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会娟
(河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的桥梁,也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高宽课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开展各项工作的核心,教师对幼儿的学习起着支持、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合作者。高宽课程中的教师会努力营造一个支持孩子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孩子主动地去探索。当幼儿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去探索学习时,教师会承认、尊重、支持他们的活动,并真诚地加入到儿童的活动中,尝试了解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进行自己的活动,并通过给幼儿提供新的材料来丰富他们的计划或思考,协助幼儿进行学习。2.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高宽课程中的教师是善于观察和发现的,教师在参与幼儿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这为教师设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教师设计和创设课程的依据。本文重在了解高宽课程一日生活中的教师角色,以期对我国幼儿教师提供借鉴。
问候时间提供了一个从家庭到学校的自然过渡。在问候时间,教师和幼儿问好,与父母交流,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读书。通常地,一个教师去和幼儿及其父母问好,另一个教师坐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指导幼儿读书。两个教师可以交换角色,这样两个教师都可以既问候幼儿和他们的家长,又可以指导幼儿读书(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问候时间的最后五分钟被用来和幼儿一起阅读留言板。留言板给了幼儿和教师一个机会去分享一天中重要的信息,例如即将到来的事请、新增加的材料或者谁将要访问幼儿园。教师要提前写好留言板,综合运用图画和字母,那样幼儿不管处在哪个阅读水平,都可以一起去阅读。
计划时间是计划—工作—回顾时间的开始。在计划时间,教师把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一个教师。从计划时间开始,每个小组成员要保持一致,这样会给幼儿营造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教师设计有趣的活动或者使用幼儿喜欢的道具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他们分享在工作时间要做什么。当幼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成人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通过与幼儿交谈来发展和延伸他们的计划,不仅要问“你要去哪?”也要问“你在这个区域将要做什么?”“你准备用什么材料?”“你怎样开始你的计划”等问题来促进幼儿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怎样使幼儿的计划策略由简单具体转变为复杂抽象。
工作时间即幼儿实施他们计划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幼儿可以使用教室中任何兴趣区域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换句话说,幼儿可以自己决定在哪里玩,玩什么,和谁一起玩。在工作时间,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大量的丰富的材料,确保兴趣区域以及游戏所用的材料容易接近。成人以同伴的方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扮演幼儿建议的角色,鼓励幼儿自主探索,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运用材料,承认幼儿的工作和努力。与此同时,教师要记录你所观察到的幼儿的所说以及所做,(可以尝试把笔挂在脖子上,把便利贴放到围裙口袋中,以方便随时随地记录)。当记录轶事时,要尽可能真实,具体,简洁。
回顾时间是“计划-工作-回顾”过程的结尾。在回顾时间,幼儿思考、谈论、展示他们在工作时间里所做的事情或者作品。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来鼓励幼儿分享以及回顾他们的工作,可以问一些开放性的、没有预定答案的问题来扩展幼儿的思维。教师要鼓励幼儿与他们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方式去回顾:年幼的学龄前幼儿经常只能回忆起他们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因为那离他们的思维最近;年长一点的学龄前幼儿,更加能够回忆起一系列他们在工作时间所做的,甚至可以回忆起他们先前的计划。教师要帮助幼儿去反思他们的行为、情感及计划,通过自我反思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和计划时间一样,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并且营造一种温馨、放松的环境和氛围,让幼儿主动地去回顾。
在计划—工作—回顾期间,幼儿从事于发现—运用—放回原位的循环中。他们首先发现他们想要玩的材料,然后运用这些材料,在整理干净时间把材料放回原位。一方面教师要安排好学习环境,那样幼儿就能够容易接近和利用他们喜欢的材料;同时也要和幼儿一起工作,把材料以及设备放回存储室。适宜的时候,可以对幼儿的个人创造物进行展示。教师要创造和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接受幼儿与其年龄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参与水平和技能。在整理干净时间教师要不断地提出有趣的参与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尽可能的让所有幼儿都参与进来把材料放回原位。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我们要在“老麦当劳有个农场”这首歌放完之后把材料都放回原位。
在大部分半日制的方案中,幼儿和成人中间分享一次零食。然而在全日制的方案中包括进餐时间以及零食时间。在进餐期间,一起做计划、回顾的一组幼儿围坐在同一个桌子上,教师也要坐下和幼儿一起进餐,进餐时间的重点在于社会互动交流。教师在和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需注意:像同伴一样和幼儿去交流;围绕幼儿想讨论的主题;对幼儿的想法做出评论(而不是问很多问题),这会使幼儿在没有回答问题的压力下,持续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进行下一个谈话之前要等待幼儿的回答;保证评论简洁。进餐时间不仅是一个自然的社交场合,也是一个幼儿锻炼自立能力的场合。例如,倒自己的果汁,自己进食,擦掉溢出的饭等等。
在小组活动时间,与计划时间、回顾时间的同一个小组汇合(每组一个成人)。小组活动由教师首先发起,教师提前设计小组活动,一番简单地介绍之后,教师给每一个幼儿提供材料。教师用小篮子,纸质午餐袋,大酸奶容器,鞋盒子等来制作大容器,可以在里面放置一些为艺术活动准备的剪刀、胶棒、纸片,把这些材料放在桌子的中心,幼儿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当幼儿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探索和运用材料时,教师应当:认真的观察幼儿是怎样运用材料的;聆听幼儿的谈话;尝试着模仿幼儿运用材料的方式;接受幼儿用不是你所期望的方式去运用材料;轮流观察每一个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在离活动结束还有三分钟的时候要提醒一下幼儿;鼓励幼儿帮助你收拾整理材料。教师可以用很多策略去支持以及延伸幼儿的小组活动。
