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意识现代化

2015-03-01 11:36胡小恒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国化哲学现代化

胡小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意识现代化

胡小恒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意识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它的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文化根基的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又为中国人民认识与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使得传统意识现代化成为可能。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传统意识特别是传统哲学的影响,传统意识现代化又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统意识;中国化;现代化

近代在众西学涌入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世界性、实践性、科学性等品质外,还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所具有的品质的影响。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意识的全盘性否定到新儒家对传统意识的“创造性转换”,再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意识的科学评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民族新的国家意识形态是经过长期的历史选择和实践检验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信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与融合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发掘融合传统文化精华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过程又是传统意识、传统文化获得现代化形态的过程。

一、近代以来关于传统意识的论争

(一)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意识的全盘性否定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不得不去思索与寻求一条富国强兵之路以对外来入侵作出有效的回应。然而当时的中国人感性地认为,中国仅仅是器物方面的落后,至于伦常教化方面则仍具有绝对的优越性。于是人们一方面发起“洋务运动”试图在器物方面赶超西方,另一方面对中国固有的伦常名教、典章制度则仍坚守不移,仍以传统意识为治国安邦的大本大要。后来随着同西方国家接触范围的扩大、层次的深入或者可以说是西方制度文化的不断冲击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人们要求把学习西方向前推进,除了学习西方工艺、科技之外,还要在政教国体方面进行改革。但这种试图把中国传统意识与西方制度揉合在一起的观念很快就受到了巨大考验——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特别是西方哲学思想大规模的输入让中国知识分子隐约地意识到西方富强的真正根源在于他们有一套与儒家思想不同甚至是根本上相抵牾的观念体系。这一认识终于“暴露了中西文化深层次结构方面的巨大落差,把近代以来人们关于变革富强的种种探索最终引导到对传统意识的改造与转换上来,引导到对儒家思想的评判上来。”[1]在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看来,中国的传统意识是一种同现代生活、现代精神背道而驰的意识形态。胡适也认为中国传统意识积患太深而不可救药,并严厉斥责了试图将中西意识糅合起来的论调而认为中国未来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全盘西化。在今天看来,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对传统文化主要是传统意识的批判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但他们的这种全盘性否定传统的做法确也有着偏激之处。他们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传统意识的同时也彻底否定了它所包含着的合理因素,并使人们产生了盲目反古的倾向。这也如吕振羽先生所说:“他们无视伟大祖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几乎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切都要不得的……一时就抹杀了发展到那样高度的中国封建文化的一切,不去估计其巨大的创造成果和它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2]

(二)新儒家对传统意识的“创造性转换”

所谓现代新儒家,是指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以传统儒家哲学为主体来吸收和改造西方近代意识以求得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在新儒家看来,东西思想文化都反映了人类精神的发展,它们有着各自的长处与不足,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意识虽然与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有不相协调的地方,但对于后工业化社会来说却又不无裨益。他们主张“援西入儒”扬弃东西文化认识上的二元对立,使儒家学说获得“创造性的转换”,使中国思想文化实现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换。在新儒家看来,现代条件下儒家思想以及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复兴,不是建构在排斥西洋文明之上,而是建构在彻底把握西洋文明之上。但他们又坚信中国思想文化较之于西方有着更长远的意义与价值,世界未来文化的发展必以中国思想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为指归。如梁簌溟根据自己对当时世界经济、科学和哲学变迁的考察断言,中国思想文化足以应对后工业社会中人们在功利竞争中所遭受的思想烦闷与精神苦恼,中国哲学、文化必将翻身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哲学和文化。再如,冯友兰认为,追求某种超越是人类在精神生活方面的一个共同特征,但西方民族在宗教中追求,而中国民族则是在哲学中追求。然而科学越是发展宗教的力量就越是薄弱,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既出世又入世的中国哲学来满足。现代新儒家对传统儒学所做的种种努力使传统意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短暂的转机。但现代新儒家仍没能完全打破封建传统文化的束缚,对民族的现实与时代本质的认识也十分不明确,他们的努力实质上是沿着西方开辟的道路去实现中国传统意识的现代化。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意识的科学评判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传统意识的论争中主要是通过对新儒家思想的批判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学者胡绳看来,新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冯友兰的文化观因其没有接受过唯物史观的洗礼而不科学。在胡绳看来,冯友兰的文化类型说只是指出了生产社会化文化与生产家庭化文化的不同,而没有看到生产社会化文化中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这两种根本对立的文化类型。此外胡绳还认为冯友兰把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转变仅视为单纯的技术改进,而忽视了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样问题就被简单化了。再如,冯友兰认为哲学并不能增加人们的正面知识,它只是人们精神得以升华的一种工具,真正的哲学应是“不说到实际”与科学无涉的。对此马克思主义学者批判指出,真正的哲学必须是科学的,必须是与科学紧密相联的;哲学是对现实的反映,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他们进一步指出,冯友兰把哲学定义为“空虚之学”,最终使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排斥在哲学范畴之外,而误认为只有西方的分析哲学和黑格尔的逻辑哲学才是可以吸取的对象。

