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2015-03-01 06:15文_肖
读者·原创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美母校校服

文_肖 遥

离别

文_肖遥

微信上有几个人问我家孩子小升初考得怎么样,我一点儿也不领情,倒不是因为她没有考好,显得他们哪壶不开提哪壶,而是在小孩自己的标准里,她这回已经考得不错了,在我的标准里,她考得刚刚好,不多也不少。

小孩一点儿也没有被考试成绩影响,因为生活中有更多其他的事情让她应接不暇。比如说,要毕业了,这个学校忽然就不属于她了,她再进学校就不是以学生的身份了,这种身份转变的焦虑,对于成年人尚且需要缓冲,更何况孩子。幼儿园毕业那次,她还小,虽然也有失落,但那浅淡的惆怅用一颗糖就能取代,而现在的忧伤是有些深刻甚至复杂的。在学校的最后两周,小孩很关注老师对他们态度的变化:“从前觉得刘老师光知道上课,一点儿也不关注我们,总是把我和六班一个小孩弄混,这几天刘老师对我们可慈祥了;王老师对我们一点儿也不留恋,作业都懒得改了,窝在教室后头看手机……”她这么说是因为自己对老师有说不出的留恋,而老师对自己的离开好像并不在意,小心灵第一次体会到了用心付出的疼痛。

开始给同学写留言时小孩挺兴奋,但是写到后面几天,她捧着同学给自己写的留言看来看去,忽然意识到,这些人可能以后很少能够再见到了,就像有些早熟的小孩在留言册上坦言:“考完了本该如释重负,可是那一天越来越近了,就怕再也见不到他了。”毕业的伤感弥漫,还有人在QQ群里发“这有可能是你和你喜欢的人唯一的一张合照”的毕业合影,小孩诚实地表示无比惆怅,围观的人都捂着嘴偷笑。

六年来,小孩最讨厌的是“周一穿校服”这个规矩,但她天性散漫,常常是送她到学校门口,忽然脸色大变:“糟了!忘穿校服了!”这样的桥段几乎每周上演一次,然后她会绝望地看我一眼,快步走进学校,因为她知道我更不靠谱,绝不会像别的家长那样飞似的冲回家给她取忘带的书本、忘穿的校服,她得赶紧离开,否则她妈还会幸灾乐祸地嘲笑她。距离毕业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小孩自己把校服翻出来,连续两周穿着去上学。已经是夏天,路上很难找到穿校服的孩子,她却说:“教室里空调很凉的!”其实是因为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穿了。

对于还不会煽情的小孩来

说,离别是沉重得说不出来的味道。小孩说:“这个周五,是我们最后一天上课,我想大家可能都会装作没事人的样子,上课,下课,放学对看到的同学说‘再见’。心里都清楚以后不一定能再见了。”我问:“不会有人哭吗?”她转移了话题,说起有一次上阅读课,小美的同桌谢肥读一篇文章,讲一只小鸟和一棵树很好,有一天树不见了,小鸟飞到森林里问,松鼠告诉它,树被砍了运到村里的木材厂去了。小鸟去木材厂,其他木材说,树被做成火柴了,在一个小女孩家里。小鸟去找小女孩,看到小女孩正在划一根火柴,小鸟就哭了。念到这儿,谢肥也哭了。小美很奇怪谢肥为什么会哭。不过小美也哭过,体检抽血的时候,男生们逗她说:“可疼了!”小美一边排队一边发抖,还没排到她,她就哭了。

我想起我的小学毕业季。那年我家调离山里的军工厂,前往另一个城市。前一天晚上,我和邻居小伙伴毛三睡在一起。我一想到以后山高水长,再也见不到毛三,就哭了,毛三好奇:“你为什么哭呢?我只有我爸打我时才会哭的。”第二天,我刚上车,就从车窗里看到毛三站在下面,哭成了个泪人儿。

到达新的城市是6月份,如果转到小学的话,刚好得参加小学毕业考试,父母说,还不如直接转到中学,可以不参加考试。耶!于是,我有了长达3个月的暑假。漫长到不知道该干啥的毕业季,书还封在箱子里没取出来,家里还没有电视,不认识其他孩子,每天唯一的娱乐就是晚饭后跟父母一起在厂子后面的麦田里散步。沿着麦田走到头,有个鱼塘,在夕阳的金光里波光粼粼,湖边有两排高大的白杨树。鱼塘的景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天空的颜色随着天气的不同而不同,尤其是傍晚,火烧云映在水里,天地瞬间变得神秘而壮观。

当时的我却好像一下子被抛到了荒原里,头一次体会到了无聊的滋味,连睡觉都觉得没意思,吃饭都没滋味。如今我匆匆奔忙,换来一年中的几天,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停留。虽然每年都能去不一样的地方,看不一样的美景,可这种生活,怎么能和随时都能看到水库边春天的浅草、夏天的荷塘、秋天的镜泊、冬天的残冰相比呢?距离家那么近的地方,有那么美好的一个所在真是幸运,这种趣味,如今却需要高昂的代价了。

那段时间是人生一个意外的空白,也是一次过于漫长的缓冲,待上了梦寐以求的中学后,才发现那种空白令人回味。于是,在我后来的人生里,每当遇到急转弯和急刹车,所有人都指手画脚地告诉我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我却总是想赖在原地,哪儿也不去,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想面对白杨树下那片湖水,它那么美,美得不需要一丁点儿意义和诠释。

而大学毕业时的离别,用我闺密文君的话说:“6月29日还觉得母校是母亲,到7月1日母校就成后妈了,因为母校已经把毕业生们当钉子户了。学校会给宿舍断水断电,学生们会彻夜砸东西,发泄几年来积聚的情绪—友情、爱情、对未来的担心、对变化的恐惧……大学毕业生们最想不通的是,迎新时敲锣打鼓地欢迎,毕业时咋人还没走,茶就先凉了?”

研究生毕业时,开始流行吃各种散伙饭,我都没参加。我一直认为,超过四个人以上的团体,其真诚度就要打折扣了,有可能两两之间有分歧或隔阂,该有多么大的伤感或者共鸣才能够溶解这些纠葛呢?我没有信心。

而两三个知己之间是无所谓散伙的,距离或时间只能风干多余的水分,增加感情的浓度。

若是情侣分手,伤心本就是个大伤口,没有必要再往上加一刀,没有必要再折腾一下,甚至没有必要放大或拉长,就让它“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需要用一醉方休去糊弄或煽动的感情是“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透过岁月的迷雾去看也很矫情。感情不会因酒后的胡言乱语就变得纯真或厚重,就如同伤心不会因为酒的麻醉而消失或减缓。

喜欢把离别酝酿得分外煽情的人,恐怕是生活太平静了,需要刺激一下情绪。而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不再喜欢夸张的情绪了。

没事就是最好的事。

图/元熙

猜你喜欢
小美母校校服
我的校服我做主
褪色的玫瑰
推理:小美过生日
告别母校
蜡烛跷跷板
致母校的一封信
锐角
母校情结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记忆深处的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