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玲
(江西省信丰县小河镇中心小学 341600)
小学语文教学中迁移理论的应用刍议
张小玲
(江西省信丰县小河镇中心小学 341600)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取得更好成效。迁移理论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效证明了其在教学应用中的实践价值。本文简单阐述了迁移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从教师、学生和教学材料三个方面对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 迁移理论 应用策略
受小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小学语文教学相较于初高中而言更为困难,因为小学生本身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所以教学所产生效果也就不甚理想。为了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不少教育专家学者也积极做了探索研究。尽管其所探究侧重点不同,但大多都围绕一个主题,即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这个“举一反三”的雏形就是本文所述的迁移理论。[1]
本文所述的迁移是指学习迁移,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类型对彼此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一种类型学习对另外一种类型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如何能学习得更好,就必须能够在新旧知识之间实现有效迁移。学习迁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促使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教师一旦掌握学习迁移规律,教学工作就会更加顺手,在教学过程中轻易就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迁移能够使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更加系统化和概括化。[2]
1.教师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领导者角色,主导整个教学过程。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否有效实现学习迁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不忘给学生灌输学习迁移意识,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指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使其在学习中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那么,由这个教师带出来的学生一定比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带出来的学生更会学习,
2.学生自身状况
学生的自身状况不同,对学习的悟性也就不同。影响学生学习主观因素有很多,认知结构、智力水平、思维定势、学习情感等都能够对学习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可利用性,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认知结构。稳定性越强,可利用性越高,学习迁移效果就会越好。学生智力水平主要通过其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体现出来,智力水平越高,反应越灵活,学习迁移能力越强。
3.教学材料特征
除了以上主观因素之外,还存在一些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客观因素。学生要实现有效学习迁移,就不得不正视教学材料对其的影响。教学材料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对学习迁移影响最大的当属内容相似性和情景相似性。内容相似性是指有相同或者相似成分的两种语文学习材料内容,情景相似性是指学习发生的场所、现场人员以及环境布置等情景相似。无论是内容还是情景相似,都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习迁移。
1.识字教学中的迁移理论
语文中阅读、写作等环节都是建立在识字基础之上。但是汉字基数大,笔画多,结构也不简单,于小学生而言,既不好写也不好记。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巧妙运用迁移规律来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学生的负担就会减轻,效率也会相对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识“鹅”字时,对小学生来说,这个字相当复杂,如果按照一笔一划来记,需要记十二笔。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如果将这个字拆开,就成了“我”和“鸟”这两个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字,这样一来,一个生涩的字就成为了两个熟悉的部分,记忆起来也相对简单,还能提高识字效率。
2.作文教学中的迁移理论
写作教学是小学时小学语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写作是指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者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写作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但是只有经过系统训练,累积更多知识才能更有效地通过自己的作文来表达更多的情意。优秀的作文必然需要优秀的素材,但是如果学生不具备观察能力就很难累积优秀作文素材。迁移理论在作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对素材的积累之上,通过阅读累积素材,并使之与写作相互迁移,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升华阅读。杜甫曾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3]
3.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迁移理论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前提,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除此之外,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够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心理发展水平为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口语交际训练计划。情境创设是将迁移理论应用于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个方法。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类似于“妈妈不在家”、“我不小心弄坏了邻居家的窗户”等不同情景,制造一种亲身经历的体验,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如此一来,既锻炼了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由此可见,将迁移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极具可行性的,它对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通过将迁移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作文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1]王小芳.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李洋.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语文天地,2015,09:76.
[3]夏堰国.试析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嵌入和应用[J].语文天地,2015,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