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2015-03-01 11:36宋旭民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梁启超趣味职业

宋旭民

梁启超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宋旭民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广东 江门 529000)

梁启超是近代极具贡献的教育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人本性、平等性、社会性、人文性、趣味性和师资培养。这些思想对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梁启超;职业教育;教育思想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茶坑村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他不但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先驱、启蒙思想家,还是一位极具贡献的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成绩。而他曾与黄炎培一道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其中任教,在职业教育上也有开创性的见解。虽然这些言论的提出已过去大半个世纪,但仍然具有许多真知卓见。近十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阶段,对梁启超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其思想精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梁启超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梁启超生活的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代,政府被逼与列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国家呈现岌岌可危之势。仁人志士都以救国为己任,梁启超当然也不例外。他一生都为救国而奔忙,而在他所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中,也印上了这一鲜明的烙印。他认为,中国之所以不如西方列强,就是缺少专业人才。他在全国率先提出“智农工商兵”的提法,并指出,“农有农之士,工有工之士,商有商之士,兵有兵之士……今夫有四者之名,无士之实,则其害且至于此。”[1]正是由于这些职业没有专门从事研究该职业的人才,使这些职业往往呈现粗放发展状态,难以把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并通过著书立说加以推广。

故而,“欲富国,必自智其农工商始,欲强其兵,必自智其兵始。”[1]为了培养这样的“士”,梁启超提倡兴办各种专业学堂,如矿务、铁路、轮船、银行、邮政、农务、制造等专业,都应设立专业学堂,只有有了本国培养的专业人才,才不会仰仗他国、受制他人,在这些领域自立自强。当国家可自立自强,离兴盛繁荣也就不远了。基于这种思想,梁启超在其制订的近代中国第一套学制中,就在幼稚园和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分出各种简易实业学校,高等实业学校和文、法、医、理、工、农、商等专科大学[2],使职业教育呈现出中专、高专、大学的梯级递进之势,为现行的学制奠定了基础。

通观这一职业教育思想,可见其非常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根据现实的需要,设立若干个职业教育门类,并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专业人才,以挽救国家的秃势。这种实用性思想深刻地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制设计等方面无不带有明显的实用性。不过,需要警惕的是,若过分注重实用性,甚至将其作为举办职业教育的唯一标准,将可能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淖。

二、注重职业教育的人本性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完善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素养,归根结底是使人有更大的发展可能。这就是当今教育界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观念。但传统的教育并不以人为本,而是用一个模子“将中国人一式铸造,脱了模就要在社会上站不住”[3],使人变成只敢唯唯诺诺,不敢创造、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这样一来,个人的潜能得不到展现,更不能根据自身的才能选择合适职业,而国家也因缺乏人才而积贫积弱,难以在列强世界生存下去。反观英、法、美等国家,国民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并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选择理想职业,人人各尽所能,故而其国力也是当今世界最强的。

对此,梁启超提出了要在职业教育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其潜能。他说:“要把各人的天赋良能,发挥到十分圆满。”[3]当人人都能各用其所长,国家便会变得日益强大。而要各用其所长,就必须摆脱一个模子的教育方式,让教育适应人,根据不同人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当今的职业教育要实践这种人本观,就应在制订教学大纲时,设立多元性的教学目标,让不同水平、不同特长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完成的目标,而在检验时也可进行多元性考核,让学生以最能展现特长的方式完成考核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较好地克服现时教育中培养人才难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积弊。

三、注重职业教育的平等性

梁启超非常注重以知识维护人权,他认为,“不从智识基础上求权利,权利断断乎得不到,侥幸得到,也断断乎保不住。”“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4]因此,以教育推动人权、推动权利平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正是梁启超毕生专注于教育事业的主要原因,充分体现了其职业教育思想中的平等性特点。

一方面,梁启超认为,教育不但要关注适龄儿童,还应关注之前未能受到良好教育的广大成人。因此,对成人的继续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而这种继续教育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上。梁启超提出,应设置法政、师范、农工商等各种简易科,让成人接受相关的继续教育,就能使有一定专长的人士在职业素养上可以更上一个台阶,使没有专长者学到一门技术。这样,就能使每一个人都更好地立足社会,并过上有尊严、有地位的生活,从而实现国家富强、人人平等的理想。

另一方面,对于女子受教育问题,其思想更为进步,更能体现平等性的职业教育思想。他提出女子不受教育有诸多危害,首要的危害就是不利于妇女地位的提高。相反,若是让女子都得到与男子平等的教育,就可使其像男子一样就业,女子有了经济权,社会地位自然就会提高,就可实现男女平权的目标,国家既可减少一半的“分利”之口,也可多了一倍的“生利”之力,从而实现国家的强盛。为此,梁启超大力推动女子学堂的发展,撰写了《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女学堂试办章程》等具有开创性的规章制度,为我国女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职业教育的平等性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类型,通过技术传授、能力提高,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社会立足与发展。因此,只有使职业教育更具含金量,针对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也更好地保持社会的稳定。

