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静
宋小静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明末清初的天然函昰禅师为我们留下了大型的组诗——梅花诗,这些梅花诗是严格按照格律来写的,他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艺术资源,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精神方面的慰藉。它的空灵蕴藉,它的充满哲理,它所象征的那种孤傲,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梅花诗来窥探天然的内心世界。
天然函昰;梅花诗;亦儒亦禅;空灵
金代杰出诗人元好问在《赠嵩山隽侍者学诗》里曾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1]16这是将诗和禅结合起来的精妙总结。诗歌为参禅提供了很好的形式,让禅能够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禅也逐渐融入诗歌之中,充实了诗歌的内容。在佛门中有不少文笔很好的僧人,他们能将诗和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天然函昰就是其中非常耀眼的一颗明珠。
天然禅师(1608-1685),名函昰,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俗姓曾,名起莘,字宅师,广州番禺人。崇祯六年应父命赴乡试,中举人。崇祯十三年上京应试途中削发为僧,法名天然禅师。本是儒生出身,固酷爱写诗,生前编有《似诗》《天然老人梅花诗》《丹霞天然老人雪诗》,这些诗后来被其弟子整理成《瞎堂诗集》,《瞎堂诗集》共20卷,收诗1719首,在总数万余首的清初岭南僧诗中,蔚然一大家。他的大型组诗梅花诗给我们后人留下的丰富的文学资源和精神慰藉。
中国古代写梅花的诗很多,人们总是赞叹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的心志,或是借梅花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像天然这样的大型组诗并不是很多,天然的120首梅花诗是严格按照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四体去写的,每体30首,用平声韵30部逐部去写,我们可以怀疑这可能是天然的练笔之作,也可以猜测为是天然想给他的门人留下写作的范本。但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天然的这些诗歌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我现在拟从天然的梅花诗窥探天然的内心世界。
空灵是一种美学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多有涉及。所谓“羚羊挂角,无处可求”就是对空灵的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它是指文学作品中那些只能感受,不能追寻的东西。在禅宗中,这种空灵更是被广泛提及,这一方面是诗歌固有的特点,另一方面和禅宗的空观思想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宗白华在《美议》里指出:“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2]145这里的“不沾不滞”也和禅宗的空观思想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在天然的梅花诗里,“空”字出现的频率非常的高,有二三十处,如“人去水流空”“目空烟暝色”“空谷此情疏”等等。这些诗句能让人明显感受到一种空灵蕴藉之美,读罢能让人的灵魂得以涤荡和洗礼,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那种空观思想。的确,由于天然是以儒生身份出家的,固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诗文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怀,而这些梅花诗就是他充分表达心志的一种载体。他通过这些梅花诗来表现他的那种空灵的人生境界。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阶段,即“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三境界中都有一个“空”字,其实,这正是对这种空灵之境的诗化描绘和典型提炼。而天然的诗由于写作时期不同,境界也不尽相同,所以禅宗的三重境界在其诗中都有所体现。
