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堂教学表现力

2015-03-02 00:58:16柏章发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境界

柏章发

(贵州省都匀一中,贵州 都匀 558000)



论语文课堂教学表现力

柏章发

(贵州省都匀一中,贵州 都匀 558000)

摘要:教学表现力是指教师围绕“三维目标”,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觉解及其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轻松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并使之智慧得以增长的教学技巧的表现。语文课堂教学表现力主要表现在:聚气;彰显教学风骨;有我与无我之境界;虚与实结合。

关键词:教学表现力;教学气;教学风骨;境界;有我与无我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时空通过双方交流、倾听、阐释等方式对知识的觉解及吸收,并使学生智慧得以增长的特殊活动。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时间,同一水平、同一层次的教学对象,对于不同的施教者,有的轻轻松松地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有的则事倍而功半,为什么?这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力有很大的关系。何谓课堂教学表现力?表现力,本是文艺理论术语,亦称艺术表现能力,是文艺家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表现文艺作品所达到的程度。据此,文章认为,教学表现力,就是指教师围绕“三维目标”,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觉解及其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轻松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并使其智慧得以增长的教学技巧的表现。语文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课堂教学表现力?

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在先秦哲学观念里,“气”指某种构成生命,产生活力,体现为精神的抽象物,无形却无所不在。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世界本是一片混沌元气,天地万物因混沌而生,由元气构成。“精气为物。”[1]

课贵在有“气”。好课之中,氤氲之气,课堂融融,气势磅礴;妙设导语,点燃激情;师生互动,民主交往;合作学习,思维碰撞;熏陶渐染,情景相生。语文课堂中的“气”,指师与生、生与生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气氛和情调。一堂好课所要培养的不只是拥有知识技能和科学素养的人,应是培养马克思所说的“完整的人”、“全面的人”。“以人为本”为基本理念,不断探讨课堂教学,科学而艺术地捕捉教学细节,改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聚“气”的语文课堂,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表述,而是展现着汉字的无穷韵味;教者有着不温不火的气质,娓娓道来,语言诙谐幽默,将枯燥深奥之理,讲得通俗易懂,趣味无穷,气荡肠回。

1.讲究导课艺术,引领学生登堂入室

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课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心理准备。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整堂课的展开定下基调。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于漪老师在讲解每篇课文之前都要精心设计导语,为学生创设出一定的学习情境,她教学《茶花赋》时,设计这样的导语:

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这些美好的感情就会充盈着我们的胸间。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史,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这一导语很自然地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接着她又引导学生背诵一些赞颂祖国壮丽山河的诗词,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在这样的情境中再来组织学生学习《茶花赋》,就很容易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可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内容和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追求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犹如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熠熠,让人听起来恰似久旱逢甘露,宛若品味尘封千年之美酒。教学中,教师用丰富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形式多样的手段打开学生心扉,通过提问把学生引领进广阔的语文世界。作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鲜活典范,是学习现代汉语的典型参照,是学生耳濡目染模仿的标尺。教师通过自身的语言形象,诠释和证明着祖国语言之美,以现实的语言行为,现身说法,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语言是标准语言,是规范、通畅、得体的语言,以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善于激趣、巧于启发、深于传情、工于表达,便于学生接受,形成教学语言的魅力:音美以感耳——具有吸引力;意美以感心——具有穿透力;形美以感目——具有凝聚力;情美以动人——具有感染力。

如果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词句华美、色彩斑斓、妙语连珠、情真意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那么课之气就会充盈于课堂的每个角落。“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2](P78)马卡连柯也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3](P121)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产生与课堂教学相匹配的气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对新知识吸收,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活动充溢着浓郁的情感色彩,因而教师应深究文章、细研课文,从教材结构整理、意境渲染中发掘教学深情,在灵魂深处与作者情怀相融,领会文中感人形象。没有激情的课将是死水一潭,冰山一座。教师要运用情感、语言、动作,使之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课堂气氛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从而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以饱满的情感能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没有一条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4](P153)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主要表征为:声音和谐悦耳,犹如“间关莺语花底滑”;声调有高有低,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如果教师的声音让学生感到如沐春风般心旷神怡,那么学生自然就会被吸引,自然而然进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之佳境。如果教师不重视加强语言修养,课堂语言比较生硬,语粗气重、平板冷淡、少情寡味的话,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注意揣摩语言技巧,运用语气、语调、节奏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如,教学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夜色》第四段时,笔者为学生描绘一幅荷叶亭亭、荷花艳艳、荷香袅袅的画面:月光轻淡,就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叶田田,恰似裙裾舒展;簇簇荷花,犹如明星闪烁;朵朵荷苞,宛若少女羞涩;荷香缕缕,仿佛歌声飘远;微风吹叶,好比闪电传递过去。依据教材,勾勒月光、荷叶、荷花、荷香、微风、流水等景物,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月光下荷塘的景色之中,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领略这段文字的景美和情操美。

