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兴,蒙晓旺
(广西大学 a.党委宣传部; b.政治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思想政治教育·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唐 兴a,蒙晓旺b
(广西大学 a.党委宣传部; b.政治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作为一个对中国人有着深远影响力的节目,与以课堂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截然不同,它将时代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形成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特有的内涵,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及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源自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之子》栏目下的一个节目,自2002年启动以来共评选出了120位人物和12个集体,每个人物或集体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心灵为之震撼的精神力量,他们折射出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主流价值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始终以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展示震撼人心的高尚人格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作用。同时,“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其鲜活的形式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截然不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梳理过去一年曾经存在的一种感动,并把它凝固下来,化为一种力量,使其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标准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有严格的标准,具体包括: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人物;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者;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突出贡献者;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者;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者[1]15。
(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遴选流程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物资料收集阶段。每年10月,节目组开始收集候选人资料,依据标准列出合格的人选,并对人物事迹进行概括,形成名单。第二阶段是启动评选阶段。同年12月,节目组通过互联网发布评选公告,并在第一轮推荐结果中反复筛选与补充,使名单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接受网络推荐和投票。第三阶段是推荐委员会评选阶段。候选人资料在各大媒体滚动播放后,节目组把筛选名单汇集成册,寄给“感动中国”推荐委员会的委员们,依据委员们的评语和推荐意见,节目组重新整理候选人资料。第四阶段是颁奖录制阶段。第二年1月,评选出10名年度人物以及一个特别奖,报中宣部批准,最后进行节目组颁奖典礼和录制。
(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鲜明特点
与以往政治主导色彩浓、清一色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评选相比,“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具有以下新特点:一是真实性。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恒认为:“‘感动中国’评选出来的人物之所以能够感动那么多人,是因为在表现他们的过程中,创作者不是以包装的方式展示他们事迹,更不是以杜撰的方式拔高他们的伟大,而只是还原真实。”[2]真实的情感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世界,通过还原人物的真实心理、真实生活状态、真实情感,从而引起人们共鸣。二是平等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既不像古代君臣那样论功行赏,也不像现代财富排行榜那样论资排辈,只要能带来感动的杰出人物都能够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向世人传递正能量,传达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三是包容性。其包容性在于尽可能地让每个具有“感动点”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感动人物,入选人物不在乎国别、身份、职务,只在乎他们做的事是否令人感动。比如“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尾山宏,以及被誉为“当代白求恩”的萨布利亚·坦贝肯,这些外国人都被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它所体现的精神内核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密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一)“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一致性
暨南大学薛国林教授认为:“‘感动中国’的成功在于对正面人物形象的传播契合了社会转型时期公众在情感上的需求空白,也顺应了人们在价值观上彷徨困惑的导向期待。”[3]102可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树立典型并宣传典型,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一致性。从中国的脊梁季羡林、人民的公仆梁雨润、爱岗敬业的方永刚,到见义勇为的吴菊萍、爱心群体林秀贞、谢延信等,他们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好榜样,而且其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更是崇高精神的具体体现。榜样力量的无穷性决定了树立榜样的重要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和行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效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和宣传将人们置于一定的氛围中,受到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鼓舞和熏陶,起到了正面引导的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典范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仅可以有力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还能引导人走向全面发展和推动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4]。当前教育对象价值观念多元化、主体意识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典范,它以对人的尊重为核心,并把这种尊重凝聚为一种崇高的仪式,肯定其主体价值。同时,“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以一种不断创新人物评选类型和人物报道传播模式的教育者身份引导人们体验人物精神、感受人物精神、模仿和践行人物精神,使人们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过程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观念、行为、道德等信息的传播,受教育者对信息进行有选择地吸收和内化,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用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过去的12年间推出许多感动人物,这些人物代表了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认可的主流价值观,成为新时代道德模范。因此,“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又被称为是“一部记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5]。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爱,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6]4。梳理年度人物事迹以及颁奖词,可以发现他们所折射的价值观有:舍生忘死、信诺忠义、开拓创新、爱国敬业、孝老爱亲等,这些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的解读。12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他们突破地域与职业的界限,跨越年龄与性别的差距,用自己的行动书写时代价值和人生意义,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社会各阶层。同时,“感动中国”颁奖仪式把人物的传统精神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年度人物们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中央电视台前台长胡占凡曾指出:“《感动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央电视台第一公益品牌,就在于它强烈的时代特色、浓厚的人文关照和真实的思想意境。”[7]可以说人文关怀贯穿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过程的始终,从前期人物事迹收集到颁奖仪式,整个过程都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性之美发掘人物感动点,塑造人物崇高品质,弘扬时代精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众多,包括徐本禹、洪战辉、长江大学生群体等青年大学生,姚明、刘翔、陈忠和和中国女排等体育明星,刘盛兰、沈克泉、 沈昌健、张正祥等农民群体,黄旭华、袁隆平、钱学森、季羡林等大学者以及刘金国、沈浩、王百姓、牛玉儒等科学家、公务员。