第一境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描写的是一种渐入禅关而寻禅未得的情境,里面的“寻”字表明了修禅之人正在苦苦的寻觅。如第七十七首:“觅花花不见,雨雪空萧萧。认得枝头稳,何须待雪消。”[3]219寻花却不见花,因为雨雪将花掩盖,但是无论怎样掩盖,花还是存在的,只要认准枝头,又何须等到雨雪消散呢。存在的就是有的,无论如何不被遮蔽。人的佛性也是如此,人人本具有佛性,只是被外在的东西迷失了双眼,掩盖了我们的佛性,但是内在的佛性是一种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无需向外寻找,一切就在我们心中。这首诗和宋朝某尼的悟道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那首诗是这样说的:“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4]209梅花是一个存在的实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内心存在这种美,这种美是会呈现的。人们总是苦苦的向外寻找,殊不知美就在自己的身边,佛性就在自己的心中。
第二境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里可以对应禅宗的“无”的境界。水流花开,鸟飞叶落,本身都是无意识、无目的、无思虑的,也就是说都是无心的,是一种自然状态。这时人已经破除了执着,与自然融为一体,能够感受到自然的“水流花开”。这在天然的诗中第一首梅花诗中有明显的体现。“白花轻一放,万壑尽春风。蜀客相逢处,何郎寡和中。烟荒村路断,人去水流空。却忆霜零后,云山望欲穷。”[3]210在春风满壑的山中,一树树白色的梅花静静地开放着,他们的存在不是来吸引人们的注意的,只是为了绽放自己的精彩,他们不求世人的欣赏,只为自己的存在,而作者面对此景,并没有表现的很通透,很洒脱,相反能从这诗中发现作者淡淡的孤独感。他乡遇故知,但是知音已不复,不能够尽情的畅谈,相反却是“寡和中”,只能在荒村中“人去水流空”,其中淡淡的哀愁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诗人转瞬之间就从这种孤独中走出来了,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融入了自己所在的这种环境中,开始观望群山了。其第十八首中:“孤山空自放,岂问岁寒交。但得香在石,何妨露满梢。叶凋深见月,鸟过不栖巢。最是幽人意,谁当共结茅。”[3]212梅花不畏严寒在空旷的山谷中尽情的开放,只为自己开放,不在乎满稍的露珠,只要能够散发出自己的香味就心满意足了。虽然寂静,但生命仍在悄无声息的运行,花谢花开,叶绿叶凋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但没有达到一种寂灭的境界。而诗人还在寻找可以和自己共同隐居的志同道合之人,这种寻找,其实是一种执着,是一种召唤,诗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这种寂静的生活状态。
第三境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何谓“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其实这是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空”,另一层则是说“有”。在时间的轨道上,是什么都留不住的,什么都是空的,但是在自然状态,这些东西又是存在的。正如杨慎在《临江仙》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5]450浪花会淘尽英雄,是非成败则会在茫茫的时间轨道上最终成“空”。但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又是“空”中的“有”。从修行的角度来看,把心里的一切障碍,一切烦恼加以消除,达到这个,就可以成为空,然后依据自己的本然天性,自在的生活,好好的实现自我,那就是“有”。达到这种境界就好像李泽厚所说的“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现在似乎融在一起,不可分辨,也不去分辨。”“这当然也就超越了一切物我人己界限,与对象世界完全合为一体,凝成永恒的存在”[6]218。如梅花诗第三十四首:“孤芳无地足栖迟,木落溪寒又一时。瘦骨且随岩壑老,素香不使水云知。蒙蒙太古几忘岁,寂寂空林欲待谁。倚石自怜霜雪意,百年春色正相期。”[3]214在这里花、叶、溪、香、水、时空、宇宙整个境界非常的混融。“花香不使水云知”,花香已经不需要认同,只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就像人吃饭穿衣喝茶一样,达到了一种混融和谐的精神状态。“蒙蒙太古几忘岁。寂寂空林欲待谁”,整个都给人一种寂灭的感觉,没有了时间,没有了空间,以至于连人都没有了,这才是禅宗的最高境界。禅学大师比尔·波特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空'是everything notnothing”。的确,“空”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拥有的时候却不知道拥有。这首诗就是这样的,“万古长空”即为真“空”。