3.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

“我一直认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5]幽默是趣味语言的一种,也是一种教育艺术。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使学生在看似说笑打趣中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从中受到启迪,受到教育。因而有人说:“幽默,是表达的调料,可以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幽默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使愁眉紧锁的人笑逐颜开,使泪水盈眶的人破涕为笑。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把相声、戏剧中的幽默艺术带入课堂,不露声色地加以点拨,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激发情趣。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教学《故乡》这篇课文时,有一个精彩的片段:

师:碗碟是杨二嫂在灰堆里发现的。她说是谁放的?至于谁放的碗碟,我们不知道。她说是谁放的?

生:(一齐)闰土。

师:闰土会不会放?

生:(部分)不会!

师:怎么知道闰土不会放?

生:因为母亲让他挑东西,他只挑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还有草灰。他没有必要藏碗碟。

师:对!如果闰土要碗碟的话,他可以挑嘛。这些碗碟究竟是谁藏的,这是一个历史悬案,谁也搞不清楚。总之,杨二嫂以为发现了一些碗碟,是立了大功,便拿了狗气杀。

(学生大笑)

这段教学语言的最大特点便是教师用语的诙谐幽默。这种诙谐幽默、机巧睿智的个性化语言,其外表特征是引学生发笑,而其本质特征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之形成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因此,巧妙诙谐的教学风格,有助于学生对其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效果远胜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

二、结言端直,意气骏爽

刘勰提倡文章要有风骨。“结言端直, 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6]端直的言辞与骏爽的意气结合,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如果把文艺创作中的“风骨理论”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那么,课堂教学中的“风”应是由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形式的统领作用所产生的课堂感染力。而“骨”则是由教学艺术对于教学内容的表现作用所产生的艺术张力。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称得上有风骨?

1.形神兼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语文教学之道,同样也要道法自然,衍化开来,即形、神与境的和谐美。为创造出形神兼备的完美艺术品,需要写形与传神。写形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式的摹写;传神是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揭示。写形要靠对外界事物的准确体察和对审美对象的熟练把握;传神则要靠直觉的穿透力、丰富的联想力和能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谓的“形神兼备的语文课堂”指的是语文教师调用全部所知,充分开创并利用多种知识传授方式、多种有益于开启学生心智的手段和多种探究获取知识的组织活动,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掌握课堂之所学。本真的课堂教学具有一种外在的结构关系和内在的意蕴,因而“形”与“神”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谓“形”是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培养下的一种思维模式;“神”表现为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情感和认知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形”与“神”应该是一种完美的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抓住文体中一两个问题组织教学,就容易给课堂教学开辟新的天地。如,笔者选取《故都的秋》、《滕王阁序》、《春江花月夜》等名篇,从新的视角解读不同文体的阅读和写作,这些探索是多方面的(形散),而实质上都是为阅读写作服务的,为语文的教学服务(神聚)。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形散神聚法”。

2.收放自如

放,对语文教学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内驱力,增强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分折理解与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深深地走出自己的心理轨迹。“将能而君不御者胜。”[7]意思是领导者要充分放权,不要对被领导者不放心,要敢于放手。这一战术用于语文教学就是:敢于让学生自主发展,“我的课堂我做主”——听什么和不听什么、读什么和不读什么、写什么和不写什么由学生决定,不可“教你没商量”。斯宾塞曾经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8](P148)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地放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并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特级教师肖培东教学《金岳霖先生》一文时,课堂上,肖老师的“放”,有的体现在设疑激趣方面,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作者为什么要好好地写一写金岳霖先生?”这一问题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兴趣;有的是话题展开,对于培养学生多向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有的是追问求解,如,针对学生的研读体验——“从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一个人吃饭,也和别的孩子一起去玩,说明他的生活很孤独”,肖老师进行了持续的追问,从而挖掘出孤独背后的诸多深层内涵。这样,教学内容才拓得开。

