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县洋口镇洋口小学(226407) 缪小华
以《泉城》为例谈对好课的认识
江苏如东县洋口镇洋口小学(226407) 缪小华
好课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层递性。显疑、引导、提升是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逐步深入,环环相扣。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这种层递性,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使课堂精彩不断。
显疑 引导 提升
何谓一堂好课?笔者认为,无论标准怎样变化,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层递性。层递性其实犹如登山一样,从山脚、山腰到山顶,这当中既有爬山的艰辛,又有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的确,好课如登山,学生逐攀高峰的过程,一般也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对一节课来说,有了好的开头,并不等于就是好课,但好课一定有个好的开头。在一节好课中,教师必须在前置学习中了解学生的学情,即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等。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决定教什么。这就像登山一样,在山脚下就应该决定攀登哪座山,走什么路线。目的明确了,效率才会提高。
比如在学习《泉城》这一课时,对课文中陌生字词的理解,我就采用了“露”法,让学生自己把问题展现出来,一是主动展现,二是别人提问。这个过程,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有学生对“晶莹剔透”不太理解,还有学生把“虎啸狮吼”说成了“老虎啸,狮子吼”,忽略了“像”。但这样“露”,让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直接的认识。学生的精彩表现,来源于教师的“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一来给学生舞台,二来促进了同桌之间的合作交流,三来给了教师发现问题的机会,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及难点。
爬山不可能一帆风顺,转道、调整是很正常的。同样,在一节好课中途,学习目标发生偏移,也属正常,关键是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而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就行。
比如《泉城》这一课中关于泉水名字由来的一段对话:
师:泉城中有很多名泉,名字很有意思,你们在学习课文时有没有发现呢?
生1:之所以命名为“珍珠泉”是因为涌出的泉水像珍珠。
生2:五龙潭是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的。
生3:黑虎泉是因为喷口雕的是老虎头。
师:的确,这是它们名字的由来。趵突泉呢?这个名字有什么缘由?
(课堂一片寂静)
师:你们可以查查字典,看看“趵”和“突”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忙着翻字典)
生4:“趵”是“跳跃”的意思。
生5:“趵突”是“跳跃奔突”的意思。
师:“趵突”在这里形容泉水呈跳跃之状,有喷腾不息之势。但是除了这个,有没有其他意思呢?大家想一想,泉水不停地往上冒时,有什么声音?
生6:泉水发出“卜嘟卜嘟”的声音。
师: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趵突”一是形容泉水跳跃奔突,二是根据泉水冒出的声音来命名。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满足了学生自我探究的需要。在一节好课当中,教师要及时引导,让预设变为生成,这也是课堂精彩的关键。
一节课是否精彩,最主要看的是“山顶”的“风光”是否“秀丽”。对课堂来说,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常规发展,那么只能是中规中矩的,算不上出彩。要想让语文精彩,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的活力,引领学生攀登高峰。为此,在课堂中,我具体设计了两个实践活动。
活动一:设计表格。让学生自学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以及趵突泉,明白泉水名称的由来、具体方位、泉水特征以及关键词语。
活动流程:(1)学生自学;(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4)师生交流汇总。
活动效果:对于泉名、方位,绝大多数学生自己就能解决。对于泉水的具体特征、关键词等,在小组内也能解决。困难一点的,比如趵突泉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些关键动词,在全班范围讨论,效果极佳。记得有个学生就曾用手势形象地概括珍珠泉中的“拎”。
活动二:做泉城“小导游”。各小组自选一泉,合作编写导游词,然后给全班学生做导游。其实这是一个语文实践活动,不仅集合作、概括、写话于一体,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舞台,融表演于一身。
在好课中,精彩的活动不可缺少,但教师也需要注意,活动只是把课推向高潮,但不能代替课,这是其一。其二,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所做的是引导,是提升,而不介入其中,喧宾夺主。
好课如登山。显疑、引导、提升,虽是教学活动中的三个阶段,却不在一个层面上,而是逐步深入,环环相扣的。这三个阶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具体活动中呈螺旋上升的状态,这样才能让课堂高潮迭起,精彩不断。
(责编 莫彩凤)
G623.2
A
1007-9068(2015)04-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