四、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性

梁启超认为,中国要富强,仅靠一二有志之士不能成学,不能致用,必须要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有一学即有一会”,建立数量众多的学会进行译西书、购器械,办报以知新,交友以求学。他认为,学会的主要职能表现在十六个方面:一曰胪陈学会利益,专折上闻,以定众心;二曰建立孔子庙堂,陈主会中,以著一尊;三曰贻书中外达官,令咸损输,以厚物力;四曰函招海内同志,咸令入会,以博异才;五曰照会各国学会,常通音问,以广声气;六曰函告寓华西士,邀致入会,以收他山;七曰咨取官局群籍,概提全分,以备储藏;八曰尽购已翻西书,收庋会中,以便借读。九曰择购西方各书,分门别类,以资翻译;十曰广翻地球各报,布散行省,以新耳目;十一曰精搜中外地图,悬张会堂,以备流览;十二曰大陈各种仪器,开博物院,以助试验;十三曰编纂有用书籍,广印廉售,以启风气;十四曰严定会友功课,各执专门,以励实学;十五曰保选聪颖子弟,开立学堂,以育人才;十六曰公派学成会友,游历中外,以资著述[5]。

当然,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学会仍然难以产生作用,他建议学会应尽可能广泛,一省有一省之会,一府有一府之会,一州县有一州县之会,一乡有一乡之会。这样,就能积少成多,把尽可能多的人都纳入学会之中。

在梁启超等人的组织和推动下,各种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原有的学校教育作出了有力的补充。梁启超所推行的学会,无形中使本来局限于学校之中的职业教育扩展到全社会,让更多有意愿、有精力、有需要的社会人士也能获得相关专业的学习。

这种做法在当今仍有其现实意义。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较晚,相当部分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士并未受过正规的职业教育,使其职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把职业教育由学历教育层面扩展到继续教育层面,就能让这个群体通过自学、研习等方式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提高其职业素养,推动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和普及化。

五、注重职业教育的人文性

梁启超非常注重在职业教育中融汇思想品格、职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并将其当作专业教育的前提。而这种人文教育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爱国教育。“吾辈今日之最急者,宜莫如爱国”[6],“夫爱国者,欲其国之强也,然国非能自强也,必民智开,然后能强焉,必民力萃,然后能强焉。爱国之心……必以联合与教育二事为之起点。”[7]他认为,只有有了强烈的爱国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把自己的才能全部贡献给国家,推动国家的繁荣富强。

其二是高尚品格。“品格者人之所以为人,藉以自立于一群之内者也,人必保持其高尚之品格以受他人之尊敬,然后足以自存。”[8]他认为,高尚品格主要体现在有较强的独立性、公共心、自治力。有了这些品格,就可成为一个“新民”,也才能使其在学成之后,将所学奉献给社会。

其三是敬业精神。他认为,“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9]不管是当大总统还是拉黄包车,并没有贵贱之分,都应将其当作一件正经事认真地做。有了这样的精神境界,才能将这份职业做好,同时也可完善自身的人格,“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9]

梁启超在职业教育中所提倡的思想性,后来就演变为职业道德教育。随着我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深入,逐渐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不少职业教育专业中专门设置了职业道德课程,并把职业道德贯穿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今后,如何结合新时期的要求,继续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六、注重职业教育的趣味性

梁启超认为,要使接受职业教育者能在学成之后专注地从事这项工作,应让其“乐业”。怎样才能乐业呢?就是要让其感到这份职业有趣味。他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9]这些趣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因为每一份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若能深入其中学习,就可得到无穷的趣味。其二,无论从事任何一份职业,都要通过奋斗才能取得成就,这个过程也充满了趣味。其三,每个职业都要常与同行相互较量,以相互促进,在竞争中会得到快乐。其四,专心去做一份职业,了却诸多妄想,就能省却无限烦恼。梁启超本人都身体力行这种趣味教育,他曾打过一个比喻,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面所含一种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0了。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趣味呢?他认为,应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习力和永远热情的心。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去印证理论,以更好地理解和深化理论。

现时的职业教育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趣味,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教学,湮没了学科中大量存在的趣味。这样,既难以提高教学效率,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将要从事的职业产生畏惧情绪。为此,教师应重新反思学科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挖掘潜藏在枯燥知识中的趣味,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做。

总而言之,梁启超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实用性、人本性、平等性、社会性、人文性、趣味性和师资培养理论,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时至今日,其思想仍未过时,仍可为这一教育门类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作用。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A].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79.

[2]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C].北京:中华书局,1989:38.

[3]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A].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C].北京:中华书局,1989.

[4]中华史学会.戊戌变法(第二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551.

[5]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学会[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C].北京:中华书局,1989:256.

[6]梁启超.德育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

[7]梁启超.爱国论[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9:65.

[8]梁启超.论中国国民之品格[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C].北京:中华书局,1989:5.

[9]梁启超.敬业与乐业[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C].北京:中华书局,1989:25.

(责任编辑:董应龙)

Study on the VocationalEducation Thoughtsof Liang Qichao

SONGXu-mi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partment,Jiangmen Polytechnic,Jiangmen,Guangdong529000)

Liang Qichao is the very contribution educator inmodern times,his though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inly focus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human nature,equality,social,humanistic and interesting and teacher training.These thoughtsstillhave valuabl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 today.

LiangQichao;vocationaleducation;educational thoughts

G710;G719.29

A

1673-1883(2015)02-0134-03

2015-03-25

本文是2014年度江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规划项目“五邑籍名人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项目编号:JM 2014B13)的阶段性成果。

宋旭民(1976-),男,广东江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地方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梁启超趣味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职业写作
梁启超的开场白
我爱的职业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