天然禅师虽然是在明亡前出的家,出家时或许并不是为了避世,但是在明亡以后他的禅者身份,确实使他免除了很多灾难。其实他骨子里还是对明朝有很深的感情的,他在佛门中,依然关心着时事,广泛地结交各方豪杰,甚至借庙宇来为一些反清复明的人提供一些庇护。汪宗衍《天然和尚年谱》中说到:“以文人慧业,深入真际,有扣则鸣,道声由是远播,故天然虽在方外,仍以忠孝廉节垂示及门,故未几国变,文人学士,缙绅遗老,多皈依受具。每于生死去就,多受其益,甚深缔信”[7]1。虽处方外,但依然关心着时事,与自己的国家,与整个时代紧密的联系着,可见他并没有真正的完全的出世,而是亦儒亦禅。张维屏在《天然和尚像赞》中说:“函昰是明遗老,是名孝廉。是二是一,亦儒亦禅。六祖五派,其一曹洞。师阐宗风,法徒最众。师貌在像,师心在诗。欲见诗乎?于诗见之。”[3](前言插图)“师貌在像,师心在诗”,所以我们很容易地从他的诗歌中去窥探他的内心世界。而且“天然异于其他诗人的明显表征是很少应酬制作,而绝大多数为抒写性灵。”[8]因此我们对于天然可以用文如其人来形容。在他的诗文中,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他的这种儒禅结合的状态。
天然曾有报国之志,在他的很多诗中都有体现,如《瞎堂集》卷五《莫嫌贫》诗云:“弱冠不知道,报志志四方。读书慕先贤,设心追上皇。蒿目切时坚,夙夜失济匡。”[3]42少年读书时的志向就是为国出力,报效朝廷,希望能匡正时弊。再如《杂诗七首》其五云:“少年慕勋名,挟策向京都。朝辞莱子衣,日暮等公车。万里谒君门,所志在攘除。”[3]22志向是多么的远大,要攘除奸凶,报效朝廷,为国出力。可是自己的心却又皈依了佛门,但是在佛门又不能完全的不顾世间之事。毕竟曾为儒生,毕竟曾怀报国之志,毕竟是汉人,在满族的铁蹄踏遍中原的时候,他也不能做到无动于衷,任凭世事变化,只做一个念经的和尚,这不是天然,若果真是这样,那么他在青史上不一定能够留名。所以在他的梅花诗中,我们能频频看到他对朋友的期盼,能时时感受到他的孤独之感,也能时时感受到他的故国之思。
梅花诗第五首写到:“倚空寒夜月,林静鸟声稀。一自逢人少,方知与世违。云烟笼不住,泉石好相依。香入初风醉,临崖悲采薇。”[3]210前面的环境描写让人感觉很静谧,很空灵,在寒月之夜,安静的树林里鸟声非常的稀少。但是接着就写到因为自己看到的人少了,然后感觉自己与整个世界相违背。而且尾句用了“临崖悲采薇”,“采薇”本是伯夷叔齐因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终饿死的的故事,作者在这里难道是表达故国之思?
再如第十七首:“寒尽花初发,相逢慰寂寥。遥知日照处,不与雪俱消。闭户来春色,随鞭过楚桥。古今情未已,江国正萧萧。”[3]212在寒冷的冬天,梅花刚刚开放,和梅花的相遇可以慰藉自己寂寞的心灵。清楚地明白在太阳出来的时候,梅花也不会和雪一样消失,雪会融化,可梅花依然在,前面的意境很是开阔,但作者在结尾却来了句;“古今情未已,江国正萧萧。”悲凉之感顿时显现,好像也有种对故国的怀念之感。这些诗在天然的梅花诗中是很常见的,好多都是开头时意境很空寂,或者是很开阔,但到结尾一转而悲,可见他的这种亦儒亦禅的思想对其诗作创作的影响。
再如第二十七首:“举世浑如夜,何人问素襟。空山曾有梦,秀色自成林。已办穷年计,宁愁晓露深。夕阳流水处,古韵日沉沉。”[3]213“空山曾有梦”说明了作者曾经是有报国之志的,只是因为“举世混如夜”,所以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只能“秀色自成林”,过上禅门生活,颇有不与黑暗世事同流合污的感觉。
可以这么说,天然函昰和尚的一生,就其自况来言,可以从其题写于室中左右壁《可以终隐二章》的格言来概括。“可以终隐,哀我后人。可以终默,谁迪先民。毋尚孤洁,任其爱嗔。四众之式,不淄不磷。深心坚忍,尽未来身。(小字:题室中左壁)”[3]1“可以终隐,哀我后人。可以终默,谁迪先民。”这两句可以明显的看出天然的这种矛盾之感,自己隐者的身份和遗民的身份让天然在佛门中关注着时事,成为了亦儒亦禅之人。
其弟子澹归的朋友王庭写的《咏梅诗序言》里说到:“老人之微旨取之梅”,还说到:“老人之咏梅未尝非说禅。”[9]590的确,翻开天然的梅花诗,浓浓的禅意禅趣扑面而来,让我们从他的诗中能稍稍的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人们因诗顿悟的例子不少,难道天然是想通过这些诗歌让人学到什么,亦或许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此悟?《瞎堂诗集前言》说:“以禅意揉入景语,既显平易,又见清雅。”[3]5其弟子今亘陆世楷为天然雪诗作《雪诗叙》,以梅譬函昰:“余谓天壤间最高洁者惟梅与雪,盖其性厌尘凡,境耽孤寂,与深山老衲似有夙因。故其形之咏叹,不啻现身而说法也。”[9]600是的,现身说法,天然禅师总是在无意处向人们讲述着一些禅理。
第六十一首:“叶尽花自发。正当寒山中。山寒人见少。花发年年同。”[3]217在寒冷的山中,梅花独自承受这严寒,默默的绽放自己的生命,因山间寒冷,很少有人过来欣赏梅花的姿色,更少有人能嗅到梅花的芳香,颇有“寂寞开无主”的感觉,可是即使这样,梅花也依然年年的开放,丝毫没有因为是否有观众而影响到自己,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我们人也应该有这种境界,只为绽放自己的生命,无需别人的眼光,无需别人的赞同,让自己的生命呈现一种自然的状态,始终坚持自性的主导作用,让外在一切事物都成为随我而转的对象,达到一种不为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第七十首:“游人欲多折。要傍小瓶开。不知香在手。更觅一枝来。”[3]218游人想要折些梅花放进小瓶里,但是却忽略了一个事实,花香本来就在我们手里,为何还要去寻找呢?有很多东西就是这样,我们拥有时却感觉不到,还在向外界苦苦的寻找。就好比人的佛性一样,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可是我们却一直在向外界寻找。
