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不一样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

2015-03-02 08:08:58江苏淮安市实验小学223001李荣荣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七巧板活动课数学知识

江苏淮安市实验小学(223001) 李荣荣

“玩”出不一样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

江苏淮安市实验小学(223001) 李荣荣

要想上好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玩”为宗旨,在“玩”中“引”出数学问题,“引”学生在层层的探究活动中“做”数学,在实践操作中“练”习巩固数学,最后回归生活,“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综合与实践 “引”数学 “做”数学 “练”数学 “用”数学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与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并列的一种新课型,融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应用性于一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上好“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我认为课的设计应以“玩”为主线,使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的本质,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我结合一些具体的课例,谈谈如何设计出可以“玩”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

一、情境导入“引”数学

情境的导入需要“玩”,并且需要以数学知识作为支撑。例如,教学“测定方向”一课,可设计这样的游戏导入:教师站在教室的中央,让学生听口令起立和坐下。随后,教师再指定一名学生,让他发号施令完成游戏,学生在观测点发生变更的情况下,灵活机动地参与游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好朋友的名字,再让他们用一句话说一说“好朋友在你的哪里”“你在好朋友的哪里”,并让全班学生做出判断。这样的情境导入,表面看是“玩”游戏,实则是在“玩”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全员参与中“玩”出了数学的真谛。

二、层层探究“做”数学

层层的探究也需要“玩”,使学生在“玩”中轻松探究所学知识。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七巧板,并给这七个图形分分类。在学生将这7个图形分成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我让他们分类后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七巧板中三角形最多,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最少;两个大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三角形也一样大。第一层次的观察,是很浅层的“玩”。接着,让学生深入地“玩”——用七巧板照样子拼图,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来拼一拼、比一比,看谁拼得快。第二层次的“玩”,操作的难度较小。第三层次,让学生自己“玩”,即分别用一块、两块、三块、四块、五块、六块、七块七巧板拼出一个正方形。这一层次,操作的难度加大,是应用刚才的观察结果来“玩”。这个层次,有的教师还进行了拓展:“用七块七巧板,你能拼出下列哪些图形(梯形、非正方形的长方形、非正方形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在多次“玩”七巧板的过程中,学生基本熟悉了七巧板,对七巧板的特点和拼的技巧都了然于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玩”的最高层次——创作阶段,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如动物、自然景物、日常生活用品等。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的作品。这个层次,也有的教师设计成一个固定的物品形状,让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拼,并给他们提供创意及展示的平台。这里的探究活动,无不是围绕“玩”七巧板展开的,学生由看到拼再到创作,逐步在层层探究中熟悉七巧板,获得关于七巧板的数学知识。

三、实践操作“练”数学

实践操作,更离不开“玩”。例如,在“测量物体的体积”的实践活动中,在学生测量土豆的体积前,让他们先讨论操作步骤是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得出先测量容器的底面积;再在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放入土豆;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计算水面上升的高度,计算出土豆的体积。但在实际操作中,总会遇到一些干扰因素,如测量的误差、玻璃杯的厚度等。因此,为了避免误差,在实际测量中,我为每个学生小组准备量杯,并且介绍这种工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误差。因此,我们在开展实践活动中,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数学。

四、回归生活“用”数学

回归生活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这也是学习数学的初衷,这个阶段更离不开“玩”。例如,教学“大树有多高”时,我给学生提出测量大树、楼房、旗杆等物体高度的要求,这对他们有一定的挑战性。结合教材提供的表格与自己的实际测量,学生发现“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里,教师也可以对“大树有多高”的教学进行拓展延伸:“一天下午,小明和小华观察到操场边一棵树的影子有一部分在地上,另一部分在墙上,经过测量,地上的影长2.7米,墙上的影长1.2米,同时测得长为1米的竹竿影长为0.9米,那么这棵树高多少米?”这里的拓展、补充非常必要,因为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数学教学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玩”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课尾,教师应设计一些回归生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玩”中用数学。

综上所述,要想上好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玩”为宗旨,在“玩”中“引”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层层的探究活动中“做”数学,在实践操作中“练”习巩固数学,最后回归生活,“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责编 杜 华)

G623.5

A

1007-9068(2015)12-040

猜你喜欢
七巧板活动课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5:26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活动课
孩子(2019年3期)2019-03-12 22:36:46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炫彩七巧板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NO.1 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