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策略

2015-03-02 00:19丁进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0期
关键词:石块三角形经验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0-084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放到一个重要位置。

一、经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亲身参与、亲力亲为必不可少。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亲自探究的机会,使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会更真切。

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了以下探索活动:首先让学生把一根吸管任意剪成三段,看看能够围成什么图形;学生交流汇报实验成果;引导学生探究某些同学三根吸管围不成三角形的原因;教师在学生思考探究的基础上向学生演示“任意两条边大于第三边围三角形的具体动画”,进一步验证只有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动口,调动了自己的多种感官,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积极参与,也正是有了这一次又一次的亲身经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才得到逐渐积淀,进而走向丰富。

二、内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但是,这些活动经验大都是停留在表面,是感性的,要想使学生这种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显得更加扎实有效,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及时内化这些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更加长久。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明白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以及它们各自具有什么特征以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此时此刻,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或者需要补充的吗?”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有学生说“我明白了所有的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所有的长方形的两组对边都相等。”有学生说“我觉得在验证这个结论的时候还可以采取对折的方式(生演示)。”在学生补充、肯定、说明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在这个教学课例中,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认识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由于学生思考角度不同,方法多元,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更加扎实。

三、激活

很多时候,学生的活动经验都处于一种“内隐”状态,是“蛰伏”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能够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去激活,去唤醒,并对它进行梳理和提取。

如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将学过的知识活学活用,教师出了这样一个习题:在一个盛着水的圆柱体的容器中,放入一块不规则的石块,问你能想办法求出这块石块的体积吗?马上有学生指出:“老师你这道题中一个已知条件都没有呀,让我们怎么算?”其他学生也随声附和“是啊,是啊!”这时教师没有反驳该生的发言,而是提示:“我们在学习梯形的表面积时运用了什么方法?我们在学习圆柱体的体积时又运用了什么方法?”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学生头脑中沉睡已久的转化的策略被激活,他们一个个积极踊跃地发言:“可以把石块的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此时教师再顺势指出:“水的体积怎么算呢?如何转化?”“可以测量出容器底面的直径,放入石块前水的高度,放入石块以后水的高度,这样只需用底面积和水上升的高度相乘就可以得出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的教学过程,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提取经验,重组经验,升华活动经验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就要让学生把表面经验内化为永久的活动经验,并且激活学生潜在的经验,让学生学会运用经验解决具体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石块三角形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没有风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翻石块
补缺口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