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及现实思考*

2015-03-01 11:36景星维景志明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景星维,景志明

民族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及现实思考*

景星维1,景志明2

(1.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2.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对于认同的研究覆盖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本质上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在实践基础上的共识建构问题。民族文化认同是主体的价值观念与所处民族的文化内涵平衡的过程,包括了主体与民族文化的心理契合与行为指向。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着诸多挑战。主客观因素相结合,自我与社会良性互动,才能构建稳固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认同;身份

政治、经济、文化是社会的三大要素,三者共在且相互影响。随着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政治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冲突日渐频繁与剧烈。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产业阶段必然面对的情况,也是民族文化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呈现。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脊梁,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且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不容忽视。

一、认同概念相关研究速描

要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首先我们需要梳理“认同”及“文化认同”这两个概念。人类对于认同问题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对于人自我认识的研究中。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使之成为了认同问题研究的萌芽。在之后认同研究的发展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认同理论进行了阐释和完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第一,生物性视域。西格蒙格·弗洛伊德将这一概念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以解释人类通过效仿榜样以获得心理归属感的行为。具体来讲,弗洛伊德的思想包含了认同是一种普遍的被激发思维形式;认同与模仿有关;认同与理想自我有关;认同与人格形成有关;认同与群体关系有关[1]。查尔斯·库利在其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意识产生于社会情境中,人对于自我的认同取决于站在他人视角评价自己的方式和角度。塔尔科特·帕森斯在《社会结构与人格》中提到人类的认同源于其生物根源,尽管随着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会有所变化和发展,但最终的根源取决于人在婴儿时期的所建立的认同机制。第二,互动性视域。乔治·米德在《心灵、自我和社会》中从互动的角度出发,发展了查尔斯·库利的“镜中我”概念。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概念是由个体化的“主我(I)”和社会化的“客我(me)”构成的,符号互动是社会化自我构建与认同形成的重要动力。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其著作中梳理了人的认同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的认同形成动力源于其社会状态。第三,历时性视域。G.W.奥尔波特在《人格心理学基本研究》中提出了人的自我发展理论。他认为人的自我概念是随着人的经历的增加而发展并完善的,经历了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埃里克·埃里克森在《同一性与生命周期:一种新观点》一书中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理论。他认为,认同是人随着生理变化而逐步变化发展的过程,是一种人在不同生理阶段由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反应。同时,埃里克森也分析了认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三者处于链条关系,一旦其中一环崩溃都会严重影响到其他二者的存在。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认同是社会发展的历时性产物,其产生动力和状态源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第四,群际性视域。H·泰菲尔在分析人类社会群际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社会认同的观点。他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自于个人对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的认识,这种群体成员的资格对他有某种情感的和价值的重要意义。在对人类分类认知研究的基础之上,泰菲尔提出了内群体与外群体的概念,这也成为近代研究社会认同的重要理论。约翰·特纳在泰菲尔的社会认同理论基础上,延伸发展出了自我分类理论对社会认同进行阐释。他在其代表作《自我归类论》中提到: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体会受到所处群体的影响,其产生的社会认同会使其认知、认同和行为偏向于所处群体的价值取向。特纳的理论是在基于社会认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群际性的视角对人的自我认同进行了阐释。总的来讲,无论对于认同的研究切入点、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范围有何种不同,学界对于认同问题研究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在实践基础上的共识建构问题。

二、民族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

民族文化认同属于人的社会认同部分,不同的学者对于其概念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观点。詹小美等学者认为:“民族文化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主体文化的归属意识。”[2]在此概念中,认同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民族文化与该民族成员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一种主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王沛等学者认为:“民族文化认同隶属文化主体的价值系统,通过态度心理结构得以展现。它是指人们基于不同文化的接触和实践,以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各种文化事项作出的认知判断、情感依附、行为选择和调整倾向。”[3]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取决于主体本身的价值诉求,从而转化为了主体观念的反映和行为的指向。田夏彪学者借用族群认同理论对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民族文化认同“其宗旨在于与不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保持自我文化的独特性,既不是拒绝排斥但也不是趋同其他文化……常处于‘根基性'与‘工具性'的对抗和张力之中。”[4]葛尔茨认为:“(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人出生在某个宗教社区、语言社群以及其生长所在地的社会习俗,这些与生俱在的共同文化构成其认同的基础。”[5]

