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迅
这是一张大清北洋水师巡洋舰官兵合影,当中一人,是管带(舰长)邓世昌。
多年来人们认为这是一张普通的老照片,然而最新面世的图书《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揭露,拍摄该照片的竟然是日本派来侦察大清水师的间谍。
本该收敛行踪的间谍,却被热情接待,大大方方登上了军舰,还毫不受阻地四处拍照……这是甲午战争中不可思议的一幕。
一场战争,有战场上将军与将军的对抗,士兵与士兵的交锋;有背后兵力武器的比较,排兵布阵的博弈;有后方皇帝大臣的运筹帷幄,国与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这是一场战争的正面。
战争还有另外一面,它躲在历史的幽暗角落。今天,再来看中日甲午战争,或许意味更为深长。
刺 探
1894年8月29日,在烟台开往上海的“连升”号商船上,有一个冒充中国人的日本人,名叫宗方小太郎,他是正被清廷通缉的日本间谍。
上船后宗方小太郎才发现,船上认识他的华人居然有6人之多,其中包括南京长江水师把总蔡廷标。
几番思量,他决定主动去找蔡廷标,这让蔡大吃—惊。宗方不慌不忙地说:“两国已经开战了。”蔡冷冷地答道:“真的吗?我还没听说呢。”
“幸好我只是儒生,在国内没有官职,依旧得以放浪于山水之间。如今准备暂时回上海,以避纷扰。”宗方小太郎继续试探蔡廷标。
蔡直截了当地答道:“你很危险啊,你没有听说官府悬赏数百金通缉你吗?”
宗方不动声色,问蔡廷标是否可以不告发他。蔡说:“当然,一旦别人知道你是日本人,恐怕我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有了蔡的掩护,宗方得以一路过关。
此时的宗方,已经顺利完成日本海军省交给他的情报任务。
从1894年6月,宗方奉命赶到烟台,到8月29日离开,他多次伪装成中国人,只身潜入烟台、威海卫,刺探炮台要塞和北洋水师活动情况,绘制布防图。宗方发现,威海卫炮台的主要防卫力量集中在海上,而后方防卫薄弱,这为后来日军进攻威海卫采取先登陆再绕行后方攻击提供了情报依据。
一个为日军最终取胜提供了关键情报的间谍,身为水师把总的蔡廷标,却这样把他轻易放走了。
笼 络
对于日本间谍如何网络人心,民国时期撰写的《日本侵华之间谍史》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情。
1888年,19岁的日本间谍藤岛武彦在汉口遭到水匪打劫,最后居然与匪首赵某相谈甚欢而被放走。藤岛与赵某分手之后,赵某被官府抓获。
藤岛连夜赶往救援,赶到时赵某已被枭首。藤岛冒险盗回赵某首级,将其绑在腰间,跳入江中逃走,九死一生。最后藤岛把赵某首级掩埋,再通知赵某手下去挖掘,此举让赵某手下感激涕零。
该书作者钟鹤鸣由是感慨道:“浪人怀柔赵某部下也如此,其用心不可谓不深矣。”
在日本间谍组织乐善堂的《外员探查须知》中,规定拉拢人物包括:君子、豪杰、长者、侠客和富者,并意强调“见危而图苟免,见利而图苟得者”不能算“豪杰”——蔡廷标放走宗方,日本人果然识人有方。
1895年2月16日,北洋水师投降日本的第三天,道台牛昶昞致信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请求返还广丙舰,信中写道:“此舰属广东水师……广甲、广乙今已沉坏,粤东三舰只残广丙一舰而已。广东军舰不关今日之事,若沉坏其全舰,何面目见广东总督?愿贵官垂大恩,收其兵器铳炮,以虚舰交返,则感贵德无量。”牛昶昞此举遭到伊东的拒绝和斥责,此信后来在日本报纸登出,日本人视为奇闻,加以嘲笑——道台尚且无国家观念,区区水师把总放走日本间谍,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1894年9月7日,宗方到达上海,换西服改乘英国商船离开,于11日抵达长崎,16日收到日本战时大本营的“天皇赐予特别破格召见的内命”。
10月4日,因为情报成绩卓著,宗方在广岛大本营受到天皇召见,历时两个小时之久。
情 报
宗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只会刺探情报的间谍,为考察中国国情,他曾徒步游历中国北方九省。
在广岛战时大本营,他完成了两份战略报告:《中国大势之倾向》和《对华迩言》。
当时东西方均有不少人坚信以中国之丰富物产,如能积极变革,必将崛起。但宗方小太郎在《中国大势之倾向》中认为,中国虽然表面上在不断改革和进步,但“犹如老屋废厦加以粉饰”,经不起大风地震之灾。李鸿章也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甲午战争爆发后,宗方小太郎曾分析过中国的年财政收入仅有9074万两银子外加523万石米(清廷在1893年和1894年两年的财政收入均在8300万两左右),以中国之大,这是很不般配的。据他实际调查,民间的实际税赋是此表面岁入额之四倍,而且此类“定额以外之收入,一钱不入国库,均为地方官吏所私有”。腐败的基因遗传自明末,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人心腐败已达极点”。
组 织
宗方并非孤身一人。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活跃在中国的间谍网几乎都没有拿过日本政府或军方的钱,不仅没有享受“机关”待遇,甚至连“事业单位”都算不上,纯粹是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而且只“烧钱”,不产出。大多数日本间谍只是在战争爆发后才被纳入军队系统,只有提供赞助的企业领取微薄的生活津贴,是“间谍志愿者”。
