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225200) 姜春贵
阅读课堂中实践“绿色教学”的方法探讨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225200) 姜春贵
语文阅读课堂应实践“绿色教学”。教师应努力追求用简单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进复杂丰富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课堂中,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质量逐步达到有效,并发展为高效,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阅读 绿色教学 简单
何谓小学语文“绿色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教”得舒服且无负担,学生“学”得自在而活泼。崔峦老师说过:“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手段要简便。
语文课堂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场。语言要在训练中发展,思维要在训练中凸显,情感要在训练中体验。语文课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工具,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就需要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巧妙设计多功能性的训练。
如《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教学。
师:(指图)你们看,江边的花儿似乎也收敛了笑容,它们在为友人的分别而伤感,你们看到柳树了吗?柳树好像怎么样?
生1:依依的柳树仿佛也在挽留孟浩然匆匆的脚步,希望孟浩然不要这么快就走。
师:你看到那点点沙鸥了么?你觉得它们在干什么?
生2:那点点沙鸥,他们飞着向孟浩然送别,希望他能慢点走。
师: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让我们寻着李白的目光去追随他的友人吧!读第四自然段。
(师读:“白帆缓缓地离开了岸边……”生接读……)
(师读:“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生接读……)
师:此时,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3:李白不舍得孟浩然离开。
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4:我从“伫立”和“凝视”这两个词看出来的。
师:能说说你的理解么?
生5:“伫立”是长时间的站立,说明李白站了很长的时间。“凝视”表示李白一直看着孟浩然的船。
师:你理解得真好,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一切景语皆情语。”上述案例中,教者没有忽略杨柳和沙鸥,而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教者紧紧抓住“伫立”“凝视”两个中心词,创设语言情境,利用插图激发想象,巧妙运用引读、层层递进的回读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孟浩然乘坐的小船已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李白的视线却仍飞越千山万水,久久地追随。
在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课内外结合,积极进行阅读内容的补充,可以深化课堂教学。
如教学诗歌《太阳的话》时,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了太阳就像是清晨来拜访的朋友。在此基础上,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课外文章《金梳子》,并启发道:“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太阳像谁呢?”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津津有味地读,跃跃欲试地表达。太阳可以像朋友,可以像妈妈……只要学生的头脑能够积极想象,太阳的角色还会更加丰富。学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仿照书中的诗歌,写起了小诗《我心中的太阳》。
语文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恰当地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就可以巩固和发展阅读成果,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中低年级的阅读,虽然内容较浅,但阅读过程的细节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学生在读书时,常常有口无心,读了数遍,却对文章内容心中无数。教师可以用“读得通”“读得顺”“有感情”等评价语言作为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动真格地读。小小改变,学生读的质量就能提高。
在读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地读,还要让他们学会边读边思,或提出问题、或说说感想。二年级的语文学习,笔者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文时,让学生在读文后写下自己的问题。课中,同学之间交流提出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快速解决,复杂的问题就再读文本,深入探讨,使读与思得以完美结合。
小学语文“绿色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习惯都有积极的意义。
每天课前五分钟,学生们相互推荐课外读物,这一方面给其他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阅读内容参考;另一方面,也给介绍读物的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使班里形成了与书为友的良好学习氛围。午间、班会上的“读书故事会”“歇后语擂台赛”“成语接龙”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也促进了学生积极地学习;课后收集资料、制作专题小报,将优秀作文编成班级专刊,对生动感人的课文进行剧本改编、表演……这些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迁移,活学活用,不断产生着开卷有益的快慰。
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达到能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由此可见,成功的阅读引导,不仅是培养学生自觉的阅读习惯,而且要培养学生积极迁移的能力。只有真正培养出爱语文、用语文的学生,才会使语文教学充满“绿色”生机。
(责编 刘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5)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