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吉林师范大学 辽源分院,吉林 辽源 136200)
讲讲我们的“三品”故事
李颖
(吉林师范大学 辽源分院,吉林 辽源136200)
辽源教育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貌不惊人、语不哗众,他们吟唱着“三品”旋律,以“师德有品格,知识有品位,能力有品牌”之风范舞蹈。在真情投注的教育实践中,面对事业,他们从不退缩,坚守行“三品”事,说“三品”话,做“三品”人;面对困难,他们从不抱怨,因为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怀疑,他们从不辩驳,因为过程的瑰丽与成果的昭然将是一切的明证。这里的故事不胜枚举,这里的精彩不断上演,这里的乐章请您倾听!
“三品”研究在2002年的辽源教育已经初显态势,经过十多年的蓄积与沉淀,看到了教育前辈的努力与奋斗,也总结了教学实践的失败与成功。经过悉心准备,和具有创新精神与高端意识的教育局主管领导、教科所领导和基层学校的全力支持,2014年1月4日,元旦刚过带着迎新的喜悦我们聚集在市教育局会议室,召开了“辽源市‘三品’教师网络科研工作室”成立大会,就这样,十人的团队建立起来了,我们成为有着共同教育梦想的“伙伴”,相互信赖与依靠,共同努力奋斗的最坚实的永不背弃的朋友。
激情与憧憬阻止不了困难的频频“亮相”。即便每个人在教育教学上都不会逊色、妥协,但“三品”教师网络科研工作室需要每个人承担的责任以及相关课题的实验方案的解读着实成为大家“入境”的第一道沟坎。如期召开的第一次研讨会拨开了我们眼前的迷雾,在主持人的指导下,我们先从《工作室建设和管理方案》入手,通过整体研读、分块解读明确工作室的意义、目标、任务及建设相关制度职责等;然后针对工作室课题方案再次进行研究,成员们充分利用一线经验,充实完善并且自主开发了相关子课题研究内容。研讨会成为我们以后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初期就已经形成一种自由、开放的氛围。“三品”教师QQ群是我们的网络工作平台,群图标是一颗红彤彤的赤诚之心,昭示着“三品”人对于教育的热忱与深厚的感情。深夜悄然已至,白天平静的QQ群却火热起来,对话框中精彩语录频频闪出,热情的研讨交流亦渐入佳境。没有任何人对我们做过任何要求,可是对于晚归、晚睡,我们安之若素、乐在其中,那是一种精神引领与支撑,是我们坚守的“三品”理念,是高度自觉的敬业精神,是对专业知识的探索研究精神,是对自身能力提升的主动反思精神。
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充分地阅读与反思至关重要。因为教师的眼界决定学生的发展境界,教师的高度影响着学生的行走空间。“三品”团队成立之初所有成员就做了“海读交流”的承诺,既要阅读学习,又要思考明辨,同时要坚持始终、绝不懈怠。L老师在研究中进入困难期,经过于所长的指点在研究方向上做出调整,子课题之一确立为教师终身阅读能力成为“三品”教师品牌的研究。他认为读书是一种社会文化,是衡量国家民族整体综合素质的标志之一,而中国虽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现在却在读书这一环节显得“体弱”、“疲软”,整体读书氛围创设不足,社会、学校、家庭引导不够,而对于影响未成年人发展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显得尤为可贵,同时教师职业的自身专业发展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与反思,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终身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从教学相长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的阅读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因此在“三品”课题的研究中L老师的团队与Z老师研究学生文化的团队紧密配合,认真听了Z老师讲授的语文学科“课外阅读指导课”,并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初步明晰了“导—读—写—展示—评价”等教学流程,而且也在构想开展基于阅读的其他学科的展示课活动,意在表明读书不是语文教师的专利,它是所有学科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早就向世人阐明学思的关系,“三品”人则领会精髓,重于实践,让勤学、善思、笃行成为“三品”团队成员的鲜明特征。
辽源教育的“三品”故事还在继续,也将更加丰厚与润泽,因为我们将继续在辽源教育的改革路上踏实前行、用心做事,用细节心格物、用问题心思理、用执著心研道、用平常心明事。我们将以美姿美态做奉献型教师,以本真本色做研究型教师,以学养学识做专家型教师,服务家乡学子,圆梦辽源教育!
李颖,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