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镇中心小学校,吉林 大安 131300)
如何看待学生的“惰性”
刘丽
(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镇中心小学校,吉林 大安131300)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太多的“惰性”,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克服这一现象,看似微不足道,实质却非常不容置疑。
在中国教育现象中,普遍存在溺爱式的管教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就有了进30年的独娃现象。每个家庭都把这仅有的一个孩子呵护倍加,好吃的,给他们,好喝的,给他们,自己能做到的奉献给他们,自己做不到的尽量做到去满足。在不断的“培养”中,80后开始的孩子都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美丽生活。随处可见他们骄纵的身影,他们怒吼的狰狞面孔。有的家长百般无奈,摇头的瞬间也有一丝心痛,但能怎么样,总会想孩子是自己的,我得继续惯着,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不容克服的习性,养成并合成了孩子们惰性的因素。看似无形但却非常可怕。
首先孩子一旦形成了这种负能量,在孩童时期就会出现很多不被常人接受的行为。比如在家他们总会依赖父母,衣服穿不好,因为他不去思考天气的冷暖,惰性让他懒得思索。力所能及的活不想去承担,因为懒惰。觉得那不是属于自己的活,到了学龄时懒惰让他们排斥幼儿园,上了学懒惰更是呈现了五花八门的状态,课堂回答问题不积极,因为懒得思索,班级劳动拈轻怕重,因为懒得动,学习不主动,因为惰性让他们得过且过,甚至老师留的作业都不去完成。种种弊端造就了教育工作者的厌烦与无奈。
其次,惰性使他们变得极其自私,交朋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好东西不爱与人分享,对自己有利的欣然接受,遇到挫折就会黯然神伤,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1.正视缺点,鼓励为辅。讲道理虽然是显得很苍白,但对于如今聪明的孩子,你深刻有力的道理是有机会摧毁他的惰性因子的,我们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感染他的机会。也许你的一次有力话语就能成全他的人生,纠正他的人生观。当初见成效时你的鼓励就会如清泉一样足以滋润它这颗刚萌芽的种子,是能长成苍天大树的。例如不爱劳动的孩子,我们应该这样做,你可以借此机会以班会形式借课题教育全体学生,个别重点学生作为重点对象教育,为其树立榜样,给孩子制定目标,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慢慢在劳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就感,在他的变化中,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
2.寻找导航,携手进步。环境是塑造人的一个必要条件,都说你是什么人,看看你交什么样的朋友,你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把正确的人生态度教给孩子们的时候,还要为孩子们找到航标,找到携手共进的小伙伴一块上路。
一次亲身经历给我莫大的启示,工作十多年第一次遇到一个不到40人的班级居然有将近一半的孩子不写作业,那天我真的是彻底傻了,面对他们,我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歇斯底里地怒吼后,自己静下心来思考,知道这绝对不会起任何作用,要想对策。那时我就想到了榜样,榜样的树立并不是简单地说说谁有多么出色,我进行了作业展评和物质奖励,评比中引导那些不爱写作业的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授奖合影的荣誉感染着他们,激起他们最初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最关键的是根据每个人的脾气性格、平时关系,以及学习程度寻找到了自己共同进步的小伙伴。这种方法经过一段时期的追踪和调整,他们每个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互相督促,互相学习,关系比以前更融洽了,作业完成率大大提高了,就连学习态度也在渐渐改变着,更令人欣喜的是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此方法建议推广。
3.强化训练,展开批评。此前两阶段完成后,学生初步形成了规范化,对事件有了整体认知和判断,这时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创造各种能让他们产生惰性的契机,不断强化锤炼他们克服惰性,同时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别人的良言中纠正自己,在自己的反思中进步自己,最终完善自己克服掉社会家庭带给他们的不良产物——“惰性”。
刘丽,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镇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