实际上,所有的认同问题都存在着一种人的价值需求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的构建、存在和演化都与人个体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认为,民族文化认同是主体自身的价值观念与所处民族的文化内涵平衡的过程,包括了主体与民族文化的心理契合与行为指向。

第一,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与群体价值观平衡的过程。认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中包括了正向与负向的演化。推动这个过程产生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人与所处社会群体的交流。在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表现为主体对社会中的各种可以代表其民族文化内涵的因素的认可与归属,其中包括了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文化心理等等。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当人的价值需求能够在所处民族文化内涵中找到符合其价值倾向的部分时,这种需求因此得到了消费,人继而依附、从属于该民族文化。同时,民族文化在个体心理与社会层面的不断渗透和扩散,也会对人的价值倾向产生影响,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认识与实践方式。

第二,民族文化认同是一种主体与民族文化的心理契合。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自我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安东尼·吉登斯曾这样对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进行解读:“社会认同指的是别人赋予某个人的属性,基本上可被看做是表明一个人是谁的标志。同时,社会认同也将该人与具有相同属性的其他人联系起来。”“如果说社会认同标示出个人是如何与其他人‘相同'的,那么自我认同则把我们区分为不同的个体。”[6]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子集,民族文化认同既包含了人通过自身的文化价值判断,对于自我的价值审视和价值定位,也包含了人将自我投射于社会之中,将自身与社会的价值观念结合起来的过程。二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同一矛盾中的两个不同的矛盾方面。因此,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契合即是属于人的自我文化认同范畴,同时也属于社会文化认同范畴。

第三,民族文化认同呈现出明显的主体行为指向。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哲学家们只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是联系主体和客体,思维与存在的桥梁[7]。在人在心理层面建立起的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可与归属,必然会以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行为方式外化表现。这种行为表现为在社会各领域生活中,会自发地维护所处民族或是群体的利益,并将伤害民族利益的行为视作是对自我的挑战。在外化的实践行为引导下,民族文化内涵以实践的方式再一次对主体的认识结构产生影响,主体的民族文化认同进一步深化。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即是在不断进行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中建立及巩固。

三、民族文化所面临的认同挑战

在信息技术面前,咫尺天涯成为了现实。经济在全球化的范围内不断整合,政治在全球化的框架下构建讨论,我们所面临的世界是“已经被它进入全球体系的整合进行了结构性改造的世界。”[8]客观地讲,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人类社会各个层面的全球化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呈正相关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众多挑战,浮现诸多认同危机,只有辩证地看待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挑战与机遇,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正如吉登斯所言:“全球化社会关系的发展,既有可能削弱与民族国家相关的民族感情的某些方面,也有可能增强更为地方化的民族主义情绪。”[9]

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生产力不均衡,导致了在全球化过程中多元文化的冲突。一个民族优越的生产力将会赋予其文化更多的吸引力,“只有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才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软权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10]。这种冲突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生产力发达的民族或国家,通过经济手段将自身文化与产业化生产相结合,生产出“文化商品”并向他民族或他国进行“文化倾销”。这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产业化生产将更廉价、且更具竞争力的商品倾销到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力的封建国家属于同一输出方式,区别仅仅在于产品是文化还是物质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将自身文化放置于产业化生产的链条之上,在数量上文化产品得以大规模地被生产制造;在质量上利用先进的技术包装文化产品,使其更易被其他民族所接纳认同。如同产业化的机器工业摧毁了家庭化小作坊手工业,外来的文化产品对于生产力落后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有着致命的威胁。

