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03-02 07:4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导师学生

张 莉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贯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过程,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的一体化培养模式。

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和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划分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培养阶段,实施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各个高校在学制年限和培养方式上开始进行探索试点,如实行弹性学制,实施“1+4”、“2+3”等不同方案的硕-博连读制度及直博生制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本-硕-博连读”作为改革举措之一开始在较大学科范围内试行,如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起设立“英才学院”,在该校当年高考录取成绩居前50%的学生中招收200人实行 “本-硕-博连读”培养;北京理工大学在2014年设立“本-硕-博连读班”,从当年高考录取生源中招收三个班级共90名学生;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都在医科学生中试行了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培养。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是满足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把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又一次主动探索。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强调了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其连贯性和长周期特征适应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规律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而用人单位对高学历与年轻化相结合的青睐和认可也让贯通式培养模式有了充足的生源基础和现实基础。

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

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因其利弊同存引起广泛争议,在顶层设计与操作层面上也都存在许多需要探讨和改进之处。

1.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目前,我国高校的基本学制一般为本科生 4年,硕士生 2~3年,博士生 3~4年,加起来需要9~11年;若要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每个阶段都需要经历入学考试、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答辩等相关环节,的确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学制一般为8年,即“3+2+3”的时段分布,在时间周期上明显缩短;同时,该模式通过简化重叠环节,压缩重复内容,将课程学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设计,完善和优化了培养过程,使得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周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能够形成更完备的知识体系,得到更全面的科研锻炼,产出更丰富的科研成果,提高人才培养效率[1]。

(2)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科研活动的持续性和专一性。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减少了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变更学校的次数,使得学生可以参与一些周期长、难度高和意义重大的科研项目;同时,由于学生较早确定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目标,因此中途不再需要为毕业、就业的问题感到困惑和忙碌,可以在较长时间周期内规划学术路径,设定学术选题,专心致志地开展学术研究;许多学校在本科阶段即为本-硕-博连读的学生配备导师,让他们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增加了导师和学生的了解程度,减少了学生对环境和人际磨合的不适感。这些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科研活动的持续性和专一性,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几率更高。根据一项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成长路径的调查可知,“高等教育阶段就读学校最好是变动一次或者没有变化,即并不鼓励学生频繁流动。实践中,采取本-硕-博贯通或者硕-博贯通等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全国优博论文作者越来越多,这也与近几年全国优博论文作者学校变动次数显著减少形成了相互印证。”[2]

2.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劣势

(1)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近亲繁殖现象较为突出。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保证了科研的连续性和专一性,但同时也造成了学习与科研环境的相对封闭,近亲繁殖现象突出。

在同一学校中学习八年以上的时间,课程的更新速度与层次差异受到局限,教师之间的学脉传承也可能会造成信息、观点的来源单一;而且,由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基本采取的是“师徒制”教育模式,即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为“一对一”指导,关系较为固定,甚至形成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导师之间、学科之间壁垒森严,难以打破。而学术研究需要跨学科技术与知识的交叉融合,需要学术视野的广博和研究领域的开放,因此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可能会对科研的创新性和交叉性造成束缚。

(2)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层面存在机制障碍。由于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管理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而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各个院系中负责本科生与研究生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也不尽一致,因此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操作层面上存在机制障碍。

该模式需要在已有的分段式培养方案之外重新拟定贯通式培养方案;需要导师在本科阶段就介入学生的培养过程,为入选者量身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需要单列的遴选、考核、淘汰分流环节;需要一系列与该模式配套的制度设计,这都在无形之中给各职能部门、院系、导师及工作人员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和经费投入,如果各部门、机构、人员之间不能形成共识、协调合作、打通环节、统一部署,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就会成为分段式培养模式的简单拼凑,或在出现问题时各方互相推诿,或在出现分歧时各方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思考,最终损害的是入选学生的利益,造成该模式人才培养效益的流失。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扬长避短的对策建议

为了保证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肯定该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优势,也要正视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扬长避短:

1.科学确立阶段性目标,整合教育资源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虽然贯通了培养过程,但仍需科学确定阶段性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整合教育资源,确定评价及考核标准。

如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3+2+3”的时间安排,这应该不是原来意义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阶段的区分,而是培养任务的区分,即知识架构阶段、方法训练阶段和选题研究阶段。在前三年里通过课程学习和经典阅读完成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扩充,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通过实验室轮转、导师团队指导、多课题参与等方式进行科研方法、科研技术和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在最后的三年里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

根据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在知识架构阶段,应整合课程资源,使各年级课程之间形成层次性和互补性,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前沿,避免内容重复、领域狭窄和结构偏颇;在方法训练阶段,应整合实验室资源和导师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到最先进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并组建导师团队,定期开展学术讨论,同时要求学生广泛参与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聆听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的报告讲座,参与企业实际工作,将理论学习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选题研究阶段,应整合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科研条件,并在必要时将其送往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培养。在每一阶段结束时,再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对该阶段的学生培养质量给予评估,并作及时调整。