马克思主义者对待传统思想文化既反对全盘性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倾向,又坚决反对无原则高扬的文化复古倾向。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可以吸收的合理因素。但也并不认为只要是优秀思想文化就可以不加改造地原搬照抄,主张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须经过现实社会的改造,才能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思想文化意识的科学评判使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关于传统意识的论争得到了初步科学解决,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意识与马克思主义的“交接”准备了条件。

二、中国传统意识尤其是传统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们往往因未能充分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而存在着只是简单地理解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错误倾向。这种倾向忽视了中西内在思维方式之间的重大差异,因而也就忽视了中国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所形成的思想文化结晶——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它的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发挥着文化根基的作用。“历史已经证明,凡是外来的哲学,如果它不能较好地解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就不能在中国哲学文化中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3]43在近代中国众西学涌入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世界性、实践性、科学性等品质外,还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本身所具有的品质的作用。

第一,“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中国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中国哲学中也不仅存在着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达到了较高的统一,形成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自觉。”[3]31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接近性,使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拥有了更大的共通性和更多对话的可能性。这种思维方式的接近性必然有助于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理解。正如毛泽东早年并未读过多少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却能相当准确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之要旨,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滋养。

第二,正如王南湜教授所说:“解释世界的理论不仅如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那样,可以满足探究世界的纯粹好奇心,还有一种‘改变世界'的功能……可想而知这对于实际地改变世界会产生何种巨大的影响。”[4]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思想习惯于通过规范人的道德观念而达到规范人道德行为的目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虽然缺乏科学理论作支撑,但它毕竟没有脱离生活,本质上应属于实践哲学的理路,是一种实践哲学。事实上,新文化运动所批判的空谈心性的中国传统哲学,其实主要是把宋明以后也即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达到顶峰的哲学形态当成了全部的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既然同为实践哲学这一进路,则其间便必定存在着一种亲和性,而这种亲和性无疑是有助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接受与理解的。”[5]98

第三,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之所以流行,除了先进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外,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儒家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思想有着种种关联。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习惯于用“格义”的方法来进行度量,对于那些与本民族已有文化思想相接近的思想文化会倍感亲切而极易接受。事实上最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也的确是站在自家大同理想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如蔡元培曾说:“我们中国本有一种社会主义的学说,如论语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5]19。

中国传统哲学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厚土壤,蕴藏着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养料。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吸收了主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起来的哲学养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哲学的发展表明,中国传统哲学若不能妥善处理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部分若不能融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而成为其中的有机成分,就不能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不断融合,不断获得中华民族特点和形式的过程,也就是二者逐步实现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开始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进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意识现代化的影响

随着近代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中国人民不断地进行着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在内的现代化运动的尝试。但实践证明,只有作为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选择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开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理论较之于其它西方现代社会学说,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品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思想文化所具有品质的影响,而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溶入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的中国化。从历史事实来看,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并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真正的哲学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的精华,传统意识的精华也绝大部分蕴藏于哲学文化之中,因此,传统意识的现代化也主要是表现在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哲学现代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批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这对于启蒙中国人民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和社会历史规律,对由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主体与服务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虽都属于实践哲学的理路,但从历史上来看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主体主要是“君子”而非“小人”。在孔子看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就充分说明了以孔子为首的并在传统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理论本质上是属于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为首要实践主体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哲学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经过马克思主义分析批判了的中国传统哲学则开始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理论武器并开始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性、直观性,使得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辩证法思想能以科学的姿态继续为现代社会服务。尽管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悠久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这种朴素的辩证法不可能成为现代科学意义上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则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人民由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的转变。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证思维由传统的经验形态逐步地上升到科学的理论形态。从古代朴素直观的辩证法形态上升到现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高度,这又反过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使得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辩证法思想能以现代的、科学的形态继续在当代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得传统意识现代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传统意识现代化又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不论是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从事实上来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新的国家意识形态都有着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信心。

注释及参考文献:

[1]赵德志.传统意识的现代命运[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4.

[2]吕振羽.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J].理论与现实,1940(4):15.

[3]毕国明,许鲁洲.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1,43.

[4]王南湜,侯振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双重逻辑及其意蕴[J].哲学研究,2014(9):6.

[5]王南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98.

(责任编辑:董应龙)

Marx Doctrineof China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Modernization

HUXiao-heng
(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9)

Marx doctrine Chinese and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 modernization are a two-way interactive process and two aspects in a process.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especially its philosoph in the Marx doctrine Chinese,plays the cultural root roles.On the other hand,the Marx doctrine spread widely in China provides a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again for Chinese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world and makes the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modernization become possible.So to speak,the Marx doctrine Chinese is largely due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modernization also benefies from the Marx doctrine spread widely in China

Marx doctrine;the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Chinese;modernization

D61

A

1673-1883(2015)02-0068-04

2015-03-30

胡小恒(1988-),男,汉族,河南漯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中国化哲学现代化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菱的哲学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