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云 杨文艺 张 彪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全球化影响、改变着国家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战略,各国都在“全球-区域”权力结构形成过程中通过文化战略开展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抗衡或守成。在当前全球化的话语脉络中,因应当代意识形态转型和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需要,文化战略在国家战略规划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00年后,一系列指导中国社会发展、适应意识形态文化转向的纲领性文件,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国家行动和越发明朗的文化战略与文化自觉,其现实针对性即“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1]。而贯穿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战略的另一条线索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在不久前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重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一语精用宏的价值论判断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为当前实施国家文化战略、构筑国家文化安全网指明了方向,也为社会各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遵循。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大地上不同时代、地区、民族所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各区域文化既有其地方性、时代性、区域性,又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然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区域文化因其文化环境、文化生态和文化内涵的区域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有着独特的功能。
区域文化也称作地方文化,是一种基于文化地理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划分的结果。在中华文化家族中,各区域文化通过政治、经济、宗教、民俗、信仰、社会、文艺、价值观等要素体现出文化的区域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总结了百年中国文化研究的不足,指出:“自‘五四’以来以至近今,讨论中国文化,大多数学者似乎都犯了简单化的毛病,把中国文化看成是一种亘古不变且广被于全国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而忽视了中国文化既有时代差异,又有地区差异,这对于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当然极为不利。”[2]90年代,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也曾呼吁要开展区域文化研究,指出:“中国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的结果。中国文化除了时代的差异外,尚有地区与民族的差异性。”[3]应该说,20世纪后半期学界对区域文化的热情关注并未唤醒区域文化价值的回归,区域文化边缘化地位的改变始于全球化浪潮中作为抵制“他者焦虑”的策略进入政府的决策。特别是近年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的出台,出于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文化规律的再认识,也出于对以往过于泛化的文化研究的一种校正,区域文化的产业属性、意识形态功能受到政界的高度重视。
从世界各国的文化实践看,对地方性知识的关注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区域文化具有强大的区域认同功能。就区域整体而言,区域认同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桥梁;单就个体而言,区域认同是一个基于情感、态度乃至认识基础上的价值观内化过程,奥罗姆和陈向明将其界定为个体身份建构功能的四个方面。[4]从现实的层面看,无论是群体和个体,认同的对象都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同”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认同”。[5]区域文化认同的现实价值越来越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马特尔以移民的眼光打量了美国区域文化的操作实践后,指出:“地方文化不仅是一种合理的美学追求,也是一种巧妙的政治承诺。”[6]它为区域提出的时代课题是如何将区域文化转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作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当代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须扎根生机勃勃的区域文化土壤方能见出成效。这不仅源于区域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也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习近平在最近的系列讲话中一再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讲话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实质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遵循,即必须立足群众的感性生活和百姓“日用而不觉”的文化生态。
皖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有效的文化能指。皖北文化孕育于历史悠久的淮河文明,被考古学界称作“中国原始第一村”的蒙城尉迟寺新石器遗址,以其完整、丰富、规模宏大的史前建筑和众多的动植物遗存再现了淮河流域原始农业的灿烂文明,成为皖北文化的滥觞。至今淮河流域传唱的民间歌谣,如“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收了淮河湾,富甲半边天”等,无不透露着皖北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成为皖北文化辉煌发达的见证。对皖北文化的历史地位,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曾根据尉迟寺等遗址的发掘成果推测:“如果把山东的西南一角、河南东南部,安徽的淮北与江苏的北部连在一起,这个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确有特色。”“这里很可能在这个地区存在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原始文化。”[7]
独特的区位成就了皖北文化独特的文化风貌。因其在地理位置上北联齐鲁、西接中原、南面荆楚,融合了这些地区文化的精华,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正是古今繁荣昌盛的自然地理基础。在中国历史的轴心时代,皖北文化孕育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而儒家、墨家文化也在以皖北为中心的方圆不到200公里的范围内诞生,形成了中国文化繁荣的一个高潮。同时也形成了文化多元、丰富而鲜明的特色:其一是“和而不同”,表现为优良的或具有合理性的传统思想的相互交融及其文化生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二是“不变而变”,皖北文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文化样式,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的特色,但又随近代皖北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其三是“经世致用”,皖北文化的整体风貌是:既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又以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悠久的区域文明和独特的文化风貌孕育了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艺术家,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存。
