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雪董现南(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青少年艾滋病成因及策略分析
任 雪1董现南2
(1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逐刺激,热衷于模仿和从众,但辨别能力却较差,一些不当观念和行为习惯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现在,校外流动青少年已成为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领域的重点人群。本文结合当今的现状及特点,探讨我国青少年艾滋病高发现状的成因及干预策略。
青少年 艾滋病 干预 研究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世界卫生组织(WHO)将10至24岁年龄段的人群划定为青少年。在各种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青少年可能会从事一些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成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脆弱人群。[1]
针对全球范围的调查显示,新发生的HIV感染者50%年龄低于24岁,世界各国的 HIV感染呈现低龄化趋势。2011年,我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3757例,仅10~24岁的群体就占了9049例,青少年已成为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领域的重点人群之一。[2]
1.艾滋病定义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缩写为AIDS),是一种会引起人类免疫缺陷的病毒导致的恶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10年。实际上,这种被称为HIV的病毒,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通过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人体失去抵抗能力,从而极易引发其他感染或导致肿瘤,直至最后死亡。迄今为止,HIV病毒的生物学起源和地理起源目前尚无定论。[3]
2.青少年艾滋病特点
目前对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多集中在有组织的人群,校外青少年因为流动性大,不易组织,所以较难有机会接受艾滋病知识和相关服务。校外青少年因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人情况等多方面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分层与人口群体:流动校外青少年中的农村女性,迫于家庭经济压力,成为从事性服务的主体人群;而同性恋者、男男性服务人数也逐渐增多;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呈现年轻化、组织化、隐蔽化的发展趋势。
1.国外青少年艾滋病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艾滋病病毒HIV或 AIDS感染案例的发现比我国出现要早,对青少年艾滋病问题的研究也比我国起步早,一些学者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同伴群体理论等作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但国外研究的理论分析是以西方国家校外青少年为样本,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显著差异对其他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不一定适用,所以西方的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问题理论对于中国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问题提供的思路是否适用需持谨慎态度,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2.中国青少年艾滋病现状
目前在我国各年龄阶段的人群中,14-19岁青少年是有着潜在感染艾滋病几率的人群。就性心理角度而言,14-19岁青少年性意识开始觉醒,而与前两代人相比,其初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已普遍提前,因而极可能在不了解HIV/AIDS预防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性传播途径成为被感染人群。其次,近年来青少年人群中的吸毒人数增加,且其中针具共用行为较多,因而极易通过血液途径感染。
1.个人层面:性与艾滋病知识欠缺
有研究显示,个人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是对个体风险意识养成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校外青少年对性病、艾滋病传播等相关知识比较欠缺,高比例的多性伴侣及低比例的安全套使用率的现状,是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首要原因;同时,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的母婴垂直传染渠道的了解最为欠缺。
2.家庭层面:缺少家庭关爱与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不健全的家庭构成,导致缺乏适当的家庭教育和亲人关爱,更易产生高危行为。农村校外青少年则因为来自几代同堂、人口较多的联合家庭,因家庭经济困难迫使他们来到城市打工,过早的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焦虑和迷茫也会引起一些高危行为。
3.社会层面:缺乏帮扶与救助的机制
校外青少年辍(失) 学后在城市中游离,以打工为生,稳定性很差。吸毒女性9 0%从事坐台工作,“以淫养吸”,性伴侣数量多,与他人共用吸毒器具,这些都是感染艾滋病的高风险行为。无论是已走上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校外青少年,还是处于失业状态的校外青少年,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时,各类娱乐场所成了他们首选的解脱地点。而我国对这样的状况还缺乏一个帮扶与救助的机制与体系来帮助校外青少年脱离这种困境。[4]
他们需要社会的帮扶与救助,而目前
1.综合干预
在社会、学校、家庭多个层面加强针对对校外青少年性与艾滋病文化知识、法律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社会层面,可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志愿者培训班和发展网络教育等形式向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服务。在学校教育层面,在青少年能够理解的年龄阶段中,尽早安排相关生理卫生知识的课堂教育课程。在家庭层面,对青少年父母也进行相关宣传,让青少年父母也参与进来,成为帮助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一股重要力量。[5]
2.政府干预
首先,组织力量全面建立校外青少年档案,包括父母和监护人信息也进行登记并及时更新,并对 16 岁以下学龄的校外青少年建立登记制度,保证他们应该介绍的基本教育和保护。其次建立校外青少年社会帮扶救助机构,具体项目包括心理、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帮扶和救助,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正确判断是非,远离违法犯罪活动,靠劳动自食其力,从而远离可能感染艾滋病的各类高危行为。
[1]张胜康,王曙光(2008):不同文化人群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
[2]田小兵,姜晶梅.南充市流动青少年感染艾滋病脆弱性的现状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3,40(8):1467—1474.
[3]龙翠芳.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调查分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1):55-57.
[4]吴翠平,娄晓民.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不同干预方法效果评价.中国公共卫生.2010(12).
[5]王萍.中国校外青少年艾滋病易感脆弱性及行为干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12(06).
任雪,(1990-)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