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品味古韵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探究

2015-03-02 08:47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21000陈一飞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4期
关键词:语感文言文文本

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21000) 陈一飞

传承经典,品味古韵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探究

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21000) 陈一飞

文言文是了解、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重要工具。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应做到:以读为主,培养语感;联系生活,积累运用;口头检查,巩固知识。

文言文 教学 特点 传承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那么在现代,学习文言文是否有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文言文记录了中华历史中浩如烟海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文言文是流传了数千年的古代书面语言,当中的许多基本词义、语法特点仍然支撑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语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此外,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形成的一种简洁典雅的语言,有着独特的文韵、意境之美。因此,即便时至今日,文言文也有着很重要的学习意义。

从小学开始学习文言文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对任教的班级进行了近一年的文言文教学尝试,有了一些收获和心得。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制定切合学生年龄、学段特征的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应强调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读懂句子,不应对词法、语法进行过深的讲解。此外,在选取文本题材时也要注意,过于晦涩的文言文不仅让学生难以理解,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选择内容较为浅显、故事性强的小短文进行教学,并结合文本设计一些富有吸引力的导语,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笑林广记》《梦溪笔谈》等书中篇幅不长的笑话、趣文是不错的教材来源。这些文章不仅浅显易懂,更生动有趣,能让学生哈哈大笑,乐在其中。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揠苗助长》《鹬蚌相争》和《狐假虎威》等与教材同步的相关文言短文进行教学,将其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拓展。这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举两得。

由于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要经过思考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要符合小学各学段的不同特点,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读为主,培养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读书的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同样适用。培养文言语感、理解文言文必须建立在读的基础上。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朗读方法,对文本进行熟练地朗读。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十分注重朗读。在教学文言文的第一课《不禽不兽》时,我首先就在黑板上板书了“读通”“读懂”“读熟”“读好”几个要求。这些要求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也是对文本进行理解、运用的重要途径。

在学生刚刚接触到这篇《不禽不兽》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通”。“读通”即把文章读通顺,解决文章中出现的难读字、多音字和易错字。在初读时,“朝贺”“慨叹”“倨傲”等词语学生平时没有接触过,难以读通。我在出示拼音后,对几个难读的句子进行了范读,学生跟读数遍之后,便能将文本流畅地读出来了。

在读通文本之后,我便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理解关键词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学生对关键词进行解读后,就可以通过思考、推测来理解句意,进而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把握。学生在理解了“朝贺”即臣下觐见君王进行庆贺、“慨叹”意为有所感触而叹息、“倨傲”是高傲自大的意思后,便能基本理解《不禽不兽》的大意了。这时,我便请学生对文章进行逐句翻译。通过对关键词的准确把握,学生很快便理解了文章大意,即“卑鄙圆滑的人没有明确的立场,常常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改换身份”。此时让学生再读文章,学生便能带着自己对文意的理解去读,真正做到了“读懂”。

“读熟”是培养文言文语感最重要的环节。在理解、读懂文章之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读熟文章,寻找学习文言文的感觉。学生在读懂《不禽不兽》后,我便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短文。学生读熟后,我指名学生在班上朗读,其余学生听一听、评一评,自己再试一试,力求做到人人读熟。此外,对篇幅很短的文章,在学生理解、熟读后还可以要求他们当堂背诵,从而加深印象,巩固积累。

“读好”是对学生朗读更进一步的要求,即在读书之时能够注意到读文言文的节奏、停顿和情感语气。古人读书叫做“吟咏”,这与朗读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异。如《不禽不兽》中凤凰和麒麟互相慨叹的一句话:“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乃无奈他何!”这类句子较长、蕴涵着情感的话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读好。我先请学生读这句话,看一看学生是否注意到停顿,再对这句话进行范读,用斜线画出正确的句读作为提示:“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乃/无奈他何!”学生听完范读后,结合斜线提示进行断句,很快便能读好这句话。最后,我提问学生:读这句话时该带着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结合全文的大意以及“慨叹”“无奈”等词义,通过朗读,将凤凰和麒麟无奈的感慨体现了出来。部分学生在齐读时甚至配上自己的肢体语言,将摇头叹息,不胜感慨的状态演绎得惟妙惟肖。这就是做到了“读好”。

“读”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核心。能够读好文言文,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对古文的语感。在课堂中,教师不妨将范读、个人读、互读、齐读、比赛读等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带入“文言文游戏”中,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将文本读通、读懂、读熟、读好,从读中获得知识。

二、联系生活,积累运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但当前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应试,学习模式也大多以做题为主。这就脱离了学习文言文是品味经典美文、联系生活实际的初衷。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将文言文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外生活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不仅能使文言文与现实相联系,显得更具意义,更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可小觑的指导作用。学生能够通过文本中蕴涵的道理联系实际,指导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这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文言文故事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素材,当中蕴涵的成语、名句、新知识都可以作为知识储备进行积累,从而为学生的表达与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短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对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在学完这篇短文之后,我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文章的感想。学生先对学弈二人的不同行为和结果进行评价,指出“思援弓缴而射雁”的人学得不好的原因在于三心二意。接着,有学生通过这篇文言文联系到自身的学习。他认为,现在的学习和两千多年以前并无区别,同龄的学生坐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状况出现差异便是因为当中有“思援弓缴而射雁者”,是因为自己的不专心导致了成绩不够理想,而并非由于“智弗若”。如果每个人都能“惟弈秋之为听”,那么大家肯定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学生能在引导下把文言文与自身的情况联系在一起,不仅改变了文言文脱离现实的情况,更是用故事提醒自己、指导自己,在学习时尽力做到专心致志,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善弈者”。

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能联系生活,获得感悟,更能增加自己的积累,丰富课内外知识。在备课时,我会选择一些与成语有关的文本作为教材,拓展学生的知识。如《揠苗助长》告诉学生要遵守自然规律;《南辕北辙》提示学生行动要和目标一致;《歧路亡羊》警醒学生学习一定要确立目标;《滥竽充数》教育学生不能弄虚作假……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对已知的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习了新的成语,增加了成语积累量,并学会了运用。

三、口头检查,巩固知识

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和文体对小学生来说是陌生而新鲜的。同时,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也会接触到大量的人名、地名、官职、器物等专有名词和“倒装”等特殊的古代语言习惯。如果在学习后不加以巩固、反馈,那么学生很可能由于时间的推移将所学知识逐步遗忘,这就使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后的检查反馈,将学生习得的知识加以巩固,确保学生能够完全掌握。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一些较难、较深的知识可以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只要求他们理解核心词意以及文章大意即可。因此,我们在检查时可以摒弃固有的笔试考试模式,使用更为轻松、易行的方法,如运用口头对话、交流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回顾、巩固。首先,可以请学生自己重新读一读课文,并在读书时回忆重要知识点。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可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针对文本对其他同学进行提问。教师在学生提问、回答过后可以对学生忽视的重点进行补充提问并解答。接着,教师可以请学生说一说学完课文后自己对故事情节以及主人公的看法,再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以及给自身的启示,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这样一来,文言文的复习回顾与巩固就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和负担,更不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也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教师是文言文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教师有一缸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扩大文言文的阅读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丰富自身的学习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书籍外,《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节目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途径。此外,我们也可以多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集思广益,让思想在教师们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加深对古人思想、情操的认识,了解民风民俗,还能从中感受到美的韵味。不仅如此,它还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概。因此,我们要从小学开始重视文言文教学,不断探求科学、有效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设计,让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文学底蕴,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

(责编 刘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5)24-001

猜你喜欢
语感文言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会背与会默写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