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宜辰
(西京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3)
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研究
谢宜辰
(西京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数量也在逐年扩张,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由于民办高校的学生不同于其它普通高校的学生,在思想、学习、价值观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恰恰是这些特性影响着民办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进而也影响民办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故此,本文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有建设性的提出学生高效管理措施,旨在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培养质量。
民办高校 学生 管理 对策 特点
在社会的发展中,民办高校成为学生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学历水平的重要选择之一,一般学生通过自学考试和学历考试进入民办高校进行学习。然而很多学生进入民办高校满怀期望的学习时,却又面临着与自己的想象中的大学不一样的矛盾,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形成巨大的落差。民办高校在社会上认可度低、与其它高校的学生相比较成绩差、素质低等的偏见影响了民办高校学生的进取心,对学生构成了严重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在高校进行学习。因此,本文就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效管理学生的对策,以便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奠定坚实的精神支撑。
(一)学生思想包袱重,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引发自我认同扭曲
由于民办高校受到社会认同低的影响,学生在进入学校后,无形之中心理就会有一种被贴上“歧视”标签的感觉,自我效能感差。再加上民办高校与其它普通高校相比较稍逊一筹,更是增加了学生的思想负担。使得学生对未来充满了困惑,不知道自己的路该怎样走,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心理压力大,产生各种焦虑,容易使学生的行为盲从,从而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甚至产生自我贬低的认同扭曲。很明显这都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发展。
(二)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信心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大部分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成绩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都比普通高校的学生要差一些,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无形之中增加了学习上的负担和压力。学生由于自卑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自信心不足,只能接受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而无法面对别人的批评,经受不住学习上带来的挫折和困难。一旦成绩不理想,就很容易落入自暴自弃的深渊,以致于引发旷课、抄袭等情况的发生,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依赖性强,面对挫折的能力较弱
民办高校的学生多是自费上大学的,他们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对于家庭的依赖性非常强,独立面对挫折的能力较弱。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经受语言、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性,使得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的有难度,很难找到和自己可以倾诉衷肠的朋友,无形之中给学生的心理安全埋下了隐患的“种子”。同时,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依赖性强,使得学生的思想比较肤浅,停留在天马行空的幻想中,没有形成脚踏实地的精神以及务实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多措并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
俗话说:“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就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明确学生的行为意识能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学校通过各种措施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稳定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学生行为的盲目性,以及规避学生走上歧途的危险。例如,学校可以不定期的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由学校的领导聘请心理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就大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情绪调节、心理问题诊断等方面的问题,提升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同时当学生面临毕业的时候,学校要组织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知识方面的讲座,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做好学生由学校到社会之间的过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减轻学生思想压力,帮助民办高校学生顺利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
(二)努力构建优秀的学生管理队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民办高校中的学生由于其自律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容易在考试的失败中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严重的挫败感,自我认同感不强,消弱了学习自信。因此,学校构建一支专业的学生管理队伍,对于实现学生的高校管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具体管理中由专职的管理者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学习的状况,便于管理者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构建。从而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的学习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不断完善高校日常管理制度的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自律
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思想活跃,对于学校的各种活动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通过参加各种才艺表演来展示自己的特长。因此,高校在学生日常管里中要不断完善学生的管理制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浓厚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学校聘请著名的企业家、学者等来校现身演讲,鼓励并鞭策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发挥典型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校要阶段性的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干扰,走上歧途。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条件优越、思想活跃、高期待的学习欲望、才艺特长、自信心不足等特点,鉴于这些特点影响着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对策的研究对于高校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提升在社会地位中的声望,就要将培养优质学生作为办学的核心目标,关注学生的成长,多措并举,以生为本,使得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来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提供智力支撑。
[1]吕晓娟,李泽林等.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研究.成人教育[J].2009,(1):54-55.
[2]马发生.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德育新思维[J].2009,(11):11.
[3]程如平.浅析民办高核学生特点及管理工作的策略.湖北行政学院学报[J].2009,(5):193-194.
谢宜辰(1987-)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研究生,西京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