第一外语主要是英语,但是非英语国家的对外汉语师资需求正逐年增长,因此高校应在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上开设第二外语,扩大专业方向,形成专业特色。在东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形成了对泰汉语教学的专业特色,但是在学生泰语能力的培养上主要是通过短期培训完成。因为课时过短,师资匮乏,缺少语言实践机会,导致了泰语培训目标难以达成,影响学生在泰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造成在泰期间的一些生活困难。因此应增设泰语课,将泰语学习固定化、长期化,使学生掌握泰语的基本知识,具有泰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以期培养能够胜任泰国汉语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再次,增设教材分析与编写类课程,提高学生的教材编写能力。汉语教师在赴外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材等情况,因此应加强教材分析课程、课堂案例教学和教材编写类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根据教学对象、教学需求自编教学大纲、教材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拓展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实践方面最重要的能力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最好方式为在真实职场环境下直接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即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听课、备课、上课及相关活动。本专业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中设置了实践教学,但时间较短,仅有8学时,且主要以观摩教学、模拟教学为主。因此应缩短理论讲授课时,增加见习课时。同时扩大泰国留学生的招生,通过中泰学生一对一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汉语教学经验。
通过拓展第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中华才艺。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传播,更是中国文化的推广,中华才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特点,而且对外国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通过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汉语演讲比赛、中文歌曲比赛、书法比赛、中国舞蹈比赛、汉语知识竞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中华才艺的学习。
(三)赴泰培训与即用型内容的强化
通过开放式调查问卷,收集到实习生对赴泰实习培训的反馈意见,认为最重要的培训内容依次为泰语泰文化、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才艺。三者在课程培养中均已涉及,但在赴泰培训中应突出即用型、针对性的特点。与泰语课程培养目标不同,泰语培训应突出速成和实用,主要教授与日常生活、课堂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泰语。培训中增加泰国宗教文化、礼仪文化、风俗习惯的相关知识,加强中泰文化比较,使学生了解中泰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异性。
在汉语教学能力培训上,针对泰国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课堂纪律松散的学习特点,将重点放在教学方法的培训上,尤其是课堂教学游戏的设计,让每个实习生掌握一些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中最常用的游戏方法。加强实习生的试讲练习,一方面提高每种课型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提高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在中华才艺的培训上应结合泰国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手工制作,擅长绘画、唱歌、舞蹈等特点,加强实习生剪纸、中国结和绘画的训练,提高实习生在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活动中的适应性。
在“汉语热”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持续增加,汉语教师在海外的汉语教学适应情况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通过对本校赴泰汉语实习生汉语教学适应性的分析,针对能效度中的低层面提出建议与策略,以期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具有适应性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
[1]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 石中英. 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31-33.
[3] 李琳. 赴泰汉语志愿者教学适应性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7):135-138.
[责任编辑 兰一斐]
Survey on the Adaptability of Interns Teaching Chinese in Thailand
GAO Ping, SONG Lu
(SchoolofHumanities,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nes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strategy, more and mor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go abroad to teach Chinese. It is a problem of concern about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Chinese teachers and the volunteers aboard.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from Xi’an university are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adaptability of their knowledge structure, ability structure, etc., are analyzed. This work may provide som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Interns in Thailand; Chinese teaching; adaptability; survey
2015-08-22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SGH13195)阶段性成果。
高 萍(1971—),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宋 璐(1992—),女,陕西铜川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G642
A
1008-777X(2015)05-00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