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金
(泥城中学 上海 200000)
如果爱——班主任教育随笔
董 金
(泥城中学 上海 200000)
关爱学生是每一位班主任应尽的职责,关爱学生可以促使他们不断进取,踏上成功的彼岸。班主任要善于关爱,讲究方法,捕捉孩子的心灵,发现闪光点,要润物细无声地呵护每一个学生,而且要做到持之以恒。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笔者谈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如果爱 关爱学生 持之以恒
时间去哪儿了?许许多多的人,面对着时光的飞逝,都在不停地追问。
一个懵懵懂懂的学生,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褪去满身稚气,在时间的无涯里,终于成长为一名为人师表、踏实稳重的教师,渐渐明白,属于我的时间,不仅仅在十六年稍纵即逝的岁月里,在与学生朝朝暮暮共处的喜悦欢愉中,也在我为这个热爱的职业倾心泼洒的汗水里。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爱”从来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的我,应有的责任。如果爱,便不求收获,不要理由。
学生小潘今年不慎摔跤,造成肘关节多处骨折、韧带断裂,急需手术。我第一时间赶到第六人民医院,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小潘,他的疼痛,他的隐忍,让我心疼;看着孩子父亲沉默不语,双手颤抖的样子,看着孩子母亲无奈心疼的泪水,让我纠心。握着他们无力的双手,看着他们无助的眼神,我心里也很难受。我理解他们在为孩子的手术治疗费担心。通过以往的家访,我早已了解小潘家的情况——他的父亲没有固定的工作,自己打了只小木船,靠在海洋里捉鳗鱼苗为生。他的母亲在一家企业做保安,收入微薄,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生活拮据。此时此刻,医院正催讨着押金,夫妇俩对这笔钱束手无策,愁眉不展。为了不耽搁孩子的手术,我毫不犹豫地拿出两万元,给他们垫付了押金,并且帮他们办理好住院手续。又送上自己的慰问金,表达自己的心意。孩子住院一个多月,我屡次去医院看望他,给他信心鼓励,告诉他很快就能康复出院,一切都会好起来。孩子住院康复期间拉下很多功课,我主动去他的病床前帮他补习、讲解新课,并组织同学们轮流去医院看望他。
一个多月后小潘回到了教室,学习并没有因为他的缺课有丝毫影响,在校的日常生活,事无巨细,我都尽量顾全,过问,也安排了专人负责照顾他。时间就这样慢慢地过去着,但小潘的神经功能恢复很慢,于是家长又送他去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当新学期小潘终于回到我们这个集体时,他的手臂还铆着螺丝,上着支架,医生嘱咐一定要每天进行两次的康复训练,否则会肌肉萎缩,失去知觉,于是我主动请缨,每天按时按量给他进行康复训练。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他逐渐恢复了功能,原先不能伸直的手腕逐渐恢复。看着他能慢慢地抬起手臂,手握钢笔刷刷地写着字,我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之后,他在周记里对我说:老师,一次意外,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无私,什么是温暖,真的真的谢谢你!
犹记得几年前,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学生小王引起了我的注意,上课常常走神,回答问题总是答非所问,下课后独来独往,不和周围的同学搭话,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查查他以往的表现,似乎和现在的他判若两人,这孩子怎么了?我带着疑问对其进行了家访。原来在他上小学时父亲出车祸过世了,而肇事司机逃逸,根本没法得到经济上的赔偿,靠母亲打零工来培养两个儿子读书,生活的拮据让他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自卑。知道了孩子的情况,我心里五味杂陈,我想唯有用“爱”去化解他的心结。渐渐的,小顾的成绩在不断提高,由原来的年级四十几名一跃至前十名,最终考取了重点高中,三年后他考取了警官学院。如今他是一位受人尊重的警察,成为了一名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班主任,的确是联系学校、家庭的纽带,而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十五年的工作历程,我不知道放弃过多少个休息日,多少个寒暑假去家访,也数不清打了多少电话与家长交流。家校联系中,我秉持“把真诚和尊重带给家长,把宝贵意见带回学校”的原则,理解家长的难处,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
几年前我接了一个让人头疼的班,班上有多位学生经常逃课并且夜不归宿,其中有一位学生小章情况特别严重。接班以后,我没有耽搁,马上联系家长安排时间进行了家访。原来他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刚动了手术,家里无人管他。孩子流连于网吧、游戏厅,学会了吸烟、打架、喝酒。面对这种情况,孩子的母亲也心力交瘁无可奈何。孩子不见了,家长就打电话给我寻求帮助。周末、晚上、寒暑假,我无数次拖着疲惫的身体,陪同他心急如焚的母亲一起去找他,有时找到了却未必能得到孩子的理解,然而,坚持与努力,寻找与真挚,终究感动了他。孩子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大家庭并顺利毕业,升入理想的职校。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愿意与他们一起努力。如果爱,便可以为了孩子们,倾尽全力!
爱学生需要持之以恒,自始自终。二零零三届是我第一届学生,当时的我刚刚走出校园,一脸稚气,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也小,孩子们都把我当成了大哥哥,一同成长共同进步。
我每天5点起床,赶上5点半的头班车,六点左右就赶到学校,比正常上班时间总是提前近两个小时。校园里,第一个出现的身影总是我。每天迎候着孩子们,检查他们的作业,个别辅导一些学困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周末也经常如是,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又一年。学生优异的成绩是对我最好的奖励。当时全年级有七个班,每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前十名我班总要占一大半。二零零三年的中考期间正好遇上非典,考试延后至七月十三号,那几天正好是我妻子的待产期,妻子是高龄产妇,医生嘱咐一定要住院观察,我就这样把她一个人留在了市区的医院里,只是因为我要陪着我的学生们做最后的中考前冲刺。我在妻子、孩子最需要我关心照顾的时候没能陪在身边。庆幸的是妻子的体谅包容,让我安心工作。那年中考,学生们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我班小缪、小毛等五位同学分别考入了华师大二附中、建平中学等市重点高中,绝大部分同学考入区重点中学。他们为我的教育生涯开了个好头,激励着我继续用自己的努力去坚持和践行属于我的教师梦,面对一届届可爱的学生,我总能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时间去哪儿了?不是那一张张载满荣誉的奖状,也不是那一本本写着称号的证书。如果爱,如果真正无私地爱着学生,爱着这份职业,时间,就镌刻在学生迎来送往的成长旅程中,镌刻在家长满意欣慰的表情里。
时间,依旧在飞逝,唯一不变的,是我十多年如一日,一颗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