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Macheal Rotondi 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首任院长
洛杉矶学派
(文/图):Macheal Rotondi 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首任院长
LA School
图1
图2
Ray Kappe
如果把文化的生长和发展比喻成食物的话,要获得食物首先就要有农场,而这个农场就是学校。我会讲解LA(洛杉矶建筑学派)的历史,这是我自己的故事,并不仅仅是历史事实,我在这个故事中成长、生活,我认为建筑是可以改变世界的。洛杉矶学派这个名称是1980年由洛杉矶和纽约的媒体提出并确立下来的。我本人以及另外9位同辈的年轻建筑师,在一些概念方案和小项目中倡导一种新的形式语言,这种语言是当时的建筑界并不熟悉的。很多年轻人也被吸引来到洛杉矶,为什么会被吸引?因为这和洛杉矶的三所学校有关。这跟现在的深圳有很多的相似性,因为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我们的工作是创造生活。这些建筑师就像是一群特立独行的孩子,群体中的另类,或是突破重围的教育者,从米兰、伦敦和纽约涌现而来。
在二战之后,从1950-1970年,建筑失去了自身的认知,重建二战被毁城市的理想随着各种悲观情绪而烟消云散。建筑处在一个迷茫期,它不仅失去了方向,同时也失去了特征,就如同整个人类一样,一切都静止不动。虽然建筑在这段时间沉睡了20年,但是现代主义的核心原则还是没有消失。
作为一名年轻的建筑师,首先需要回答存在主义的三大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要去哪里?”连续不断的变化是人类社会的天性,与大自然的基本法则一致。尽管没有革命,变革也会到来,因为改变是革命的基本元素。60年代的变革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迅速而充满激情的,它由世界各地著名大学的学生领导,那是一个没有社交网络的年代,没有iPhone的时代,依靠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WIFI”。在1970年代出现了纽约学派,一个是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由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和一些阿根廷知识分子主持。另外一个机构是库帕联盟建筑学院,由约翰•海杜克(John Hedjuk)及一位非常出色的威尼斯籍纽约教师雷蒙•亚伯拉罕(Raimund Abraham)主持。他们通过几位核心的教师主持的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和欧洲联系,至今仍是一所著名的建筑学院。
我们的核心小组由10个人组成,在洛杉矶,我们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以及建筑教育的情况,不停地持续交流。这不仅仅是职业的问题,而是应该上升到学科领域的高度,要战胜身份危机就需要有独特性,就如同一个未成年儿童说:“我与父母不一样,我没有历史负担,我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我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论”一样。正如我之前讲到的,纽约的建筑是欧洲的扩展,以有趣的方式传播到了南美。但是,如果有人希望自己创造未来,而不依存于任何母系的话,那么就到洛杉矶来吧。
洛杉矶有很强的经济潜力,它有三个非常主要的产业:电影业、农业和航空业。在十九世纪中期之前,整个洛杉矶仅有一所学校,就是USC(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美国南加州大学)。在1970年之后涌现出了很多学校,其中有4所非常著名,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Woodbury University(美国伍德布里大学)、Cal Poly(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和UC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些学校并不是仅仅教学生,而是激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灵感。年轻的建筑师并没有很多项目,学校的目的就是让他们产生不同的灵感和创意。在1960-70之前,这里已经出现过一些非常出色的建筑,那时,赖特来到洛杉矶,吸引了很多年轻建筑师,这些年轻建筑师后来也创造出了非常出色的建筑。这一繁盛时期的建筑设计语言都非常直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高涨的好奇心以及冒险精神,这些都源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展和轻材料的研发等等,当然,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因素,那就是洛杉矶所处的地理气候。
从经验来看,我认为当建筑秩序开始瓦解的时候,常常先体现在艺术方面,首先会从文学开始,然后到绘画和雕塑,继而到电影和音乐,并最终体现在建筑上。因为建筑往往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力的支持,它需要很长的时间让大众去接受新的概念和思维,接受真正的建筑语言上的改变,社会的基础设施在形态和空间上的改变,往往与新的社会秩序相一致。所有洛杉矶学派的成员都和艺术家有着非常亲密的友谊,同时也会跟政客有很紧密的关系。我们一方面对建筑形式的改变以及建筑的形式语言感兴趣,同时也希望能够改变世界,这才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曾经相信的,现在我也依然相信。
