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书喜
生活的苦是艺术的财富
文_李书喜
巴山新路 68×136cm 2001年
Q=李书喜,A=赵振川
Q:我知道你对甘肃的感情很深。
A:是的。甘肃的农民都热爱艺术,对书画的偏爱让人很感动,这在全国少有。我少年时期下乡的地方离甘肃很近,那里的“花儿”很高亢,站在山头上、旷野里能体会到那种天人合一,让人充满遐想。
Q:你的弟弟、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是在甘肃出生的。
A: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全家躲到了甘肃平凉,我的弟弟赵季平就是那时候出生的。
Q:你的父亲赵望云先生多次深入西北地区写生,河西走廊的戈壁、沙漠、草原、雪山,嘉峪关、祁连山、敦煌莫高窟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进入新疆写生时,黄胄作为赵望云先生的学生随他第一次接触新疆风情。赵望云先生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开始西北写生,到从中国画本体寻找国画的出路,西北的人文历史、民族风情是他艺术创造、创新的源泉,这些都成了奠定了长安画派的基石。
A:他在《大公报》时,最早用画作做新闻报道。他刊登在《大公报》上的农村写生,社会反响很大。当时的中国,外来的绘画方式与风格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徐悲鸿、刘海粟主张用西方画改造中国画,我父亲没有走这条路。他是通过生活的体验去改造中国画的。他是用艺术的视角—以前精英文化表现的都是亭台楼阁、名山大川、达官贵人,他画的都是穷困潦倒的百姓、破败的农村、西北的荒漠和窑洞。黄胄是我父亲的入室弟子,在我家生活了很多年,我们的感情很深。他随父亲去了新疆,这是父亲大西北写生的又一次征程,也是黄胄艺术的启程。
赵振川,1944年生于西安,祖籍河北省束鹿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黄胄美术基金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第四届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政协委员。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北大学客座教授。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二届陕西文艺大奖艺术成就奖”。作品先后入选第四、七、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经常参加当代中国山水画提名展、综合性画展、国际水墨画交流展等国内外大型邀请展,作品被中外美术馆、博物馆及个人大量收藏。
栏目主持_李书喜
Q:长安画派曾在画坛独领风骚,甚至影响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你是怎么认识长安画派的?
A:长安画派有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坚持面向生活,坚持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它将传统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把古老的中国画进行了精神上的改造,使它走向了现代,走进了生活,并为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情感。长安画派对中国画最重大、最根本的影响是用生活的情感去改造中国画。当代中国人对待民族文化是崇敬的,对外来文化,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长安画派的老先生们都很开放,又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他们是革新者、革命者,同时热爱自己的文化,但是在绘画上又不会止步于前人的成就。
Q:你可否具体讲一下长安画派几位主要画家的特点和成就,他们都从哪些方面影响过你?
A:我的父亲宽厚、仁慈,对劳动人民充满感情,热爱艺术,热爱祖国。他办过抗战画刊,民族责任感很强。他经常对我说,中国画的根本在于其中包含的精神,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认识是深远的。石鲁先生评价他“尊美重德,艺为人民”,我认为是很中肯的。石鲁先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去研究中国画的学问,比方说认识论和实践论。我是从他那里开始从这两方面去研究中国画的,我的艺术理念受石鲁先生的影响比较大,他是一个犀利敏锐、天赋极高的人。我的师兄黄胄就像我的精神偶像一样,他对艺术的追求很执着,病倒了都还在画画,他总是在否定自己中提高自己。他强调艺术家要有生活,即创作的实践
和生活的积累,说最伟大的艺术家是从泥土里滚出来的。方老(方济众)是一个能看见别人优点的人,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艺术上。他的小品画都很精到,很有趣味。何海霞先生给我讲过笔法、墨法,在传统的学习上,是他手把手地指导我。
陇东人家 175×135cm 2004年
Q:你可以说是成长、生活在大师、大家的圈子里,但你上学时读的是统计学,能讲一下你的这段经历吗?
A:我的成长有一个很好的文化氛围,说我是在大师的圈子里长大的并不为过。我的父亲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培养了许多学生,他不仅培养了个人,也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画有像黄胄、徐庶之、方济众这样有成就的人,和他是分不开的。我上学的年代,个人选择不自由,学校让学什么就学什么。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运筹学等这些科目对我也是有好处的。自然灾害的时候,学校实在办不下去了,我们就毕业了,正好美协当时办了一个中国画学员班,我就去学画了。后来我下乡到陇县,虽然乡下很苦,但是对生活、对艺术有了更多理解。我把生活的苦转化为创作,变成了一笔财富,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艺术家就要有感悟生活的能力,能在生活中寻找美。
Q:在你早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你对长安画派几位重要的画家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可以说是集长安画派之大成。你提出的“泡菜理论”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赞同。其实也是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继承和延伸,也是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巴山旋涡 136×68cm 2006年
A:泡在生活中是什么?就是一种深刻的改变,所谓“泡菜理论”,就是要从精神深处去改变。深入生活的方法就是亲力亲为,就像泡酸菜一样—把菜泡酸了,发生质的改变,这是我对艺术的理解,也是对长安画派理论的一种发展。
Q:你认为一幅好的山水画应该是怎样的?你如何看理论和实
践?中国画的发展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
A:一幅好的山水画一定要有故事、有内涵。故事是创作作品时思维的过程,是生活的感受。我通过不断实践、探索,认识到艺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有不少哲学问题。艺术是精神层面的,不是世俗的。我反对用理论指导创作,我个人的理论学习遵循的是通过实践寻找真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我们要认真研究传统,但不能被传统吓住,画起画来应该所向披靡、无所忌讳,要以“自我”为主,“自我”是艺术家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
Q:你和家人把赵望云先生的三百多件作品捐献给了中国美术馆。
A:我们当时捐了352件作品,我们觉得这些作品不应该是我们一家的财富,应该贡献出来,方便有需要的人研究。
Q:发现你的一枚新的印章上面刻着“七十从心”,这有什么寓意?
A:是我的外甥女帮我刻的,源于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我可以在艺术上更自由一点儿了。
汉水写意 83×152cm 2007年
额旗印象 90×98cm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