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市教育局教研室(238000) 叶晓明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2~33页。
【教学重难点】
1.注意结合观察与操作,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经历活动后能有条理地进行观察,有根据地作出判断,能结合观察和操作进行简单的直观推理,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课件所出示的校园风景图。
师:你们看到的景色美吗?(生:美。)课件中出示的几幅校园风景图是我们在学校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视角所拍摄的。看,我们的校园多么的美丽!你们平时对这些美丽的景色留心观察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评析:以校园的风景图片入题,学生感到熟悉而又亲切,从而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之中,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环境”。通过设问,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地揭示了课题,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动因”。】
课件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丰富多彩、各式各样,而从不同角度去看这些物体时,也许会看到不一样的形状。这节课我们就先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长方体。(板书:观察物体)
引导思考:可以从哪些方向去观察物体呢?(正面、侧面、上面)
活动A:认知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①师展示教具——图书柜:你们说一说它的正面、侧面还有上面,然后用手指一指、摸一摸,好不好?(生指认)
师:他所指认的面对吗?他说出了几个侧面?(生:两个)真棒!通常物体有门的那个面是正面……
②教师随意指一指书柜不同的面,请学生判断所指的面是书柜的正面、侧面,还是上面。
③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等着我们去观察它、去认识它。(课件展示:洗衣机)说说它的正面、侧面、上面的样子。
④师(课件展示:电冰箱):你们一定知道它的正面、侧面、上面了吧,请画出来。(分小组画)
小组交流后展示作品,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评价。
【评析:通过观察具有明显特征的物体,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它们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使之明白,何为正面、上面和侧面。再通过学生的说、画、交流、评价等具体活动,加强实践、巩固认知,使得学生学在其中,动在其中,乐在其中。学生不仅认识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物体时,所处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活动B:观察长方体的各个面。
师(出示长方体教具,引导学生观察):你能说出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的吗?
教师随意转动长方体,再引导学生说出它正面的颜色。
师(设疑):为什么正面的颜色不一样了呢?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加以小结):观察没有明显标志的物体时,通常把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做正面。
【评析:先通过观察静态长方体,认识其正面、侧面和上面,再通过转动长方体教具,让学生从各个面颜色的变化中,感知到正对自己的面的变化情况,从而使之在操作中感受到只有当那个面正对自己时,这个面才是正面,有机地渗透了辩证思想。数学的概念、命题力求准确、完整和精辟,因此让学生跟着课件学习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养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
活动C: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面可能是不一样的。
(1)小测试。
师:下面看看同学们谁的反应最快,谁的眼力最好。
测试1:这个图书柜是老师从哪个班借来的?
测试2:这个图书柜里面有多少册图书?
测试3:这个图书柜是由哪位同学来保管的?
分别让坐在教室左右两面的学生回答,并让他们说说为什么。
坐在教室中间的一组学生因为正对图书柜所以看不到两个侧面。
探究观察结果: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物体的面可能不一样。
(2)实践感知,合作探究。
教师拿出相机,准备给图书柜拍照。
提出要求:(1)只能拍到图书柜的正面;(2)只能拍到图书柜的正面和左侧面;(3)图书柜的正面、右侧面和上面都要拍到。
请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完成拍照。主要让学生说说如何拍到第三张。
师(小结):再一次说明了观察物体时,随着观察的方向、角度不同,看到的面也可能不同。
【评析:利用图书柜这一现成的生活资源,让学生借测试(巧妙设问,产生疑惑)和拍照(瞬间定格)等实践活动,从不定格的想象到一看了之,再到定格的“永恒”图片,清晰地阐释了“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面不一样”这一知识点,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养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这一多彩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使得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起来,所呈现的知识也变得浅显起来。】
师(设疑):刚才我们都是正对一个物体的某一个面来观察这一物体的,如果随意观察一个长方体,你觉得一次最多能看见几个面呢?现在就以观察一个长方体为例,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明确观察活动要求:坐在座位上不动,让学生说说看到长方体几个面。
师(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有时只能看到一个面,有时也能看到两个面,但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评析: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有效地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学生观察得很充分,体会和感受也很深刻,明白了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最多看到3个面。】
师:你们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送给每个小组一个礼物(两个正方体),藏在抽屉里,请大家找一找。
(1)先看一个正方体,说说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2)如果把两个正方体横着拼在一起,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图形?课件出示:
(3)如果把两个正方体叠起来拼,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图形?和第(2)问有什么区别呢?
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猜猜看。
(1)从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去观察;(笔记本电脑)
(2)换个角度去观察;(马头)
(3)考眼力。(两个老人头像、一个杯子、一个持琴人、一个顶物者)
师(小结):看来只有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我们才能了解得更加全面、更加具体。
【评析:本环节教学活动,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找一找、猜一猜,紧紧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问题要全面。在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基础上,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师:通过今天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呢?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多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的奥秘。
【评析:“谈收获”关注了学生学习的结果,“谈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更是关注了学生探索的过程。这样做有意识地把学生当成了知识构建的主体,从而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也为整节课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以二年级观察实物为基础,这也是学生进一步观察多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前提。教学这一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同时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图书柜开始观察,抽象到一般的长方体,认识了正面、侧面和上面。从具有明显特征的物体到没有明显特征的物体,让学生在指指、认认、说说等活动中实现认识的转化,符合学生的认知坡度。
2.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教师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一定的观察物体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这是十分必要的。
3.围绕几何体与其他视图相互转化而设计练习。要求学生先观察1个正方体,明白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再增加到2个,横着与竖着都摆成了长方体,注重比较从这两个长方体的侧面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学生在体会这些相同与不同时,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
总之,整堂课中,教师充分发挥课件与自制教具的教学功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