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颗成长的种子

2015-03-02 04:36邹建达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虫课例共生

◎邹建达

给学生一颗成长的种子

◎邹建达

《用“感激”唤醒“感动”》是《写作教学的智慧》一书中黄厚江老师“共生写作”教学的典型课例。

该课例中,面对“感动”这个作文题,学生却找不到感动点。原因很简单,他们平时很少感动,他们眼中鲜有值得感动的事。显然,这不是写作技巧,也不是写作方法,甚至不是写作能力的问题。在如此尴尬的境地中,黄老师非常机智地把自己的写作素材引入了课堂:两次坐飞机,两次遭受女孩的长发带给自己的困扰。对自己一个相似而简单的动作,两个女孩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黄老师就是用这一素材,让学生确定主题,引出“感激”,进而告诉学生:感激,并不一定是自己在为难之时别人伸出了援手,也不一定是我们遭遇重大困难时别人给予了帮助;感动,不一定要有催人泪下的场景,不一定要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平常的微笑,都可以让我们感激,都可以让我们感动。

在这一课例中,黄老师并非简单地讲述一个令自己感动的故事,而是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写作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悟到感动无处不在的道理,悟到写作的道理。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写作过程,在参与中引导他们的写作思维,激活他们的思路。

黄厚江老师对共生写作是这样定义的:“共生写作,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写作体验,写作经验和写作过程的互相激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激情,优化学生的写作过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体验,形成学生的写作经验。

这使我想起一位在写作教学上经验丰富的前辈的事例。那次,在办公室,他正为学生的一次观察作文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时,随手拿起一杯已喝掉几口的开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一只小飞虫飞入杯中,不停翻腾,并试图逃出杯去。他突发奇想,把这个杯子拿到自己的语文课堂上,给学生介绍过程后,让他们自己观察思考,后来以“杯中小虫”为题,当堂训练。很快,一篇篇有意思的小文交到他手中。有的为小虫不屈不饶的追求(试图逃出杯外)而喝彩;有的为小虫轻信自己的眼睛(视透明杯为不见,执意撞出去)而悲怜;有的提出了改变方向天地宽(换个方向,小虫很容易从杯上逃出)的说法。这令他大为惊喜。

初中生的心智还不是特别成熟,观察容易流于形式和表面,缺乏对内涵的进一步挖掘。就以上现象,教师如不能启发、点拨,他们看到的恐怕就只是小虫拼命挣扎想逃出杯外去的表象了。这位教学前辈呈现给学生的有虫子飞入的一杯水,就像是一粒种子,他借助这粒种子,组织了学生的写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然地融入了学生的写作过程,并对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人说作文教学是“一个又硬又涩的大果子”,做起来费时,费力,见效又慢。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确是望而生畏,写作时“咬笔杆”“挠头皮”是常有的事。然而,反观我们平时的教学,常规的套路就是出题、写作、批改、讲评,这样的教学是随意的、散漫的,也是无效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助一粒具有成长点的“种子”,让它在课堂上发芽、抽枝、开花,这是每一代语文人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浙江省慈溪市新城初级中学;315300)

猜你喜欢
小虫课例共生
小虫找出口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侏罗纪的“王中王”或许是这些小虫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课例
小虫飞呀飞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