当然,课堂教学中的“放”,不是“放羊”,而是有教师引领羊群向着水草丰茂的地方行进。

所谓收,就是指在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纳和综合,使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完整化。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积极的响应,或纠正,或补充,或小结,或过渡,可谓洞若观火。对于偏离教学主线的“擦边球”,甚至是远离文本核心价值的“任意球” ,教师要以及时的“收”来纠正和牵引;对于学生研读文本时的“浅”和“窄”, 教师用及时的“收”来拓展和提升。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表现为引导得法,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即收放自如;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则表现为目标明确、思维活跃、新旧知识与经验能融会贯通,学有所得。如,于漪老师教《茶花赋》时,这样收束:

祖国如此伟大,人民精神如此高尚,一朵茶花能容得下吗?能给人以启发、深思吗?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进行巧妙的艺术构思,不断开阔读者的视野,由情入手,而景,而人,而理,水乳交融。从茶花的美姿和饱蕴春色,我们看到祖国的青春健美,欣欣向荣;从茶花栽培者的身上,我们感到创业之艰难,任重而道远,从茶花的含露乍开,形似新生一代鲜红的脸,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无限希望。

这样的结尾归纳了文本的重点内容,化解了文本,将知识进行了小结,深化了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教学中的“放”与“收”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放”是“收”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学生充分的课堂活动,就不可能有教师水到渠成的“收” ; “收”也是“放”的延展与归宿,缺失了凝练有效的“收” , “放”就显得散漫而随意,其结果必然是热闹而低效的。

三、有我与无我相融

王国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9]王国维所说的“我”与“物”的关系可类比“教”与“学”的关系,以之形容课堂,则亦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教师在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由于中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有限,学生对于作品意义的把握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对于作品的解读,通过各种手段启发诱导,使学生领悟到作品的意义与境界。

有教之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在正确的教学原则、艺术的课堂处理、遵循认知规律有机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和谐共振,并形成一种积极、生动 、完满的教学氛围。此时,教者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寓教于学,具有强主导性;学者以学助教,以学激教,寓学于教,具有强主体性。教师对于作品的解读,通过各种手段启发诱导,使学生领悟到作品的意义与境界。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史铁生散文名篇《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由作者对于母亲深切的怀念入手,像剥春笋一样,层层深入,超越母爱的主题,引导学生领悟“好好活着”的重要意义。由于教师杰出的诱导才能与娴熟的教学技艺,学生的心灵无不受到强烈震撼,师生从而共同演绎一堂经典语文示范课。“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导课堂,皆染上教师的个性色彩。高明的教师就像是导演,激发、提升学生对文本与人生境界的觉解。与其说学生受到极大教育,不若说是教师的倾情演出。“有我之境”的课堂,教师的情绪感染着学生,“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教师的情绪感染着学生,陶醉着学生,净化着学生,此皆有我之课堂。

如果说“有教之境”的教学,教师就像一位优秀的导游,把人带到奇丽的风景中,使巧语妙思随之手指足引次第而至,学生于意趣盎然之中将妙处逐一接受,化为已有,或如入宝山,俯拾金玉珠宝,能够取而为我所用的话,那么,无教之境,乃是教的艺术与学的艺术合二为一后所产生的强烈共感,一切传导和接受都显得自然而然,从而共同形成一种最理想化的教学境界。“无我之境”,既体现在教师备课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学生如何学得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方面,也体现在教师发掘出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10]“无我之境”的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如,教学《鸿门宴》这篇课文,笔者打破以往“背景介绍——翻译——基础知识归纳——分析文本”这一千篇一律的阅读教学模式,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文本改成课本剧。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把握了故事的基本结构与技巧,也初步领悟到其基本模式与改编思路,“从而创编出属于自己的鸿门宴的故事”。“无我之境”的教学也“随物赋形”,任由学生的天性展开,“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

