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资源县延东完小(541400) 肖春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题多问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启发学生联想,提出不同的问题,探索出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究问题时,心中会想“我提的问题就是要与别人的不一样”,这样学生竞相提问题的局面就出现了。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示“光明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让学生根据给出条件提出问题。学生纷纷回答:“四年级栽树多少棵?”“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三年级比四年级少栽多少棵树?”“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栽多少棵树?”“三、四年级栽树的总数是三年级的几倍?”……显然,在提问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力求另辟蹊径,拓展了创新思维的空间。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能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数学是一门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问题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思维水平和方式,从不同角度分析、推理,得到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在解答这类数学问题时,可以探索、发现、创造出多种解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有这样一道题:“车站有货物45吨,用甲汽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汽车15小时可以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索出不同的解法:(1)用整数方法解,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甲、乙两汽车每小时运多少吨货物,再求出问题,列式为 45÷(45÷10+45÷15);(2)用工程问题解,即把这批货物看作单位“1”,那么甲汽车每小时运 1/10,乙汽车每小时运 1/15,列式为 1÷(1/10+1/15);(3)用方程解,即列式为(45÷10+45÷15)×x=45……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方面组织数量关系,作出多种解答,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创造性活动的乐趣。在今后的解题中,学生在这种心理驱动下,相关的知识、经验显得特别活跃,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好几道应用题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因此,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出发,探讨多种不同事理进行叙述的应用题。这样从数学化的问题中探讨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例如,有这样一道工程问题:“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8小时完成,两人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它的解答是 1÷(1/6+1/8)。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这样的解答方法,并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还可以叙述成:(1)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6小时可以运完,乙车单独运8小时运完,现在甲、乙两车合运这批货物。几小时可以运完?(2)两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慢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要8小时,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需要6小时。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3)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独开放甲管,6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单独开放乙管,8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如果甲乙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把水池注满……在教学中,这样一题多述,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编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原型化,从而引导学生在探讨多种叙述方式中形成创新能力。
一题多果是指答案不唯一,多样化。课本上有许多开放式题,这类题具有答案多样性、条件变化多端等特点,容易引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求出尽可能“多”“新”的答案来,从而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例如,教师出示“2○2○2○2○2=0”,要求学生在算式的○里填上运算符号,使计算的结果刚好等于0。这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动脑,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出多种答案。学生在探求答案多样性的同时,就是对知识进行再创造,使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