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2015-03-01 10:57:2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竞争人才大学生

窦 伟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窦 伟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

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是人们广为热议的话题,研究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应该从大学生面临的社会,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入手,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如何能实现顺利的就业和创业,才是创业教育研究的关键。通过引导大学生不断调整心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才能使其在人才竞争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空间。

大学生就业 创业教育 逻辑起点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政策观点是我们探究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人才竞争环境,国内人才资源的不断增长,以创业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1]

一、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1.创业就业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找到立足点。然而现在的大学生面对日益复杂的人才竞争环境,表现得却非常迷茫和无助,作为高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普遍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从大学生的个人专业素质上来说,通过大学的学习完成一定的学分,已经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储备,但是在面临岗位竞争时,大学生等于又要面临新的高考,抉择很难,挑战非常艰巨,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应对新的挑战。目前在我国,大学好上就业难,重点名牌大学就业好,但是分数高已经成为普遍的事实,鉴于此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等于是授之以渔,意义深远。[2]

2.创业就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一直倡导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手段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方法,国家通过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全面实现“两基”,重视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等政策举措,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到发展繁荣的新阶段。接受教育,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教育扶贫,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体现了教育改变命运的哲理内涵。然而随着国家建设力度的加快,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要求,创新型人才,学者型人才和自主创业人才成为本世纪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就业竞争日益普遍和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也会增加社会压力和不稳定因素,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能够通过创业就业教育的引导,使其把所学的知识发挥在建设祖国这一重要任务之上,是高校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既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也能为学生的创业就业指明新路。[3]

二、实施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迎接社会人才竞争新挑战

传统的高校教育是以理论教育为主,技能教育为辅的,主要是所培养的人才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竞争压力小,而今随着大学生数量的逐年上升,在人才需求岗位逐渐减少的前提下,未就业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校教育与学生就业一旦脱节,学生的就业压力就会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学校的就业率也会下降,影响学校的正常招生。因此在当今中国,只有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人才竞争中能够显示出实力的高校,才会赢得社会的尊重,人才竞争已经演变为高校之间的竞争。可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才是高校求生存发展的关键。

2.完善创业教育机构,健全保障机制

就业创业不再是学生的责任,更应该是学校的责任,一个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高校应该克服一切困难通过制度创新,课程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培养社会适应型人才而谋发展,不能培养百无一用的书生,在面临就业挑战时,所培养的大学生不能在就业这道关卡顺利通关,导致人才积压,给学生的身心带来压力,给家庭造成负担。由于培养的大学生无法实现就业,接踵而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会日益凸显,例如住房的压力,婚姻压力,家庭压力等,既然就业问题是一个大学生的生存根基问题,高校的教育就应该要把学生的就业当做重要的教育课题,完善创业教育的结构配置,健全各类保障机制,确保所培养的大学生才社会人才竞争中能披荆斩棘,顺利通关。[4]

3.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

创业和创新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就业指导和培训的层面,应该将其贯穿到日常教学课程内容之中。以仅几年来的公务员招考为例,公务员的招考堪称是人生的第二次高考,在一些工矿企业分布较少,就业渠道狭窄的地区,宽进严出的高校教育最终会在公务员招考的PK台上一比高低,学生的就业率矛头直指向高校的常规教育。受此竞争趋势的影响,一些高校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以促就业谋发展,在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强化就业应试教育,提升高校人才的竞争实力,进而赢得了人才市场的主动权。可见,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教育应该纳入日常教学的范畴,谋划长远,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4.开展创业规划教育,增强学生的创业热情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就业的概念也随之变得宽泛,过去的所谓大学生就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成为国家认可的工作人员,而现在的就业概念已经非常宽泛,就业渠道的增加,就业已经不仅仅是指传统的就业了,还包括创业就业和自由职业等形式。就业需要能力支持,更需要创新驱动,不再是单一的毕业等分配这样的一种形式了。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力军必然面临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要求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提前规划自己的创业道路,并进行技能培训和方法指导,以便适应新的挑战,增强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信心。

总结: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就业锻炼的场所和教育机会,将创业就业课程纳入学校的常规教育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创业助推动力。

[1]朱庆峰. 社会学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现实考量与理性选择[J]. 江苏高教. 2015(6):111-114.

[2]潘加军,刘焕明. 基于公益创业实践基础上的大学生就业推进模式探讨——对15省80个高校学生社团和部分社会组织的实证分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5(2):174-177.

[3]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新常态,推动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能力建设——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有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部署暨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联席会上的讲话[J]. 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版). 2015(1):3-5.

[4]马菲.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理论与实践——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11):插9.

窦伟,女,1983年12月出生,团总支书记,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单位: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竞争人才大学生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小说月刊(2015年9期)2015-04-23 08:48:17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