我们希望学校本身是一个可以进行交流和实验的地方,我们可以在学校里面创造新的生活,这个新生活的概念可以影响世界。这是当年创建洛杉矶学派时所关注的几个重点:创新性、开拓性。我们知道,世界源于化学变化,由爆炸产生宇宙,因此人类不能仅仅待在原地,而是应该发散到整个世界。我们每次有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就会到学校来,开很多这样的集会(图1)。1973年,我们开始建立时(图2),南加州建筑学院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课程系统,也没有组织框架,我们只是到一个地方,组织大家一起来讨论和辩论,我们虽然没有做很多的项目,但是我们通过讨论得到了一些概念和思路,慢慢地我们逐渐开始形成了课程体系。所以正常的体系是金字塔状的,是从上往下的,我们的体系是从下发展至上,然后再来回反复。我们现在把这种系统称之为自我组织系统,或是系统内部的复杂性。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现代主义有一个基本的法则,这个法则在纽约以程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当这种模式来到洛杉矶的时候,在它落地的那一刻就开始改变了,这种改变是由洛杉矶的地理气候特征所导致的,这也变成了一种特质,从而逐渐地影响到整个世界。就如同分子和DNA的生成过程一样,由很小的元素而影响到了整个人体。
图8
图9
图10
图11
学派的创始人Ray Kappe,是一位重要的著名人物。我们现在的SCI-Arc(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南加州建筑学院),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有空间为500米长、30米宽的建筑院馆。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来(图3),右半边是上课的教室以及工作室,左半边是展览空间,展览空间持续有学生作业展出。每个人的观点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在整个学校各种展览和讲座都持续不断。(图4)
有时候也会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教学生动手制作老式自行车。这也是教学阶段的一种动态过程。(图5)
每年会有一天感谢日,会给每个学生一个大饼,另外会有一个丰盛的晚宴(图6)。食物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大家喜欢聚集在食物的周围进行讨论,因此我们也把它引入到学校。我们的工作是非常认真严肃的,但是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玩的过程中能够激发你的想象力,能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洛杉矶有非常多的语言,将近135种语言,都是从世界各地来的人群所使用的。我们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条件下生活。
这是辛德勒(RM Schindler)设计的住宅(图7),我在这里住了两年。受开放空间的影响,住宅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有很强的流动性。辛德勒到洛杉矶之后,发现这里的气候条件可以允许室内外连通(图8),他联想到了中国和日本的建筑(图9)。这个建筑建于1923年,它是在现代建筑史上的第一栋建筑,所有的元素都来源于现代主义的原则(图10)。柯布西耶一直梦想的建筑,它在洛杉矶实现。
这是约翰•洛克的作品,非常出色。(图11)
这是法兰克•盖瑞(Frank Gehry)在1978年建的建筑,它告诉我们什么是有可能突破的,它给了所有人勇气。(图12)
克雷格•霍奇茨(Craig Hodgetts)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是好莱坞的一个制片人,他从好莱坞到建筑师的中间还做过一段时间的舞台设计,他把艺术跟建筑结合到了一起(图13,14,15)。
建筑师艾瑞克•欧文•莫斯(Eric Owen Moss)著作很多,他的兴趣非常广泛,他把所有的兴趣都凝结在建筑这个话题上。但是我们经常会笑,因为他所设计的建筑总是非常搞笑。(图16)
我们希望不仅仅是画图,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到整个建筑的施工和建造中。我们都非常重视用手来创造,虽然也非常重视制造以及科技,但仍然根植于双手。赖特是第一代,然后第二代是辛德勒,二战后有一段停滞时期,然后又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我们,洛杉矶学派逐渐壮大,包含了维也纳大学的原院长。
下面是洛杉矶学派第三代的主要代表性人物的设计作品。Hitoshi Abe是现在UCLA的院长,他也曾经毕业于SCI-Arc。Hernan Diaz Alonso是现在SCI-Arc的带头人,他非常有才华,也非常有天赋。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建筑师作品呈现出来。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认为建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学科。现在我们认为建筑是一个平台,建筑教育是最好的平台,它应该吸引广大的市民都到这里接受教育。我甚至希望未来有一天,美国总统会是一位建筑师。最后我想说,当今社会发展非常快,财产和金钱滚动的速度非常迅速,甚至超越了思想的滚动,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基于长远的眼光,将所有的一切都承载在一个空间之内呢?我认为是有的,那就是通过建筑!
图12
图13
Craig Hodgetts
图14
图15
Eric Owen Moss
图16
Machael Rotondi(中)与Frank Gehry(右)
Frank Gehry
Thom Mayne
Machael Rotondi
Coy Howard
Fred Fisher
Hitoshi Abe
Hernan Diaz Alonso
Norman Millar
Sarah Lorenzen
Elena Manferdini
Jenny Wu
Patrick Tig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