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关怀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建构

2015-02-28 10:21张成恩
现代语文 2015年34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精神人文

○张成恩

基于人文关怀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建构

○张成恩

摘要:大学语文在高等学校发展历程中所承担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及作用是特殊的。大学语文课堂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挖掘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蕴,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方面,发挥出其独具的优势。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关怀教学模式

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人文精神又一次成为社会文明追寻与关注的对象。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一番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从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但作为人文精神的素养却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课程之一,是高校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公共课,其地位和重要性自不待言。在目前母语危机日渐加深的社会大背景下,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大学语文”为依托的传统文化教育所处的困境,已经越来越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大学语文在高等学校发展历程中所承担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及作用是特殊的,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大学语文以其深邃的内涵,在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的教育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其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理解、评判和表达能力上,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上。因此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恰当的方法、途径,努力实现与人文素质培养的结合,使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思想精髓积淀在学生的灵魂里,外化在气质、风度、言谈举止中,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这愈来愈成为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挖掘大学语文课程包含的丰富人文内蕴

所谓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是以人为主体,以文化建构为底蕴,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表现、生命确立、生命发展的法则、原理和规律。大学语文课提供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丰富文本,为师者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做人、合作精神、奋斗精神、审美等的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担当起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人文精神的使命,追求崇高的道德价值理念,这应当是大学语文自觉担负的使命。

先秦诸子的学说,大师们的思想博大精深,许多对于今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及建立和谐社会多有教益。譬如: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反对各种残民以逞的虐政;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主张“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老子提出“损有余以补不足”,今天看来已不足为训,正确的做法应是使“不足”逐渐走向“有余”,大致均富;阅读《诗经》的篇章,可以体会到古人的评语“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精准;从“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可以感受到惨无人道的兵役制度和统治者的残酷寡恩;阅读“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可以感受到陶渊明的淡泊与追求;“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可从中感到乐府民歌的清新与质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会感受到李太白千古无双的才气与超脱、乐观、放达;吟诵白香山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会为李杨的缠绵爱情而啧啧不已;从王维的“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孟浩然的“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能够发现生动、清新、空灵的自然之美;从辛弃疾的“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山鸥,一身都是愁”,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可以感悟到雄浑、旷阔、苍凉之美;从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以感受到哀怨、优柔、缠绵之美;从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可以体会到气势磅礴、意志坚定、激昂悲壮之美。可以说,只要我们用心,大学语文教材中诸如此类文质兼美的诗文名篇比比皆是,坚持让学生反复诵读,加上老师精辟的讲析,无疑是给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范例。[1]

大学语文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挖掘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蕴,缘文释道,因道释文,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内心。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留给我们这样一句格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的学问和文章,就是循着这两条途径取得的。穿透一般,深刻理解世界上的重要事物,这就是学问。实际上,我国优秀的文学传统中有许多这样的资源有待开掘。

二、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途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这样的论断道出了大学应负载的使命,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化。我国古代儒学教育的最高理想也就是要完美个人人格,而这恰恰也是人文及人文教育的核心所在。社会发展到现代,人文这一概念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现代人所谓的人文是指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大学语文教学,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要把大学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相结合,最终达到教会学生理解人的本质,懂得人的尊严,能够学会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并能够对社会现象和自身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的目的。要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培养相结合,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立足文化大平台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只是一味地沉浸于对单篇课文的肢解上,我们对作品的解读也仅仅停留在对作品文学意蕴的挖掘上,往往忽视了把学生的视野打开,忽视了对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同一时代相关作品的解读。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各种文化的消化与吸收,甚至堵塞了学生的阅读渠道。改革传统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站在文化的大平台上去学习大学语文,放开手脚,从文学、文化、历史等的高度去学习文章、解读作家。教师不能仅仅简单地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向学生传递文化信息。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在当今时代显得是那样地珍贵。课堂教学就要把文化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民族文化融入时代生活,并从文化层面上对文本的细节加以把握,营造一种沟通作品、文化、时代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使学子们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二)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时间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情感所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痕迹。”大学语文是工具性的,更是人文性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个性教育、情感教育的过程。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能够巧于利用文本,把文本中所包蕴的丰富的情感作为诱因,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感悟,启迪学生的灵性闪动,适时培育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兴趣、习惯、审美观、个性心理品质,向健康、和谐的高层次方向发展。具体操作上,要求从教者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欲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课堂上教师都要把最光彩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比如饱满的热忱、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形象,都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讲台上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讲解,到课下耐心细致的辅导,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教师为学生所营造的这样一种气氛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接受文本并理解各种感情。再者,教材上多样的文本,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教育学生形成对人生、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教育学生面对挫折要科学化解,教育学生巧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等等。这些方面,虽然不起眼,但恰恰是它们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桥接距离,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这也正是现代人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所必须的。