“无我之教”就是教师主观上不以显示自己的学识为目的,不以博取学生的佩服之心为动机。首先,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意境美、人格美。其次,语文课堂上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此时此刻,整个课堂弥漫着馨香的“语文味”。再次,教师要教出自己的个性之美。教师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要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或者说要教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富有创意性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12]如,教学《项链》这篇课文,笔者首先将本作品放入作家创作的整体背景之下,引入莫泊桑的创作观和18世纪的妇女观,激发学生对马蒂尔德的“变”意义的探讨,思考文学作为人学的永恒意义。在主题辨析环节中,将学生主张的小说主题与名家的论断一起呈现,在更深的层面上回归人物和主题的探究。这样完成对女主人公马蒂尔德饱满形象的深度理解。

四、虚实互藏,两在不测

虚实是中国文艺理论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孙子兵法》即从老子观点“有无相生”演化出“虚实相生”,[7]“虚实互补”的这一观点,使这两对相应的矛盾概念表达的哲理内容更具体化、明朗化,从不同侧面说明事物的关系性质及变化规律。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多重对话中,主体的生命激情和体验不断地被唤醒,进而投射到相关的客体之中,教师、学生、文本时而主体,时而客体;时而沉默,时而活跃,虚虚实实,相互生发,于是课堂成了超越现实的审美之境。 “人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数者虚,不可以形求也。”[11]“实者逼肖”并非照搬生活,而是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和集中,使“虚者自出”。由此推之,语文教学中对空白点、不确定点的把握,必须和“实点”、“明确点”结合起来;让学生进入宁静的状态,让学生带着思考步入问题情境,激发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过分的“实”会使学习者成为“录像机”,学习者的创造性空间一旦让教师来填补,那么,他们的创造性火花就被熄灭,学生思维必然单一而不多维、单向而不发散、僵化而不灵活。帕克·帕尔默认为:“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学缩减为纯情感的,它就成了自我陶醉;把教学缩减为纯精神的,它就丧失了现实世界之根基。”[12]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正确处理好“虚”与“实” 的关系,这是增强课堂教学表现力所不可缺少的因子。如《游褒禅山记》作者在写景中所寄托的难以排遣的抑郁忧伤之情,是千年以后的儿童难以把握的。面对这样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在教学时,应当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去探究、品味、体验和感悟,这是“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寻找适合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较为诗意而又不失本真的手法,架起学生与文本间的桥梁,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文言文的魅力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让文言文的认识、教化、美感享受等功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课堂教学表现出来的“实”。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表现力彰显着教师的学科修养、人文气质、教育情怀和教学机智,教师的学科修养、人文气质、教育情怀和教学机智构成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力,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学科修养、提升人文气质、培养教育情怀和教学机智。

参考文献:

[1]周易·系辞上[Z].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3]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 (上卷) [M].吴式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周菜,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53.

[5]许遐达.幽默是教育的助手[J].上海教育,1991,(6).

[6]刘勰.文心雕龙[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孙子兵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斯宾塞.教育论[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9]王国维.人间词话[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 邹一桂.小山画谱[Z].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12] [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M].沈桂芳,金洪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On the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Performance

BAI Zhangfa

(Guizhou province Tuyun High School, Duyun Guizhou 558000)

Abstract:Teaching performance refers to teachers around the “three-dimensional targe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skillfully, easy to mobilize the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stimulate students’ creative access to knowledge, wisdom and benefit to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teaching skills. The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performance mainly displays in: poly gas, to highlight the teaching style, I am with no my realm,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mbination.

Key words:teaching performance, teaching teaching, character realm, I and no me

作者简介:柏章发,布依族,贵州黔南人,贵州省都匀一中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境界
境界的思考
中华诗词(2023年6期)2023-02-06 08:56:34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0
品“境界”
中华诗词(2019年3期)2019-08-30 03:46:20
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两个字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08
爱的境界
好课的境界
慎独的境界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4
养生的最高境界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6:08
境界
黄河之声(2016年24期)2016-02-03 09:01:52
“慎独”的境界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2-25 20: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