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向军,荣 军,陈 松,谭 荣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湖南岳阳 414006)
在地质勘探中,常常通过人工办法产生地震,并采用同轴电缆传输同步信号,启动几公里外的“地震波分析仪”,从而了解地质情况、地下资源分布等信息,因此需要用到有线同步触发装置[1-2]。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这些装置很多缺陷与不足,比如有些装置采用GPS的同步对时技术具有硬件电路体积大、成本高以及算法复杂等缺点;另外有些装置在发射和接收模式选择上采用蓝牙技术,但是蓝牙技术的缺点就是穿透能力差以及传输距离短[3-4]。针对以上无线同步触发装置具有通信距离短以及成本高的缺点,本文设计了一种简易的远距离无线同步触发装置,该系统具有通信距离远、电路设计简单以及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简易数字控制的远距离无线同步触发装置选用对讲机作为载体,通过对讲机发射链接信号建立链路,然后再次发射触发信号,通过对讲机解调,然后滤波分离出来,通过低频锁相芯片进行选频,最后微处理器STM32F103RCT6通过检测锁相芯片的电平变化,及时检测出触发信号。此外,在发射和接收模式的选择上利用现有的对讲机,拆开取出其核心部分,然后通过MCU控制其内部连接方式,改变其工作模式,使其能受控的信号处于发射模式或接收模式。该装置系统框图包括发射部分框图和接收框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如图1所示的系统发射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不按模式选择开关,如果在5 min之内发射端无任何其他动作,则发射机停止发射,并处于待机状态。下次链路的建立由发射端触发信号触发(上升沿或下降沿均可),等链路建立1 s之后,发射端才能接收到发射端的触发信号,触发后发射500 Hz与3 kHz叠加信号,5 s后停止功率发射,等待下次外触发启动(等待时间大于10 s,同时发射端只有确定链路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才能触发)。之所以要发送500 Hz链路信号是为了减少误触发。
图1 系统发射部分框图
图2 系统接收部分框图
如图2所示的系统接收部分如果按下模式选择开关,选择接收模式,调准好对讲机收发频率,当接收端收到500 Hz链路信号时,链路灯亮,一旦接收到500 Hz加3 kHz触发信号后,立刻输出1 ms的低电平触发信号,然后恢复高电平,同时接收端触发灯闪烁10 s后复位,用于模拟地震分析仪响应。
发射站电路设计包括发射模式选择电路、发射模式控制电路以及发射信号产生电路3部分构成。
2.1.1 发射模式选择电路设计
图3 发射模式控制电路
发射模式选择电路如图3所示,利用自锁开关,选择发射或接收模式,正常情况系统处于发射模式,此时发射灯LED0亮;当发射端有触发信号时,其通过开关pin4与pin6脚相接,然后经触发电路,由微处理器进行模式检测[5]。
2.1.2 发射模式控制电路设计
由于系统采用的是对讲机作为发射模块,通过分析对讲机内部结构,当使内部发射引脚线连接到地时,对讲机便可以发射信号,因此选择用微处理器STM32F103RCT6来控制三极管,使对讲机的发射使能脚短接到地,这样系统便通过外部触发信号,自动改变对讲机的模式,其发射模式控制硬件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发射模式控制电路
2.1.3 发射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正常情况下,系统上电,微处理器STM32F103RCT6输出3 kHz的正弦链接信号,经无源低通滤波器与隔直电容接入发射模块进行发射;当微处理器检测到触发端信号时,其立马输出500 Hz以及3 KHz的叠加波。其中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1 2πRC,其中R为2.7 kΩ,C为10 nF,DA输出滤波硬件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DA输出滤波电路
接收站硬件电路设计包括接收端滤波电路、500 Hz锁相电路以及3 kHz触发电路设计3部分。
2.2.1 接收端滤波电路设计
接收端滤波硬件电路如图6所示,当对讲机接收到信号后,滤波电路就立即进行信号分离和放大,其中对于分离500 Hz信号的这路,采用的是四阶无源低通滤波,设置的理论截止频率是1.6 kHz,为了提高无源滤波器的带负载能力,使用的电阻采用的升序排列,而电容采用降序排列。信号最后经反相放大输出至锁相电路进行锁定。其中放大电路采用的是单电源供电模式,其放大倍数为Av=-R5/R10,电阻R13的作用是减少电路级间相互影响与干扰。另外,对于分离3 kHz信号的这路,采用的是无源四阶高通滤波器,理论设置的截止频率为1.6 kHz,其中电容的设计依旧采用降序,电阻采用升序排列,以提高器带负载能力,放大电路部分也是使用单电源反相放大[6-7]。
图6 接收端滤波分离电路
2.2.2 500 Hz锁相电路设计
500 Hz锁相电路如图7所示,500 Hz信号经过分离电路分离后,经过隔直电容进入低频锁相电路,调节R16,使得电路的锁相频率为500 Hz,此时用示波器观察pin6脚,会有500 Hz的震荡方波出现。此时当芯片没有锁定时,输出电平为高电平,一旦500 Hz信号进入后,NE567立马锁定并输出低电平,此时锁定灯亮;同时该pin脚链接微处理器STM32F103RCT6,当微处理器STM32F103RCT6检测到电平为低时,判定通信链路建立,并立即做出相应的响应。
图7 500 Hz锁相电路
2.2.3 3 KHz触发电路设计