2.合理设定参与学科范围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并非在所有学科中都适用。如某些应用性强、就业形势好的学科,本科或硕士毕业就可以进入理想的工作单位,学生对博士学位的需求并不强烈,不符合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对生源稳定性的要求;再如某些社会科学学科,需鼓励学缘结构的多元化以促进思想观念来源的开放性,并不适合以一校学习为主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实际上,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也主要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文学、历史、哲学等基础学科和医学、农学等学科中试点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因为基础学科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取得创新性和原创性成果偏难,对学生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实际运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连续性和长周期的学习过程;而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学习,更需要大量、长期和规范的临床培训,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长周期培养过程是无法保证其培养质量的;农学和生物学类似,主要以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会受到生物有机体自身的生长发育周期或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科研周期比一般学科要长。因此,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些学科的人才培养需求,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了优势[3]。

3.建立选拔考核与淘汰分流机制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也不适合所有的学生。由于该模式的终极学位为博士学位,而且主要在基础学科中实施,就意味着培养目标偏重于“学术型”和“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在选拔和考核时必须从学生的科研潜力、创新意识和学习意志等方面综合考量,除了检验待选学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硬性指标之外,也要了解他们是否有浓厚的专业兴趣,是否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等软性因素。因此,该模式的选拔和考核应采取集体面试的方式,以高考成绩或课程成绩为依据,以实践活动、社会工作、英语能力、科研参与及获奖证明为参考,通过答辩环节考察其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专业兴趣和科研志向。

该模式的人才选拔时间节点最好定在本科一、二年级,因为仅凭高考成绩无法确定学生是否能够适应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生活环境,而且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自身发展的规划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入校前就确定未来八年的选择为时过早;考核的时间节点也不宜过密,以免频繁打断贯通式培养过程,也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只需在第三学年末和第四(或第五)学年末进行,以确认是否给予其硕士生或博士生学号。

科学的选拔考核机制既是为了避免该模式入选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主动流失,也是为了对不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淘汰分流。由于贯通式培养方式本身就是为了避免在重复培养环节上浪费时间,因此一般来说中途是不授予学位的,但必须给考核淘汰人员留下出口。即在不同阶段允许被淘汰的学生进入普通班级按照相应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环节的调整,在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后获得相应学位。这样既可以保证贯通式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又可以减少入选学生的后顾之忧。

4.引入国内外访学、跨学科选修、实验室轮转等培养环节

为了避免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封闭的培养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更要注意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得到多国多校的联合培养,获取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训练以及接受多导师指导。

在长周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有计划地派出该模式入选学生到本国或他国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中攻读联合学位或进行联合培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国际顶尖的学术会议,学习先进的仪器设备使用和实验技术,感受前沿思想观念的碰撞,掌握国际通行学术规范,培养国际视野,拓宽科研思路。尤其是可以通过国内外访学汲取不同国家、高校、导师之所长,兼收并蓄,结合自身兴趣和特色,形成科研生长点和突破口。

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背景也是科研创新极为关键的因素,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设计中,应明确提出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要求,根据科研需要和个人特性,以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同时,还要强化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加大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类课程比重,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实验室轮转是国外常见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之一,但在我国却很难施行,主要原因就在于研究生从进校伊始就确定了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关系,导师之间、学科之间很难突破界限,而且实验室轮转需要占用较长的学习时间,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很难腾出时间。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在本科期间就已有导师团队介入,但关系相对松散,且培养周期较长,为实验室轮转的实行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条件。实验室轮转可以帮助学生和多学科的导师相互接触,利用多种实验设备及技术方法,这种人际网络、知识技术的积累是其他方式很难实现的。

国内外访学、跨学科选修、实验室轮转等培养环节的落实可以有效打破培养环境的封闭性,为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入选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提供有益帮助。

5.实现本科与研究生管理无缝衔接,提供制度保障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无缝对接,必须得到研究生院、本科生院等职能部门和各培养单位的大力配合,并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予以保障。

例如,在该模式的顶层设计上,分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校领导要在兼顾学校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达成运作该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共识,职能部门再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划分实施该模式的学科专业范围,然后由各培养单位自愿申报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具体运作的策划书;在该模式入选学生的选拔和考核方面,具体时间和方式可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职能部门只需监督程序和复核结果即可;在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计上,需要职能部门提出基本要求和规范,培养单位负责整合课程和细化培养环节,而导师及其团队要依此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在该模式的运作过程中,职能部门负责在生源分配、项目安排、经费使用等方面为相关培养单位提供政策倾斜,培养单位负责为入选学生指派导师、优化课程、强化指导、落实培养计划;在该模式运行的制度建设上,应制定与该模式相配套的选拔及考核办法、分流制度及后续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等,明确各方责、权、利;最后,在考虑与该模式相关的保研指标分配、中途学位获取、淘汰学生出口调整等具体问题时,也要由职能部门和培养单位以及导师们充分协商、妥善安排,职能部门除了给予必要的扶持与监管之外,应尽量保证培养单位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灵活度,根据学科特色和学生需求进行处理。

[1]熊玲,李忠.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1-15.

[2]张国栋,王宁,周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高等教育求学路径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1):62-66.

[3]张国栋.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J].中国高教研究,2009(9):37-39.

猜你喜欢
导师学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感恩有你 与师同行——“72变change”人气导师评选结果出炉
赶不走的学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学生写话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