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咏三国诗对“三国”小说创作的影响

2015-03-01 02:06潘晓玲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咏史诗唐人三国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2914(2015)03-0099-04

收稿日期:2015-04-01

作者简介:潘晓玲(1979-),女,山东潍坊市人,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

Effects of Tang Song Epic Poems on the Three

Kingdoms’Historical Novels Creation

PAN Xiaol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34,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The connotation of Tang Song epic poems is rich. It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three kingdoms history novel creation in ideology, cultural concept, material refining. Its impact was reflected in apparent and hidden aspects. Apparent level, poetry provided material for the latter and were quoted in large quantities.Tang Song epic poems constituted an organic part of the novel. On hidden level, Tang Song epic poems provides the political, moral, aesthetic and cultural reference for the latter.

Key words: Tang Song epic poems; historical novel; cultural traits; cultural references

唐宋时期,咏史诗进入创作繁荣期,名家辈出,成绩斐然,构成了强大的文化气场,对后世通俗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咏三国诗数量众多,内蕴深厚,反映了文人叙事体系的叙事视角、叙事意识与叙事主旨,呈现出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价值观、人才观、君臣观、历史观, [1]为“三国”系列小说创作提供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与文学参照, ①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显”与“隐”两个层面。

1 显——创作素材与直接征引

唐宋咏三国诗数量众多,题材广泛,为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创作素材,更为其大量征引,构成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咏三国诗以三国时期历史人事为吟咏对象,又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传播历程中起到了普及历史知识、启发艺术创作等功效,为三国历史进入文学领域进行了较成功的尝试。以唐诗为例,“它以优美的语言,短小的形式,生动的形象,精辟的议论和浓郁的感情对三国历史作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文学化’与‘普及化’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些咏三国的唐诗连同三国故事一起在民间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2]为三国小说的最终成书奠定了基础。

其次,咏三国诗中富有传奇性、故事性的内容,成为三国小说创作的素材来源。如杜甫《八阵图》中有“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句,苏轼《仇池笔记》中写杜甫托梦驳正“世人误会《八阵图》诗”,可见宋人已经有据“遗恨失吞吴”句产生“先主、武侯欲与关羽复仇”的故事; ①另如杜牧《赤壁》一诗被后世改造为诸葛亮激周瑜的生动情节, [3]22小说中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秋风五丈原、二乔故事等著名片段,亦与唐诗相关描写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此外,晚唐及宋代不少咏史诗的审美内涵、价值取向更贴近民间趣味,与通俗文学体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如晚唐孙玄晏咏史诗“视周昙尤为进步,除以人名、地名为题外,又兼以史事为题,去讲史之道愈近。如《鲁肃指囷》《甘宁斫营》《苻坚投箠》《宣帝伤将卒》诸题与元人平话中之目录非常相似”, [4]150为后世讲史、历史小说提供了素材来源。

当然,最直接的影响是大量进入小说文本。据统计,“三国”系列小说(嘉靖本、万卷楼本、汤学士本、黄正甫本、两衡堂刊本、大魁堂刊本)中所引唐人咏史诗分别为二十四首、二十五首、十二首、十四首、十六首、十七首,所引宋人咏史诗分别为四十五首、四十首、十九首、十九首、六首、三首。这些咏史诗构成了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

直接影响毕竟有限,唐宋时期咏三国诗更重要的是为“三国”小说提供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与文学参照,使后者体现出对前者历史意识、理论内蕴的依附。

2 隐——文化观念、思想意识的借鉴

唐宋咏三国诗以儒家思想为内核,而“三国”小说着力营造的君臣模式、重才纳贤的人才观、褒善贬恶的价值取向等,不同程度折射出对咏史诗及历史叙事的文化参照。

2.1儒家思想意识的承袭与借鉴

作为通俗文学,“三国”小说体现出对诗歌这种主流文体的文化依附。不但在文本中大量征引,更对其中的伦理观念加以承袭。唐宋咏三国诗极力推崇君明臣贤的君臣模式,并反复皴染,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就吸纳了咏史诗的成份,又借助文学渲染,将这种理想范式推至极致。

“三国”小说更多对咏史诗中的道德体系加以借鉴。唐宋咏三国诗的人物评价以传统伦理为标准,重人伦、崇道德。从整体来看,其道德情感日益浓烈,呈现出纯粹化、单一化趋向,对小说创作影响颇深。