第七十一首:“花香花不觉。都付赏花人。人散香同岁。泠然太古春。”[3]218梅花自己散发着香味,自己却不知道,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自己拥有着高贵的品质而自己却不知道,把这一切的香都给予了赏花人,就好像用自己的美好品质去给予别人,而自己却并不知晓自己是多么的伟大一样。游人散去,而香依然,不知道自己的付出,也不求回报,只为伊人飘香,直到自己香消玉殒。这一切不是源于意识,源于高贵的品质,而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就好像人的吃饭穿衣一样,是一种自然本性。
第一百一十七首:“四望江山共一林,百年春色雪中深。劝君莫向枝头觅,风起隋堤何处寻。”[3]222这首诗的意境和上面第七十首非常相似。梅雪融为一体,可是我们无需寻觅,因为风起的时候,梅花的香味到处都是。就好像我们无需寻佛,无需刻意去追求什么,一切都是那么安静的存在着。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到:“了悟以后,禅可不着言说,诗必托诸文字。”[10]10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在对大自然的观赏中来获得对佛性的体认,这是禅宗的主要的证悟途径。天然自己对禅有一定的感悟,通过文字写成诗篇,警醒世人。这些说理的诗明白晓畅而又意境深远,让人读之不能不想到一些人生的哲理。
天然函昰禅师以亦儒亦禅的身份写作的大型组诗梅花诗。给我们留下了很宝贵的精神食粮,我们反过来也能从他的诗中看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天然在《似诗自序》里提到对诗的看法:“姑取诗以示人,为其今人也。何近乎?情近也,境近也,悲欢离合与人同情,草木鸟兽与人同境,同人者善人,人则亲,亲则信,信则渐,易而不觉。”[3]11是的,因为情近境近,所以天然的诗并不是枯燥的禅理,而是融入了情,无论是表达空灵,孤寂或是内心的矛盾,我们都能从他的诗中发现他内心情感的波动,他并没有达到禅宗的那种寂灭的境界,因为他的诗中充满了情,处处都有他自己的身影。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37)[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0.
[2]宗白华.美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清]天然和尚.瞎堂诗集[M].李福标,仇江,点校.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4][宋]罗大经.鹤林玉露[M].孙雪霄,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辜正坤,胡双宝.中国古代名诗三百首[M].北京:北京出版,2000.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7]汪宗衍.天然和尚年谱[M].香港:香港梦梅馆,2007.
[8]钟东.清初丹霞山别传寺诗僧简述[J].岭南文史,2004(1).
[9]蓝吉富.禅宗全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0]季羡林.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周锦鹤)
TheAnalysesof Tianranhanshi's Plum Blossom Poems
SONGXiao-jing
(Literature College,ShanxiNormalUniversity,Xi'an,Shanxi710119)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Tianranhanshi Jackson left a large group of poems--plum blossom poems for us,the plum blossom poems are in strictaccordance with the versification,he left very precious art resources to us,but also brought spiritual com fort to us.Its charm,it's full of philosophy,the pride that it represents,are our precious spiritual food.We can come to see the poet inner world through these poems of plum blossom.
Tianranhanshi;plum blossom poems;the confucian and zen;empty spirit
I207.22
A
1673-1883(2015)02-0024-04
2015-03-31
宋小静(1990-),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