区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能性,一直内涵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社会性属性之中。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文化在其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层面协调着文化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行为、为其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行为模式,因而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导向和维系功能。但文化功能的实现则主要通过文化要素的意蕴,指挥着社会主体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皖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要素结构完整。[8]通过皖北文化要素的意蕴形成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环境”,将有效解决区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实现问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对公德和私德的教育恰在皖北的 “红色文化”、“宿州书法文化”和“孝文化”中找到实现的路径,都是进行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诚信教育和孝悌教育的良好素材。
以区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效解决:(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问题。即在区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耦合中实现文化的社会整合、导向和维系功能,说到底这是党和国家的软实力建设问题。(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感,消解社会转型期的文化认同危机。当前,文化认同危机的内部根源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导致后者对前者所维系的社会秩序产生冲击和解构,导致“价值迷失”和“规范真空”。就危机根源的外部因素看,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的文化霸权不断挤压弱势文化的生存空间,使得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交流交融交锋不断。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消解文化认同危机成为紧迫的时代命题。就现实情况看,文化认同策略问题比理念和原则更为重要。区域文化通过文化传承和生活积习而内化为区域个体和社会共同体的一部分,对维系区域社会秩序发挥平衡作用,有效提炼区域文化的积极因素和先进理念,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有效性不仅源于区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因为区域文化本土特征而易于被接受。(3)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软着陆。“软实力”理论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2013年12月发表“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主题演讲时指出,人们影响他人意志和行为的方式有三种办法:一是强制方式,即以“大棒”胁迫;二是诱惑收买,以“胡萝卜”诱惑;还有一种就是吸引或说服,也就是“软实力”。[9]文化以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认同力量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教育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靠的是其内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吸引党员和群众自愿跟随的能力。约瑟夫·奈对文化在构建软实力中的作用极为重视,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是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领域最大的软实力。”[10]
重视皖北文化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有三个重要的现实背景:(1)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和诸多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弘扬徽文化”、“写好徽文章”、“打好徽字牌”,提出推进 “人才强省”、“教育强省”、“科技强省”、“文化强省”建设等,更多关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建设,相对地忽视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忽视了皖北文化在社会道德建设、政治意识形态建设层面具有的价值引领作用。(2)皖北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契合性,为挖掘区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启了新的思路。皖北文化中的人格情怀、公平民主价值内涵,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这是一个极具社会价值、亟待探索的时代课题。(3)新世纪以来,国内特别是安徽学术界非常重视对皖北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对以邓石如为代表的“江淮书风”的研究、对以萧龙士为代表的“江淮大写意派”画风的研究、对《老子》历史影响的研究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皖北文化中的文学、戏曲、红色文化等的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这些艺术文化不失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当然,皖北文化也有其复杂性和两面性,依托皖北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对皖北文化精神进行辩证梳理,注重挖掘皖北文化中的积极文化因素。如皖北文化中重教兴学的风尚、兼容并包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些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依托。而皖北文化中重人文轻科学、重功名轻经济、重经验轻理性以及道家文化中的消极出世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则是我们要努力克服和消除的。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11]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国家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发挥效能不仅取决于价值观自身,还取决于其他因素的配合。就皖北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需要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在凸显思政教育特性和国家意识形态要求的同时,对区域文化、学校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有所关注,但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实际,就必须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要求和区域特色,以提高教育效果。这也是地方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就皖北高校而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这个角度看,信仰、价值观形态的皖北文化应该成为皖北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资借鉴的重要内容。作为区域文化,皖北文化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生长条件,在淮河主干流地区,以楚文化、明文化为底蕴,兼容了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徽文化分支形态。皖北文化对所在区域乃至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皖北文化孕育了不胜枚举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文学艺术家等,杰出人物本身就是文化的聚焦点。皖北杰出人物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呈现的文化风貌及其构成的文化生态正是皖北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中独特分支的根本所在。凝练提升杰出人物所体现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精神,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达至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与丰富的区域性社会实践的统一,将有效解决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地方高校实际、脱离大学生实际的问题,是提升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以宿州学院为例,通过在新闻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皖北文化研究”选修课,并在入党积极分子党课教育中纳入皖北文化教育的内容,在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和文化自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样通过在音乐学专业中设置“泗州戏方向”,也将有效传承皖北文化中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而其中的重要曲目,如《王三姐住寒窑》等,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一论断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