唐人咏三国诗已呈现出尊刘倾向与以蜀汉为中心的叙述格局。从数量上看,唐人咏三国诗约一百九十四首,其中曹魏集团一百零一首,蜀汉集团五十三首,孙吴集团二十七首。三国之中,魏、蜀为重;魏、蜀之中,又聚焦于曹操、诸葛亮、刘备,分别为五十五、四十、十首,占总数一半有余,孙权、周瑜等人仅寥寥几首,折射出唐人的群体文化心理。而在“三国”小说叙事中,亦以蜀汉为重,曹魏为次,孙吴为陪衬。叙事结构比例的失衡成为展现作者尊刘贬曹、以蜀汉为正统道德观念的手段,在这个层面上,诗歌与小说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从道德层面来看,唐诗中已初步呈现出尊刘抑曹的文化态度。对刘备之“仁”、诸葛亮之“忠”,唐人大加赞扬,如杜甫约五十首咏史诗中,涉及诸葛亮的多达二十余首。晚唐诗人对诸葛亮亦推崇有加,如胡曾的“咏诸葛亮诗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之前一部具体而微的诸葛孔明传记”, [5]与民间的情感趋向体现出一致性,因而有学者认为胡曾咏史诗最先给三国故事定下拥刘反曹的基调。

但较之宋人,唐代咏三国诗的评价标准尚显多元,有道德层面的褒贬,也有对人生事功的重视。贬曹倾向并不甚突出,对曹操的文采武功多赞美之辞,如李白《赤壁歌送别》、张说《邺都引》、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等。而由“魏武”“魏帝”“魏祖”“曹公”“英雄”等称呼来看,唐人对曹操是基本认可并予以尊重的。相反,对刘备、诸葛亮等被后世奉为道德楷模的人物,唐人则褒贬不一。如对诸葛亮,既有褒扬赞叹,又有批评指责,李白、杜甫、刘禹锡、胡曾等极尽赞美,薛能、崔道融、周昙等则不吝批评之言,如薛能《筹笔驿》“病武侯非王佐才”,崔道融《过隆中》、周昙《蜀先主》等批评诸葛亮缺乏求贤若渴的精神,造成蜀国人才凋敝,后继无人。

宋代咏三国诗则更倾向于道德层面的评价,情感更为纯粹、单一,最终确立了尊刘贬曹的道德格

①苏轼《仇池笔记》卷上“《八阵图》诗”条:“予尝梦杜子美云:世人误会《八阵图》诗‘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以为先主、武侯欲与关羽复仇,故恨不灭吴,非也。我意本为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局。其中“贬曹”倾向极为浓郁,较多对其道德层面的鄙视、谴责,称谓也随之变化。宋人笔下,已基本不见“魏帝”“曹公”“魏祖”等称呼,嘲讽与贬斥成为主流,或呼小字,如何薳《章序臣得铜雀砚属予作诗》“阿瞒恃奸雄,挟汉令天下”, [6]16170或称“老瞒”“老贼”“奸雄”等,贬抑之意尽显,反映了共性文化心理的改变。与此相对,“尊刘”意识大为增强,对刘备集团大加褒扬,且多侧重于仁、义、忠、勇等道德品行,如钱惟演《成都》“知有忠臣能叱驭,不论云栈更峥嵘” [6]1061赞诸葛亮之忠;张商英《题关公像》“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 [6]10992、胡寅《题关云长庙》“云长忠烈士,蜀汉凛三杰。许身初择义,遇主益秉节” [6]20935等誉关羽之义勇和气节;黎登《张桓侯庙》“眼空塞北万夫特,名在巴西千古香” [6]45507叹张飞之勇,且以蜀汉为正统的倾向更为明显,如金朋说《司马温公帝魏》“昭烈本为炎汉后” [6]32206、冯山《武侯庙》“西州称险隘,玄德夸英豪。统正图王策,关张汗马劳” [6]8657等均为此类。

尊刘贬曹意识与当时蜀汉正统观的强化、儒学的复兴及理学的建构有关。而道德评价的相对纯粹化对历史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其塑造出具有程式化、脸谱化特点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代表文人叙事的咏史诗与代表民间叙事的历史小说在文化层面实现了整合。

2.2人物形象的塑造

咏三国诗内蕴丰富,或被小说直接引用,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或为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提供客观依据。唐宋咏史诗中的三国人物,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审美内涵,如刘备之“仁”、诸葛亮之“忠”、曹操之“奸”、张飞之“勇”、关羽之“义”等,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政治、道德和美学等方面的借鉴。诸葛亮形象的塑造堪为代表。