国家的政治权力与民族文化,在构建及领导社会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同时也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根据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葛兰西对于文化领导力的相关研究,国家的领导力分为由政治权力所主导的“硬力量”和文化所主导的“软力量”。政治权力将民众强制性地放置于与国家当前生产力所匹配的生产关系之中,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民众所需要遵守的社会政治制度。文化则通过“精神和道德领导”[11]的方式,使市民接受、同意及遵守文化所带来的社会约束。而这种“文化领导”的方式,正是在全球化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领导力的逐渐加强是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社会逐渐走向更高层次文明的必然过程,其重要性越来越强。在此过程中,当外来的民族文化通过文化产业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突破了由国家政治手段构建的防御,进而影响到该民族的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时,由民族所组成的国家领导力将会产生动摇。可以说,民族的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是一脉相承的。

四、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思考

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主要是需要在主观层面建立民族成员的文化身份,在客观层面发展文化产业,主客观相结合,自我与社会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构建牢固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第一,强化中华民族成员的文化身份建立。民族成员的文化身份,是主体将自我放置在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定位。文化身份根据民族成员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并不存在凝固不变的文化身份,稳定程度也强弱不一。民族成员对于自身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定,是构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也是维持认同稳固性的先决条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文化身份的状态也不尽相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讲,他们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对于自我身份的定位通常处于模糊状态;从动画、电影、书籍等等接触西方民族文化较多,因此文化身份的定位常处于摇摆状态。我国有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都是我国传统树立民族文化身份的经典教材。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过程中,用符合时代特色的教育方式来搭载更多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内容,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文化身份。对于成年人来讲,其文化身份在心理层面趋于稳定,社会生活的参与度较高。将中华民族文化融入到成年人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增加其接触传统文化的频率,并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主流社会价值观结合,对成年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总的来讲,文化身份的建立是在日常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有针对性地加强我国公民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是最有效构建中华民族成员文化身份的途径。

第二,加大中华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设与投入。在多元文化充斥的现代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民族文化产品,既可以拓宽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保护本民族文化,又能够使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符合时代的需要。建设中华民族文化产业,主要是要建立文化产业基地,优化文化传播方式,以及创新文化产品内容。在建立文化产业基地方面,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培养更多的优秀文化产业人才。在优化文化传播方式方面,需要在保留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书籍等基础上,拓展新媒体传播平台。将传统文化植入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动漫游戏等日常频繁接触的平台中,使人得以在现实社会实践与虚拟社会实践中都能够触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使民族文化真正的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从而构建起人对于文化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在创新文化产品内容方面,需要发掘、总结和提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当代中华民族所追求的文化匹配融合,从而发展出具备了现代性的民族文化内容。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认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同样也会通过带有文化倾向性的实践行为与社会各个层面交互并产生影响。构建民族文化认同,不仅能够保护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安全,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样也能使国家和民族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李孟潮,王高华.对弗洛伊德著作中认同的概念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5(02).

[2]詹小美,王仕民.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J].哲学研究,2011(12):115.

[3]王沛,胡发稳.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1):102.

[4]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13.

[5]Greeze.F,The Developmentof Ethicself-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s.Children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New bury Park,1987,pp-32-55.

[6]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9.

[8]乔纳斯·弗里斯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01.

[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57.

[10]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89.

[11]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

(责任编辑:董应龙)

The Conceptand Realistic Thinking of National Culture Identity

JINGXing-wei1,JINGZhi-ming2
(1.SchoolofMarxism Education,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 TechnologyofChina,Chengdu,Sichuan611731;2.Xichang College,Xichang,Sichuan 615013)

The research on identity covers various fields,such as Philosophy,Sociology,Psychology,etc.It is the research about consensus building on man and culture,man andman,man and self.National culture identityis the process of balancing between man and na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it includes psychological fitness and behavior orientation,and it facesmany challen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Combining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on the interacting between the individualand society,is theway tobuild strongnationalculture identity.

nationality;culture;identification;identity

G03

A

1673-1883(2015)02-0107-04

2015-05-12

2014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中华经典诵读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研究”(项目编号:CJS14-077)成果之一。

景星维(1987-),男,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心理学。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民族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