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鲜活的素材,鲜活地使用素材
——考场作文素材的选择和运用
◎王凤瑜
材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鲜活的素材不仅能增强议论文的说理性,还会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但考生因为生活阅历的限制,选材上很容易千文一面,试想:在超大强度的高考作文阅卷中,阅卷老师看着一篇又一篇同样的“明星脸”,他们还会有丝毫的心动和激动吗?那么如何突破议论文素材的选择和运用这一瓶颈,也就成了考场作文训练中最重要的内容。
新鲜非陌生,考场作文就是要突破雷同素材的局限,推陈出新,让记忆中熟知的素材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一)盘活教材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依托,也是选择素材的源头活水。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将目光投向社会热点,而忽略了教材中的丰富素材,于是很多文化名人也就成了陌生的“熟悉人”,例如:汪曾祺、归有光、王实甫、刘亮程、沈从文、肖洛霍夫、高尔斯华绥、奥尔多利奥波德等等。此外,就一个素材进行“定点纵深”的方式进行挖掘更容易写出不同的风景。如:由教材中的课文《金岳霖先生传》,想到其作者汪曾祺,想到他的最知名小说《受戒》,想到其它小说《大淖记事》《沙家浜》。这样,教材中的素材就一点点的被盘活,选择的天地就一点点的拓宽了。
(二)替换升级
韩寒说:“大家笑我不一样,我笑大家一个样。”替换升级,让材料的选择更加个性化。
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国外替换国内,用哲人替换文人,用社会科学(人文)替换自然科学,等等。如:用“尼克胡哲、克里斯迪布朗”替换“司马迁、史铁生”,用“斯美塔那、巴赫、高更”替代“贝多芬、梵高”,用“多普勒、孟德尔”替换“牛顿、哥白尼、伽利略”。我们还可以从时间的角度出发,用“新面孔”代替“旧容颜”。如:用“顾维钧”替换“屈原”,用“白芳礼”替换“雷锋”,用“张爱玲”替换“李清照”等。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旧素材人物,由于其本身的多重象征意义,很有可能对应着好几个新素材人物,这里所谓的“替换”,只要一方面相似就可以,不要求全方位的雷同。
(三)一材多用
好的素材百分之八十都是作文可以用的,尤其是人文性非常鲜明的素材更应当成为作文的首选。多角度地挖掘此类素材的内涵,让素材积累效益最大化。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以人物传记为例,首先查找某个文化名人生平的文章,然后将此人的人生分为若干个阶段,提取包含身份、事迹、成果等在内的各种重要信息,要求自己做到复述,最后以论点为中心,围绕论点,结合作文材料加以解读。如将弘一大师李叔同的生平事迹整合完之后,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关于“自由”——他不顾一切阻拦,以“自由”的方式,选择了用佛教来释放这种难言的情感,唤醒世人,创造了绚烂至极的人生。关于“看问题的角度”——旁人看到的可能是他的孤单寂寞,苦行僧生活的乏味无趣,而从他自己眼中望去,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了,他抵住了红尘诱惑……
有了新的选择之后,又该如何运用呢?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关照“自我”是最重要的原则。
(一)写出“我”的生活
作文是一间有温度、有情感、有生命的房子,要用生命去写生命,用感情去写感情,这样,文章才能散发着真诚的温暖。
试比较:
片段一:当今最亮眼的球员科比是神一样的存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他付出常人不能想象的汗水和艰辛。毋庸置疑,“汗水”是进任何“门”、走任何“路”的唯一注脚。
片段二:当今最亮眼的球员科比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在回答记者“你为何这样成功”的提问时说,“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毋庸置疑,“汗水”是进任何“门”、走任何“路”的唯一注脚。
“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多么巧妙的回答,多么真实的想象,“我贴着地面步行,不在云端
跳舞”,只有生活才能“鲜活”。
(二)写出“我”的思考。
“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写出我的生命在场,用推衍、联想、细节等来表达我的感悟、思考、见识,以及坚韧的意志和博大的胸怀,这样的文章才能散发出理性的光芒。
试比较:
片段二:当今最亮眼的球员科比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在回答记者“你为何这样成功时”的提问时说,“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毋庸置疑,“汗水”是进任何“门”、走任何“路”的唯一注脚。
片段三:当今最亮眼的球员科比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在回答记者“你为何这样成功”时
的提问时说,“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
样子”。我想,“四点的洛杉矶”,那是漫天星
星、灯光寥落、少有行人的时刻,那街道上灯光
映照着前去篮球馆的科比的身影,毋庸置疑,
“汗水”是进任何“门”、走任何“路”的唯一
注脚。
毫无疑问,片段三相对于片段二而言,更加彰显“自我”,文字也正因为“自我”的存在而更加真性情起来。
“寻觅鲜活的素材,鲜活地使用素材”,只要我们在“鲜活”上做足文章,文章也会和人一样生动起来。
(王凤瑜 浙江省嘉兴市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3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