大组活动时间是所有的幼儿聚集在一起进行的活动,因此需要找一个可以容纳整个班的空间。和小组活动时间一样,大组活动时间是由教师计划并发起的,但是幼儿有很多的选择。例如,幼儿可以决定伴随音乐时怎么样扭动他们的身体,或者可以对一首喜爱的歌或者节奏提出动作建议。大组活动没有必要坐下来等所有的幼儿都到齐再开始,因为当幼儿完成了他们先前的活动,他们将会非常渴望加入这一部分的。教师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大组活动,不要在大组活动期间要求幼儿听从统一指导,当幼儿对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和幼儿分享控制权,这样幼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户外活动使得幼儿和成人和他们周围的社区相联系,同时幼儿可以用各种感官去欣赏大自然。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有丰富的选择:可以跑、跳、荡秋千、攀爬、骑车、自己玩或者和同伴一起玩。幼儿的角色游戏将会呈现新的内容,里面加入了树木、河流、草地。在户外活动时间,高宽课程的教师不是站在一边被动的观看,教师要加入到幼儿活动中,监督幼儿安全的同时也要与幼儿接触,给他们的学习和探索提供脚手架。在户外活动时间,教师也可以从教室中拿出轻质的材料(带上像大床单、球、铁铲等)来补充户外活动环境。
在高宽课程的一日生活中,当某一个环节将要结束时,教师要给幼儿一个活动将要结束的信号。一般来说,收拾整理材料也是过渡的一部分。教师要尽可能地营造出一种安全、放松的环境,并学会利用各种技巧和策略使得过渡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当所有的幼儿在等待洗手的时候,你可以说“看我的手正在做什么,看看你是否能做”,然后把你的手放到你的头上,等待幼儿模仿你的动作,把你的手放到腰上,然后等待幼儿的模仿,等等。一旦幼儿对这个游戏熟悉之后,他们就会主动地和教师分享控制权。教师要尽可能根据活动的内容、幼儿的兴趣爱好去变换过渡方式。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宽课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的核心,幼儿的主动学习贯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自己做出计划;自己选择去哪个区域工作,并决定用什么材料,和谁一起玩;在小组活动时间,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材料(即使这种方式与教师预想的不同);大组活动时间,伴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扭动自己的身体,而不是所有人都和教师一个动作。这样一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主动学习也伴随着出现了。然而,在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事先制定好教学计划,控制着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活动的开展,漠视儿童的主体性,将儿童看做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任意塑造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1]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幼儿当做灌输知识的容器,要做幼儿学习中的环境创建者,游戏合作者,发展评估者,让幼儿自己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幼儿园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其中,师幼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且还通过作用于同伴交往和环境影响着幼儿的发展。积极沟通、相互尊重和支持、充满关爱的师幼关系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研究表明,虽然幼儿的学习能力很强,但幼儿与成人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最终学到了什么,学了多少。在高宽课程中,教师与幼儿是友好的同伴关系,教师不会强迫幼儿做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各种感官自由地去工作。教师陪伴在幼儿身边,观察幼儿的行为,模仿幼儿使用材料的方式,以幼儿的身高和幼儿交流,自然地加入幼儿的游戏,寻找处在困难中的幼儿,对他们施予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自己的脚手架作用,让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近日,我国各种虐童等暴力事件频频出现,震撼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我们在对个别幼儿教师进行道德谴责及法律制裁的同时,也不禁会反思幼儿教师的素质问题。试问一个高素质的、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的教师又怎么会狠心残害祖国未来的花朵呢?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刻不容缓。
美国幼教协会(NAEYC)认为:教师的学历和在职培训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高学历的教师能与幼儿有更好的互动,对幼儿的行为更加敏感,能给予幼儿恰当的鼓励和支持,而较少的批评和惩罚。[2]教师的在职培训是教师继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幼儿园质量的需要。良好的在职培训能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此,高宽基金会开发了督导培训师、教师和保育人员的专业发展培训课程体系。在对成人进行培训时,高宽也同样采用了幼儿使用的主动学习的原则。参与培训的人员不仅要阅读大量理论,同时也要练习课堂中使用的各种高宽教学策略。教师通过互相分享他们的经验,观察他们的同事,反思哪里做得对,哪里做得不对。当受培训学员学习了课程,并在幼儿中实施这一课程时,经过认证的高宽培训师对其提供反馈和支持。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幼儿教师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外出进修培训,专业成长的路径少,范围窄,极大地限制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这必然会影响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国家、社会应当形成合力、团结一致,完善幼儿教师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时松.美国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0(12):36.
[2]周文海.现代幼教园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黄书生.当代美国学前课程评价的发展及启示—以“学前课程评价研究”项目(PCER)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3(10):77-86.
[4]闫颖.美国学前高瞻课程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
[5]张娜.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3.
[6]蔡红梅.20 世纪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D].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3)72-74.
[7]孙贺群.嬗变与走向:美国学前课程发展变革的历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5.
[8]于涌.幼儿园课程模式最优化的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2):62-63.
[9]安·S 爱泼斯坦著,霍力岩等译.学前教育的主动学习精要:认识高宽课程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10]王逢利.高宽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2013(7):25-28.
[11]时松,吴琼.美国高宽课程:儿童主动学习的建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3(3):65-68.
[12]席岳歆.高瞻课程中的主动学习[J].幼教园地.201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