在背后支撑这个庞大的间谍网的,是一家日本的民营企业,它通过卓有成效的在华商业经营,以商养谍,商谍结合,既节省了日本的军费开支,也拓宽了谍报渠道,提高了谍报效率。
这家企业名为“乐善堂”,他的当家人是一个曾在江户妓院做过龟奴的汉学家岸田吟香。
岸田自幼便有神童之称,年轻时曾与木户孝勇、西乡隆盛等一干后来的维新志士结交,提倡革新,因此触怒了幕府官僚,很长一段时间在江户隐姓埋名,甚至到妓院里做仆人。endprint
其后,他遇到了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博士——赫本。
赫本在日本先后生活33年,培养了不少人才。他有个孙女叫凯瑟琳,日后比爷爷的名气还大,曾四度荣获奥斯卡金像奖。
在赫本的帮助下,岸田创办了多份报纸,声名鹊起,被称为四大“名记”之一。就在这时,赫本博士将自己研制的一种水溶性眼药配方送给了岸田,岸田将其命名为“精锜水”,遂弃文从商,办起了名叫乐善堂的公司。
趁着这个势头,他来到了中国,在经营药品之余还翻印中文典籍,他也因此介入了中国的文化界,是《申报》乐于报道的上海滩“明星”。
岸田一方面为日本国内撰写大量文章和报告,成为日本政界和军方的重要情报来源,另一方面效仿中国古人孟尝君的做法,收留了大量到中国前来寻找机会的日本浪人或学生,管吃管住还管出路。
1886年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派荒尾精中尉秘密潜到中国刺探情报。荒尾与岸田一拍即合,第一次理清了在华日本浪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形成了职能明确的间谍机构。
宗方小太郎就是他们麾下最得力的一员干将。
1890年4月,荒尾精回日本述职。9月他带领从日本各地征召的150名学生来上海开办“日清贸易研究所”。之后他在英租界四川路与汉口路交界处办了个日清商品成立所,并取了个中国名字——“瀛华广懋馆”。其实,这也是个以经商为名的间谍机构。
荒尾精回日本后,这个机构由参谋本部派来的根津一大尉接管。
根津一将汉口乐善堂成员在中国各地搜集的情报分门别类整理,编纂成三大册二千多页的《清国通商综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交通等方面,是一部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部书为日本军政当局侵华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渗 透
日本间谍机构制定了一套暗语系统,如“上等品”代表“旅顺口附近兵”,“中等品”指“大连湾附近之兵”,“谷类”代表“步兵练勇”,“杂货”指“炮兵”等。
甲午战争前,宗方与根津一又研究出新暗语,“买卖不如意”意为“北洋水师不出威海”;“草帽辫行市如何”指“北洋舰队出威海进行攻击”;“近日返沪”指“威海舰队之防御移至旅顺”等。
其时,清政府已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水师。
北洋水师归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统辖,担当辽东半岛、直隶湾、山东半岛一带的防务;南洋水师由两江总督管辖,负责江苏沿海及长江一带防务;福建水师以马尾为根据地,管理浙江、福建、台湾的防务。广东水师保卫广东沿海一带。
这四支水师中,日本人最重视北洋水师。因为李鸿章向德国订造的铁甲“定远”“镇运” “来远”“经远”四舰,向英国订购的“致远”“靖远”两舰都隶属于北洋水师。
到1888年,北洋水师已经拥有大小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同时,李鸿章还在威海修建船坞、港口、炮台等,并驻有北洋水师提督衙门。
但北洋水师的军事机密却被日本间谍石川伍一摸得一清二楚。
石川伍一表面看来只是日本松昌洋行的普通职员。他1884年来到上海,投到驻华武官海军大尉曾根俊虎门下,开始间谍生涯。之后,他与另一名日本间谍高桥谦结伴深入到江苏、浙江、江西、两广和河北、河南、四川、陕西等13个省,进行详尽调查。
1886年,石川伍一与高桥谦经湖南到达汉口,归入荒尾精门下。此后俩人完成了一部有关四川的报告并附有详图。
1893年2月,天津送昌洋行。一个清兵来兑换英镑,伙计做不了主,石川特准换与了他。几次交往,石川很快与他熟了,知道他叫汪开甲,是清军驻天津护卫营的一个弁目。石川多次在妓院宴请汪开甲,终于在一次酒足饭饱之后,汪开甲表示要带他见一个“大人物”。
这个大人物,竟然是李鸿章的外甥、时任军械局书办的刘芬。
情报源源而来。
日本大本营为此调整了针对援朝清军的兵力部署。1894年7月23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海军中将伊东右亨率舰队从佐世保出发,驶向朝鲜海岸,进入临战状态。
7月25日,丰岛海面发生了清军运兵船被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秋津洲”舰围攻的悲惨事件,清军千余人全部丧生。护送运兵船的“广乙”舰被毁,“操江”舰被掳。
汪开甲终于引起了天津城守营千总任如升的注意。经审问,汪开甲供出了石川伍一。
这是清政府破获的第一起间谍案。这年9月20日,石川伍一被押赴刑场,“按公法用洋枪击毙”。刘芬则“绑赴市曹”处决。
自此,清政府各级官员对日本间谍才开始有所重视。
〔责任编辑 袁小玲〕
〔推荐人 水云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