正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人文关怀,使这些来自不同岗位、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感人事迹被挖掘、被传播。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人文关怀也已经纳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畴,思想政治工作将更加注重以真实性与生动性教育人、引导人和鼓舞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以崇高的精神内核、震撼心灵的模范事迹以及情感的无限升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对中国人有着深刻影响力的节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注重凸显人性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之所以能够被成功打造成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关键在于它无处不在的人性关怀。从人物评选的过程看,将被评选榜样的形象打造为平凡的感动,注重凸显人性化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从盛大的颁奖仪式现场看,实现了主持人与获奖者、受众的平等互动,用最朴实的话语揭示了人性之美。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何把人性单一化、片面化、抽象化和机械化的教育行动都会导致人的异化或人性的迷失”[8]。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理念,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生活,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精神需求,促使大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人生价值、感悟生命意义。此外,将传统单一型、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凸显人性化理念的教育,形成以大学生和教师互为主体的人性化教育,以平实的话语以及主体间双向互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实现自我与社会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紧扣时代主旋律,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总制片人梁建增曾说:“社会所缺什么,人们期盼什么,就是我们可以去做的!”[1]2确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始终注重主流价值的弘扬,2003年评选出抗击“非典”的大功臣钟南山,2008年评选出传承奥运精神的金晶、吉吉,2011年评选出彰显人性美德的最美妈妈吴菊平,这些人物精神代表了时代的呼声和人们内心的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借鉴,紧扣时代主旋律,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引导大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分析,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和社会阅历提出相应对策,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困扰,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另外,要注意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应把社会主流价值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利用学生身边感人事迹教育学生,例如,大力宣传大学生自强之星、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日常行动。
(三)利用传媒新形式,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帮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实现互动的平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所运用的人物短片和高新技术倾力打造的舞台效果,除了给人一种巨大的视听冲击力外,还把人物精神内涵以最朴素和平民化的视角呈现给观众,以引起观众心灵的震撼。这种把社会主流价值通过新传媒形式传递给受众的方式,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大学生是使用新传媒最多也是最活跃的群体,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些集音频、图像、文字于一体的传媒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感受视听快感的同时,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师生平等互动,塑造大学生优良品质。同时,也可以利用新传媒,在学校组织榜样征集活动,由宿舍提名推荐到班级评审,再由班级票选确定先进人物推荐到院系,由院系最终推荐到学校,最后将层层筛选出来的候选人及个人事迹在校园网络上公布,通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投票,选出校园榜样人物,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榜样的理解,而且可以在评选中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精神力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四)加强情境创设,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
教育需要的是一种情境,是一种悄然的渗透与体验,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情感的自然流淌,它不需要说教,更忌讳空洞[9]。“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成功,颁奖情境创设功不可没,以灯光、舞美、人物短片、音乐、主持人得体的话语等为元素渲染气氛,给受众营造一个朴实、平民化而又感人的情境,因此,“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情境创设的典范。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聚焦榜样人物事迹、挖掘人物精神创设情境,激发大学生思想情感,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真实情境再现,让受教育者心灵受到感染,情感得到迸发,但情境的创设一定要贴近受教育者实际、贴近受教育者生活、注重个体差异,同时,也要注重故事的真实性、内容的可教育性和趣味性,使受教育者因感动而主动,将模范人物的优良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 刘 凯.感动的力量——感动中国10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2] 张 恒.真实、平视和人文是《感动中国》的生命与灵魂——《感动中国》人物短片创作解析[J].中国报业,2012,(6):85-86.
[3] 薛国林.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社会效果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4] 张艳新,程爱华.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06,(2):69-71.
[5] 何 昊,张 兵.寻找感动的力量——《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创作谈[J].电视研究,2012,(4):12-14.
[6]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 胡占凡.给人以力量 给人以鼓舞[N].人民日报,2012-02-02(08).
[8] 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何以复归人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0,(6):25-32.
[9] 唐 兴,唐闫萍.创设感动情境 实施大学生感动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8,(8):38-40.
(责任编辑:蔡宇宏)
"Moved China" Person of the Year Selected and Its Inspiration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ANG Xing, MENG Xiaowa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Moved China" person of the year selected is a program which has a far 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people, and is different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lass. It connects the needs of the age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osely, and forms the unique connotation in the sigh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ved China" person of the year selecte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nnovate concepts and contents of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to enric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ier and arous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motions.
Moved China; person of the year selected; college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spiration
2014-10-26;收修日期:2015-02-26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一般课题(2008LSZ002)
唐 兴(1965-),男,广西全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党建研究; 蒙晓旺(1988-),男,广西平南人,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G641
A
1003-0964(2015)03-00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