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课堂动态生成时机的把握和利用

2015-03-01 10:13浙江东阳市吴宁一校3221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9期
关键词:瑞士政府燕子文本

浙江东阳市吴宁一校(322100) 陆 超

新课程理念呼唤教师站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课堂生成。这样,课堂才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象。不久前,我听了一节《燕子专列》的公开课。任课教师关注学生的需要,充分把握课文的“关节点”,使得课堂生成的精彩不断,点亮着学生的心灵。下面就结合这节课,谈谈应对课堂生成的策略。

一、抓住机会,敏锐发现,促成动态生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学习活动的基础。教材中的题眼、空白、意境等,都是教师预设和触发生成的切入点。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创造欲望强,具有一定的认知潜力和想象力。教师应充分阅读教材、钻研教材,敏锐地发现教学中可能触发精彩生成的时机和切入点,及时地进行探究和延伸。这样,精彩有效的课堂生成就会水到渠成。在教学“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去”时,一个非常喜欢小动物的学生在感动中不由自主地说:“瑞士政府真了不起!”就在这一瞬间,教师发现机会来了。她立即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大声)你是说什么了不起呀?

生:瑞士政府的决定真了不起。

师:大家同意吗?(很多学生表示赞同)请说说这件事为什么是了不起的。

生1:瑞士政府呼吁全体市民挺身而出,救助濒临死亡的小燕子们。

生2:瑞士政府还派火车专列把它们送往温暖的南方。

师:这是一列怎样的火车呀?

生:是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

师:用一列温暖舒适的空调列车把燕子送往遥远的南方,你们是否知道,这要花费多大的一笔钱呢?从这件事你们体会到什么了?

让学生从文本中发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教师敏锐地抓住“瑞士政府的决定真了不起”这一观点,启动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爱心的体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文本对话,灵活捕捉动态生成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引自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结合了自己独特体验后的一种重新构建。在多元解读的背景下,读同样的文本,感悟却是千差万别的。这不同的感悟,隐藏着多重的生成资源。在教学小贝蒂一段中,教师是这样做的: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看)

师:她是谁?她在哪?在干什么?

生:(纷纷回答)她是小贝蒂,在覆盖着厚厚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去吗?

生:(纷纷)我们当然会去!

师:哦!很好!我仿佛看见你们站在瑞士的山坡上了!(大家笑)此刻在你们的眼前就有一只冻僵的燕子,怎么办?

生1:我会把它捧起来,拍拍它身上的雪。

生2:我还会对它说几句话。

师:你会对它说什么呢?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他们表达思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师相机进一步引导:“文中哪一自然段描述了这幅图的内容?”指名学生把相关段落朗读。学生带着对冻僵燕子的同情,把自己的体验融入朗读中。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牢牢把握契机,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达到教学直接诉诸学生心灵的境界。

三、情感激发,深入动态生成

在教学中,适时合理地激活、调动学生的情感,能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专注,思想更加活跃,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将整个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本课最后的延伸拓展教学中,教师播放完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后,问学生:“你听懂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深情地说:为了救这只可怜的动物,她奋不顾身,掉进了沼泽地,我们要向她学习,要爱护每一个动物,爱护每一个生命。教师借机进一步深入主题:“鸟有生命,动物……”此时一个小男生动情地接口说:“人有生命,动物也有生命……”课堂被小男孩这句情不自禁的话推向高潮。

上述三个教学片断都体现了课堂生成的鲜活和灵动。而三个“生成”则是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手段产生和展开的。抓住机会促进生成,利用文本对话促进生成,以情感激发深化生成,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继续坚持并进一步的研究、完善。

猜你喜欢
瑞士政府燕子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燕子叫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燕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