皖北高校在注重挖掘观念形态的区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的同时,还要充分开发、灵活运用具体物象形态的皖北文化的教育意蕴,将其融入皖北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使其摆脱“器物”层次进而升华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共同服务于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如皖北文化遗存不仅揭开了皖北文化演进的沧桑历史,还原了皖北文化的历史面貌,而且是激发皖北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豪感和区域文化认同的重要素材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域。通过选择那些具有生命力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的皖北文化的器物遗存,为参与者重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历史时空,进而激发参与者价值取向上的趋同和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价值观教育的内化效果。这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关注区域性知识的同时,增强了教育效果的渗透性。
依托皖北悠久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未来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应在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方面有所突破,通过校地对接,建立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这将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势所趋。
袁贵仁在号召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指出:“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12]皖北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还应考虑将皖北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濡养功能。校园是教育的重要场域,与家庭、社区一起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全部。简单地将大学生活分割为知、情、意、行等生活碎片,并以“知”包揽情、意、行的教育,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已遭致思想政治教育界的广泛诟病。注重校园文化育人,就是要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专题活动的设计、重大节庆和重要仪式、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和载体,发挥体验、感知、交往、实践等形式在学生品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就皖北高校而言,发挥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可在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生态文化、学术文化等方面有所作为。在这方面,皖北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通过戏曲艺术进校园方式,将淮北花鼓戏、淮北梆子等引入校园,通过对相关剧中传统剧目的现代性改造,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靓丽景观,既传承了区域优秀文化,增进了对区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同时也以大众文化的形式传播了爱国奉献、孝悌伦理等价值观。再如,被立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花鼓灯、凤阳花鼓、霸王武鞭等歌舞,既是激发区域文化自豪感的艺术形式,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样式,凝练这些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效提升文化的亲近感和接受度。
当然皖北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用还有待皖北文化自身建设的科学规划。近年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政策的推动下,虽已初步形成了“奇石文化”、“玉文化”、“书画文化”等文化产业市场,其中有些文化工程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战略性品质和功能,但在构建大尺度、大气派、大文化的景观体系方面仍显滞后,而且文化产业的市场取向有别于文化事业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上述文化产业难以成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领域。因而,皖北文化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拓展,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接,还需要在大遗址人类文化遗产系列、中华文化精粹系列、世界文化交流系列、哲学社会科学系列、旅游休闲文化系列、国民教育和国学传播系列、宗教文化系列、文学文艺创作系列、网络大众文化系列等方面,进一步凝练皖北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还应该指出的是,以皖北文化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优秀区域文化的作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是每个文化体系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现代传媒环境下文化交融交锋不可避免。皖北文化有着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融会贯通加以发展的优良传统,道家文化、朱子理学都是在借鉴吸收基础上产生的,皖北文化的现代化,仅靠自身的积极因素难以达到目标,必须借助对外开放与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如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岭南文化的敢为人先、闽文化的多元开放、京派文化的大气、海派文化的求新等文化特点和文化优势,在文化的传承、改造和转型与现代市场主体精神的培育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创新、发展,建设新的皖北文化。
[1]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4.
[2]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A]//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0-41.
[3]任继念.齐文化概论·序[M].王志民,主编.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1-2.
[4][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19.
[5]董中锋,余林.电视与城市圈文化建设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15.
[6][法]马特尔.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M].周莽,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241-242.
[7]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上海:三联书店1999:75-76.
[8]林崇熙.在地观点的文化资产保存——兼论地方文史工作室之角色[A]//陶立瑶,樱井龙彦,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43-244.
[9][10]路克利.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谈“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 [EB/OL].马克思主义研究网,2013-12-26,http://myy.cass.cn/news/727842.htm.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8-209.
[12]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N].人民日报,2014-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