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清苑镇西福村小学 河北保定 071199)
语文课堂的新精彩
李海霞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清苑镇西福村小学 河北保定 071199)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精彩的课堂因老师的引导而变得气氛热烈,拘谨的孩子因老师的鼓励而变得神采飞扬。语文课堂本就该是开放的课堂,而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奇特的想法都将使课堂更加得精彩。不要在乎他们的回答多简单,不要在乎他们的答案不在你的预设范围之内,更不要在乎他们说得是不是你想要的。关键在于学生是不是融进了课文,是不是乐于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放在首位。
语文教学,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建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教师精心的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进入一个多彩多姿的语文世界,从而产生一种探索的欲望。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来写一篇描写变色龙的文章,我们会选择哪些材料,怎么来组织材料?学生有的说:“先交待变色龙名字的来历,因为变色龙它对我们来说很陌生。”有的说:“要先写一写变色龙的外形,因为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很重要。”还有的同学建议,直接写变色龙的捕食过程,也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学生的智慧在对话中闪光,个性在探索中张扬。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真的有很大的潜能。于是,我告诉他们,这些想法都很精彩,我们可以把这些设想变成文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当学生的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后,学生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自主意识。在这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设计中被关注,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被放大,让课堂散发出闪亮的光芒。
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希望能和老师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希望老师能多给他们一些支持与时间,希望向老师倾诉自己的独特感受,希望与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特殊的葬礼》写的是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枯竭的原因和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目的是号召人们一起来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让孩子们按照阅读提示,学习这篇课文,最后他们还纷纷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说:“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就这样被葬送了,多可惜啊!我想,只要我们拆了上游的水电站,维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大瀑布就可以恢复原貌。”有的学生说:“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不可能恢复原貌了,因为在大瀑布的上游已经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这个水电站给很多人带来了方便,宁可要电也不要瀑布。”就这样,学生们紧紧围绕着“要水电站还是要大瀑布”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结果全班52个人,38个人要大瀑布,而不要水电站。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妄下断语,而是对他们说:“大家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吧!课后可以去找找资料,如果你们有了充足的理由,还可以下节课再讨论。”如果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充满信心,我相信,他们会自己努力去学习,去找答案,这样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不当的教育方式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并不是要教师在学生身上“建设”什么,尤其是我们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进行统一而标准化的“建设”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好奇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的课堂已经成功了大半。
在学习《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讨论交流的方式熟悉课文,然后再借机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意境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一节课接近尾声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个问题。”我心中顿时闪过一个念头:课要结束了,千万别给我添乱啊。但看到他求知而急切的眼神,最终我还是同意他说出自己的疑问。“老师,为什么人们要在重阳节头插茱萸,登高望远?”对这个问题,我早已做了准备:“茱萸是一种味道浓烈的植物,据说重阳节头插茱萸可以避邪。”这时,旁边一位同学急不可耐地说:“老师,我还要补充。”他一脸自信地讲了起来:“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每年九月初九出来,导致很多人病死。有个人叫恒景,他父母在瘟疫中去世,他自己也差点送命。病好后,他就离家去访仙学艺,决心为民除害。他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跟他学习降妖剑术,还得到一把仙长送的宝剑。快到九月初九的时候,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告诉他用法,恒景便回到家乡。初九的早晨,他按照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出现了,他刚扑到山下,就闻到阵阵奇香和酒气。他立刻停下脚步,随之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冲了下来,刺死瘟魔。从此,就有了九月初九头插茱萸登高避邪的风俗。”
没想到,重阳节头插茱萸,竟然是个神话故事。学生讲得娓娓动听,其他人听得津津有味,而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他补充了我备课时没找到的资料,填充了我遗落的空白,我和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向他表示谢意。
课后,同学们都觉得这是一节精彩的课,我暗自庆幸:如果我不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一个提问的机会,如果我不让学生讲出自己掌握的资料,学生还会感觉这是一节精彩的课吗?
感谢学生的提问,让课堂在问题不断生成中发展;感谢学生的解答,让学生的资源在课堂上闪光。我们经常会问:课堂是谁的?在此,我要说。课堂是学生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这些独到的发现,语文课堂才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