3 kHz触发电路如图8所示,主要由3个比较器组成,均采用单电源供电,采用的比较器是LM339,其中R38与R45是用来提供静态偏置的,pin4脚的电压,通过调节R31使得其电压为2.1 V,对于pin7脚通过调节R40,使得其电压为2.9 V,pin9脚是用来给U5C提供偏置的,整个电路相当于当正弦波的峰峰值大于0.8Vpp时,pin14脚便有电平的跳动。当分离后输入的3 KHz正弦波幅度小于0.8Vpp时,pin14脚无电平跳动,一旦大于0.8Vpp时,pin14立马有电平跳动,同时该脚接到微处理器STM32F103RCT6的引脚,用于检测触发信号,一旦检测到触发信号,接收端立即响应。同时由于LM339是一款集电极开路的比较器,因此输出端均需加上拉电阻。
图8 3 kHz触发电路
当微处理器STM32F103RCT6接收端响应硬件电路如图9所示。当其检测到3 kHz触发信号时,微处理器立即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模拟开关TS5A3166,使它的pin2脚与pin1脚连接,该信号用于控制地质采集装置做出的响应。其中正常情况pin4脚输入低电平,pin2和pin1是断开的,一旦输入高电平,这两个脚便立刻短接,产生一个跳变沿。
图9 接收端响应电
软件系统设计是整个装置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采用uVision4为开发平台,进行软件系统设计。系统软件设计的思想是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主要包括计时模块、发送模式模块、接收模式模块、触发信号处理模块以及信号产生模块程序设计等,系统流程图如10所示[8-9]。
图10 程序流程图
简易数字控制远距离无线同步触发装置的实物图如图11所示,经过严密的测试,该装置在直线传播(无障碍物)时,收发距离最远为10 km;在市内等建筑物较多的地方,信号衰减比较大,其最小通信距离可达2 km以上。频率范围覆盖测试:UV四段全面覆盖,其中V1段频率范围为136 MHz~171 MHz;V2段频率范围为200 MHz~259 MHz;U1段频率范围为 400 MHz~470 MHz;U2段频率范围为 470 MHz~519 MHz。说明该无线同步触发装置具有覆盖频率范围广以及适应性强的特点。无线同步触发装置的功率损耗测试如下:发射机功耗小于8 W,接收机功耗小于1 W;说明该装置能耗比较小,可以满足在野外长时间作业。在重要的触发指标测试中,其中触发时延精度:小于0.2 ms;相对变化量小于0.7 ms,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图11 简易无线同步触发装置的实物图
本文设计一种简易的远距离无线同步触发装置,该装置选用对讲机作为载体,通过对讲机发射链接信号建立链路,然后再次发射触发信号,通过对讲机解调,然后滤波分离出来,通过低频锁相芯片进行选频,最后微处理器通过检测锁相芯片的电平变化,及时检测出触发信号。此外,在发射和接收模式的选择上利用现有的对讲机,拆开取出其核心部分,然后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其内部连接方式,改变其工作模式,使其能受控的信号处于发射模式或接收模式。采用这样的收发模式的优点在于对讲机是不受网络所限制的,在网络所未覆盖到的一些地方,对讲机可以让操作人轻松沟通,同时对讲机具备一对一与一对多的通话方式。同时在直线传播(无障碍物)时,收发距离最远距离达到10 km。本文设计的简易数字控制远距离无线同步触发装置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以及性比价高等优点。
[1]李春熙.某隧道地质灾害的超前预报[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21):130-170.
[2]徐涵.基于蓝牙的心电采集和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D].东华大学,2013.
[3]刘超进,杨宁,聂尉.采煤机用无线遥控信号发射接收装置设计[J].煤炭科学技术,2014,4(42):218-220.
[4]程海兵,毛善君,刘永立,等.煤矿井下供电自动设计系统的实现[J].煤炭科学技术,2009,39(2):69-72.
[5]Peter Spies,Philip Babel.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Low-Power Devices[C]//Proc IEEE Sensors.2008:33-36.
[6]郭云林,陈松.通信电子电路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56-160.
[7]黄辉,黄学良,谭林林,等.基于磁场谐振耦合的无线电力传输发射及接收装置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1,30(1):32-35.
[8]肖雪峰,肖伸平,彭琼林,等.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数字音频播放器优化控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3,32(1):117-120.
[9]荣 军,何 飞,张国云,等.简易数字控制晶体管测试仪的设计[J].电子器件,2015,38(2):377-381.
粟向军(1964-),男(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教授,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410006,主要从事通信仿真技术研究。
荣 军(1978-),男,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开关电源以及学生考赛指导工作,rj12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