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的“小康”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水平,是一种社会生活稳定、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状态。“小康”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宽裕和殷实生活的美好向往。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在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引用了“小康”这一概念。邓小平在1979年12月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邓小平又在1985年对外宾说:“我们有个雄心壮志,从80年代起,到本世纪末,用20年的时间初见成效,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小康社会。”邓小平用“小康”一词来定义中国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阶段性的任务。邓小平定义的“小康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邓小平解释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习近平对此有更加具体的描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
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奋斗,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小康社会的梦想,正在不断实现着。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从中国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是长期的,就此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切合实际的目标就是“小康”。同样在十二大,首次正式提出了“小康”的概念,并将其定为经济建设的目标,即从1981年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由此,建设小康社会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小康社会?邓小平接着给出了回答,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使小康社会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计划,给了广大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希望,为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团结一致地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同时,也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初步设想。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至此,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加具体化,也更具有操作性。
到党的十六大,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年有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六大上,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这是第一次将“小康社会”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主题。报告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既是对改革开放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三步走”战略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还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对于这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报告中也加以描述,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三步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阶段,通过奋斗,使全体人民都能够更加充分、更加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大会依旧以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会上,胡锦涛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在十六大确立的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将经济发展指标修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同时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
就,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和矛盾。为切实解决建设小康社会中产生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小康社会的标准,党的十八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制了蓝图,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教育现代化,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这一系列目标的提出,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构建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他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拨动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弦。这个梦想,是人民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憧憬,是对全面小康的群众表达,是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小康蓝图的生动呈现。
至此,中国共产党对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全面、系统、完善的小康社会建设理论,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新部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解决了“三步走”战略中如何圆满完成第二步这一重要问题,将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化,而将“建设”转变为“建成”,更加体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即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已经进入收官阶段,但仍需要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建成”二字无疑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带给广大人民以无限的信心和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是空洞的概念,它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如从古至今的中国人期待的那样,在小康社会中,人民过着富足和殷实的生活,因此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内涵。努力达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就是让国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让人民享受到更加宽裕的生活。第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范围更加宽广,增加人民群众发声的渠道,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染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第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和谐社会。第五是进一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治理污染,使人民在高质量的空气中生活。党的十八大还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协调发展。这五大建设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如果有一方面建设过慢,会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进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提出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治国的要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两次重要会议提出的两个重要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的保障,促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从“建立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个战略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社会孜孜不倦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中国人民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必须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以更多的智慧和努力,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