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吉林 长春 130012)
例谈语文新课导入的原则与方法
李梅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吉林 长春130012)
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充满了趣味性、指向性和艺术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起始阶段不能疲疲沓沓,要如爆竹鸣响,如京剧中的‘亮相’,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教育家魏书生也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的分散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由于小学生处在求知欲最为旺盛的阶段,如果教师能够紧扣文本,在教学起始阶段就巧妙地进行新课的导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集中学生注意力,明确教学任务,也将产生“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以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为例,浅谈几种小学语文新课的导入原则及方法。
导入原则一:围绕课文教学目标。新课导入设计要充分体现本课的教学三维目标,无论是导入角度还是导入语言,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切不可天马行空、任意为之,否则容易混淆视听,甚至将接下来的教学导入歧途。
导入原则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低中高不同学段的学生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的导入要力求能让学生听懂,否则就会出现曲高和寡或者让学生如坠云雾的局面。
导入原则三:注重导语短小精炼。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要精心,导语也需短小精炼。如果教师开课就是一段长篇大论,会使学生不知道教师究竟要做什么,有什么目的。所以,导语要用心斟酌,尽量做到言简意赅。
导入原则四:依据不同文体特点。小学生接触到的文体有四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不同文体的导入,要尽量彰显文体的特点。记叙文的导入以情为突破,议论文的导入以理为铺垫,说明文的导入要科学具体,应用文的导入以解决实际文体为本。
导入方法一:时代背景导入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一文中指出:“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诵读一个人的诗书,要了解那个人,也要了解那个人所处的时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而为事而作。”是告诉我们文章要与时代事件紧密相连的道理。
小学生认识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教材中的一些创作年代较远的课文,很难达到准确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最初阶段,适当地交代课文的创作背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正确把握。
例如,在教学郭沫若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一课时,教师以这样的导语导入:“同学们,1921年的中国,军阀混战,列强欺凌,我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人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面对此情此景,诗人郭沫若扬天长叹,满腔悲愤。他不经意间看到了灿烂的星空,也似乎看到了天上的街市,那里又有着怎样的奇妙景象呢?”这样的导语,不但介绍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阅读期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长春版教材中,可以从介绍背景导入的课文还有《少年中国说》 《我的“自白”书》 《风筝》 《一句话》《井岗翠竹》 《贴春联》等。
导入方法二:温故知新导入法。这种导入法的特点是以故引新,以旧启新,复习前知,新旧相连。适合于在小学高学段使用。
例如,在教学臧克家的现代诗《有的人》一课时,便可以从以前学习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回顾中导入。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作者周晔充满深情地回忆了发生在伯父鲁迅先生身上的四件小事:谈读书,谈碰壁,救助黄包车夫,照顾女佣阿三。课文的最后作者写道:“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人,他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在带领学生理解《有的人》之前,先和学生共同回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去理解诗歌中“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等诗句,就会使简练的诗歌语言丰富起来,也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鲁迅谦卑为民的意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臧克家对鲁迅的怀念和对反动派的愤恨。
在长春版教材中,可以运用温故知新导入法的课文还有《匆匆》 《一个降落伞包》 《武松打虎》 《用奇谋孔明借箭》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等。
导入方法三:设置悬念导入法。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往往在进入课堂以后,还沉浸在课间的游戏之中,一时间不容易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卖个关子”或者“故弄玄虚”,就会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进而使他们迅速进入教学情境。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伊始,可以运用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1994年的洛杉矶,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4分钟内房倒屋塌,30万人受到伤害。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妻子和女儿,便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眼前,是一片烟尘,一片废墟。儿子还活着吗?这位父亲能够救出儿子吗?他又将面临着怎样的生死考验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被这样的“悬念”牢牢套住了,他们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课本,一头扎进故事中。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运用此法导入的课文还有《一千根弦》 《苦糖》 《难忘的八个字》 《平分生命》 《“真美”与“真糟”》 《窃读记》 《武松打虎》《看不见的爱》 《生命的药方》 《晏子使楚》 《哈尔威船长》等。
导入方法四:开门见山导入法。开门见山,意即直奔主题,以达到把握方向、解决重点的目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文章记叙了1941年秋,面对日寇大举进攻,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事迹。同学们是否想知道这五位壮士是谁,他们又是怎样以其壮心、壮言和壮行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呢?现在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一段导语,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人物和事件,同时点出“壮心”、“壮言”、“壮行”这一人物的核心品质,使学生在基本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直奔重点——壮举,导入抛开了渲染与铺陈,直奔文章主旨,省时高效。
《群英降马》 《捞铁牛》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鸟的天堂》 《桂林山水甲天下》 《田忌赛马》 《晏子使楚》《夜莺的歌声》 《我的老师》等课的教学可以借鉴此法。
导入方法五:叙述故事导入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篇幅较长,教者在导入环节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直接交代起因,然后直接进入教学的重难点。
在进行《生命的药方》教学初始,教师可以这样讲述:十岁的德诺不幸染上了艾滋病,大家都躲着他。只有他的小伙伴艾迪依旧不离不弃,他为德诺熬汤,带德诺去遥远的奥尔良看病,还安慰、鼓励他,艾迪的药方虽然没有治好德诺的病,却给了他最大的安慰。让我们打开课本,走进德诺和艾迪的故事,去感受他们之间真挚而感人的友情吧!
导入方法六:多媒体影像导入法。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深受小学生的欢迎,恰当的影像播放可以直接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发他们极大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直接进入情境。
讲王昌龄的诗《出塞》之前,先请学生观赏大型文献片《唐之韵》中“边塞诗人”片段,万里黄沙愁云惨淡的画面带给学生的震撼远远胜过教师枯燥的语言描述;讲《黄河颂》之前,播放壶口瀑布视频,奔腾澎湃的河水和震耳欲聋的声响,为本课的理解和朗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除去以上介绍的六种导入方法之外,还可以尝试使用激发情感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诗词导入法、比较导入法、评价导入法等不同方法。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李梅(1968-),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