大学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以人文的原则,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既要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又要着眼于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才能实现当初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所倡导的“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的大学语文教育目标。

(三)回归“做人”这一命题

大学语文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而不是人力。让每位学生有意义、有尊严、聪明快乐地活着,让每位学生懂得信任、平等、宽容、诚实,营造一个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这是每位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青年学生求学期间,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教给他们某项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与发展他们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能力,把学生都培养成有思想、有见解、会思考、有追求、生命意识强的社会人。健全的教育应把受教育者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培养成一个有公德意识、有人文情怀、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公民。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大学语文不能仅靠简单的道德说教,而要通过对语言、文章的学习和阅读来实现。

大学语文教学,既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关注对学生精神世界、独特个性的培育。真正回归“做人”这一主题,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堂,就要做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借助于对文学材料的分析,教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最终使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得以提升。同时,要注意关注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持久不衰的学习精神的养成,这些非智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这样长期坚持不懈,就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为社会输送一批批富有活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

三、建构具有人文关怀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

语文课从本质上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随着理论界对大学语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大学语文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充实学习主体的精神,使每位主体都得到发展,提升学习者的素养,这就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巩固基础教育的成果,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感知文学,喜爱文学,在文学的殿堂登堂入室,就需要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建构一个全新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尝试感悟式教学。“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感悟性教学是一种以自觉文化主体进行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过程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建构活动。”其目的“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充实生命的精神,从而使生物学上的个体生命转化为文化学上的独立的有尊严的自由价值主体。通过感悟,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才会有对生命的执著追求,从而活出精彩的人生。”[2]这样的教学,更加注重人的思想的形成。要执行感悟式教学,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解,不能停留在灌输、死记硬背上,要让学生理解、感悟课本上的东西,并能触类旁通,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体验,把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能活学活用,变成活知识。我们倡导的感悟式语文教学,要能够让师生之间交流无障碍,使学生通过文本,把知识立体起来,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并由文本生发开去,进而产生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其次,要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实施研究性教学。高等教育最高的境界是培养出的学生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不应再是课堂的主角,而应是一个好的导演。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和研究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和研究的习惯。课堂要多组织一些研讨性的讨论,讲解不妨少一些时间,这样的做法,也有利于锻炼学生出色的口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体操作方法不一而足,如组织学生成立研讨小组,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锻炼了胆量,也锻炼了口才,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愈加美丽。这样的做法,能够“使大学语文教育成为学生学校学习向终身学习的起点,成为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发展的桥梁,成为学生接受式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过渡,真正把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才”。[3]

第三,打破教室的限制,开放课堂教学。树立大语文观,就是要彻底打破单一狭小、封闭的语文学习空间,拓展视野,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生活即语文。高等学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这方面实施起来要比中学更得心应手。既可以组织文学讲座、成立文学社团、组织演讲朗诵比赛等,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文化遗迹和自然人文景观,深入社区、工矿、军营、车间等采风,让他们对文学产生亲近感,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自然地萌生人文情怀,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建立开放式的大学语文教学,就要兼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作品的讲读中,让学生更多地接受多样的知识和信息,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文学与哲学、艺术、教育、科技紧密结合起来,挖掘文本中潜藏的各种文化,进而反过来指导他们在诸如求学、就业、婚恋、为人处世等问题上的困惑,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人生。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决定了它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构建一个全新的富有人文关怀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学语文研究理论界的共识。教师应自觉担当起人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内化人格,外化气质,在教学过程中,在宏观的人文背景下,结合学生的年龄、思想和专业特点,开阔视野,以生动自然的形式,充分挖掘和感受文化语境、作家作品中的人文质素,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责任意识和健康的人格,使人文教育进一步延伸并与未来的职业素养相结合。

注释:

[1]徐中玉:《大学语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谌安荣:《感悟性教学的文化意蕴》,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4期。

[3]李香珠:《阻碍大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年,第7期。

(张成恩河南郑州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450044)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人文精神人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