唐诗中的诸葛亮,已具备了忠贞智慧的基本特点。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商隐、胡曾、周昙等人都从不同侧面对诸葛亮形象予以刻画,其中着墨最浓、成就最高的是杜甫。其五十首咏史诗中,涉及诸葛亮的多达二十余首,赞颂诸葛亮的至忠至贞之节,鞠躬尽瘁之心。吟咏数量之多、感情之重、力度之强,堪称唐人之最。诗作本身既极富感染力,“诗圣”的身份又增强了它们的权威性,具备极强的文化穿透力,如杜甫《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句感情深沉、概括力强,具有“使善者足以动后人之景仰,恶者足以垂千秋之炯戒”的“褒贬森严”的“《春秋》之义”。 [7]1910《八阵图》一诗则对诸葛亮之智慧予以赞颂。晚唐诗人胡曾对诸葛亮亦颇为青睐,其《咏史诗》为讲史平话、三国小说大量征引。小说中诸葛亮形象一定程度上承袭了杜甫《蜀相》《咏怀古迹》(五)与胡曾《南阳》《泸水》《五丈原》等诗意。 [8]93

此外,唐宋咏三国诗中人物性格体现出多元化色彩,为“三国”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曹操可为一例。如前所述,唐人咏史诗中的曹操形象较为丰满,虽奸诈狡黠,但更不乏雄姿英发、文采风流: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张说《邺都引》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

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张鼎《邺城引》

诗中着力展现的英雄气度与诗人气质,对讲史、历史小说中曹操形象塑造不无影响。在《三国志平话》及“三国”小说的早期版本中,仍存留赞美曹操的痕迹,如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六“曹操乌巢烧粮草”一则中叙及官渡之战后,曹操搜得一批下属私通袁绍的书信,不加追查,当众烧毁,作者引诗为赞:“尽把私书火内焚,宽洪大度播恩深。曹公原有高光志,赢得山河付子孙。”称赞其度量之宽洪与志向之高远。对曹操的雄才伟略,作者也着意表现,如嘉靖本中仅有几处称其为“奸雄”。后期版本中,对其道德层面的批判谴责方愈来愈重。

刘备、诸葛亮等形象的塑造也呈现多面性。嘉靖本、万卷楼本等早期作品中虽推重刘备之“仁”,但对其奸雄本质也有所展现,嘉靖本卷四“吕奉先辕门射戟”中就插入一首讽刺刘备无信义的诗:“吕布当年解备危,万军谁敢效公威?早知‘大耳’全无信,悔向辕门射戟时。”这首有损刘备形象的诗存于早期的万卷楼本、黄正甫本等版本中,后期的李渔、毛宗岗评改本中被有意删掉。另如批评关羽“欠谋”、诸葛亮“少机筹”等,体现出对咏史诗多元化思想的承袭。

3 诗意美的熏染

咏史诗虽以历史人事为吟咏对象,但其本质为诗,具有诗歌特有的抒情特征,其文辞虽简而包蕴丰富,具有较强的艺术张力。它们为历史小说大量引用,既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也增添了小说的诗意美,提升其文化品位与文学地位。其对小说诗意美的熏陶感染表现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方面。

人物形象的诗意美。在诗人笔下,一些风流与功业兼具的历史人物往往被理想化、诗意化,如诸葛亮、刘备等等皆是,相关的情绪表达更为纯粹、集中。这种理想化与诗意化在讲史、历史小说中被进一步强化,人物形象塑造也更为单一、纯粹,如被奉为“三绝”的诸葛亮之“忠”、关羽之“义”、曹操之“奸”的美学范式在唐人咏史中初具雏形,宋人咏史强化规范,讲史、历史小说最终定型。

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的诗意美。中国古典诗歌推崇含蓄、蕴藉的美学范式,写景、叙事时多有留白,需读者借助想象与联想,形成一种独特的阅读感受。历史小说中征引的大量唐宋咏史诗,不少为情景交融、情韵俱佳之作,如唐人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杜甫《蜀相》、杜牧《赤壁》等,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渲染氛围、勾勒意境等艺术功效,为小说营造诗一样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故事时感受到诗意盎然。也因如此,小说中的诗词韵文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

由上可见,唐宋三国诗蕴涵的文化特质对“列国”“三国”系列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其提供创作素材,更直接进入小说文本,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观念、思想意识等方面提供了借鉴,对其思想体系的构建、人物形象的塑造、诗意美的营造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学参照,后者则体现出对前者历史意识和理论内蕴的认识。

猜你喜欢
咏史诗唐人三国
唐人路上 花瓣飘香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中国唐人御工坊 中国唐人琴苑
从日藏《唐人相扑》装束看清代中国戏曲的在日传演
长沙窑瓷上的咏史诗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三国乱谈(1)
古代也有交规,唐人超速要“打屁股”!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汉代乐府咏史诗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