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亚
(学周刊杂志社,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版权经纪人的培养策略
张敬亚
(学周刊杂志社,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中国出版行业的市场化和国际版权贸易逆差呼唤版权经纪人的出现。版权经纪人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面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出版企业只有从内部找原因,积极培养自己的版权经纪人,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本文从内部激励、与高校合作、成立独立的版权部门等几个方面谈了版权经纪人培养的策略。
版权经纪人;出版市场化;版权贸易逆差;高门槛;员工激励机制;培训;产学研一体;用人留人
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版权行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国家扶持下的版权交易中心不断涌现,文化企业公司对版权经纪人队伍的探索,作家对版权经纪人制度建立的呼吁,直至2012年版权经纪人纳入国家职业分类调研启动,版权经纪人有望成为一个新的职业而存在。随着中国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逐步完成,出版业引进了市场机制和商业机制,是否具备合格的版权经营人才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企业版权保护、衍生开发、产品出口、企业上市等工作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目前兼具跨界版权运营思路和实操技能的复合型版权经营人才还是业内的稀缺资源。出版行业的大发展,对版权经纪人的专业化培养提出了要求。
(一)国家全面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创新
2009年4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体制创新是改革的重点,必须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意见》对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要求2012年出版业完成转制。转企和改制,为出版企业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提供了交易主体。
转变为市场主体的出版单位,势必要为生存和更好的发展,坚持走“内容为王”的路线,从而抢夺优势作者资源,并不断发掘新锐作家。
现阶段,没有经纪人的出版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了的出版事业,引进经纪人制度势在必行。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即“文革”前1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总共只有170余部,而现在长篇小说的年产量都在千部左右。生产能力增长了,写作者的队伍也扩大了。从前的写作者,主要集中在作家协会,出版人只要找到作协,就能联系上作者了。现在的写作者,尤其是新锐作者有了更多的展示平台。出版单位不可能将符合自己出版方向的优秀写作者“一网打尽”。
出版企业为了避免财政赤字,实现投资利润最大化,往往将任务分解到部门或者个人。而且出版企业的出版任务重,出版时间紧张,加上降低成本的要求,不肯花大的时间做培育市场、培育作家的工作。这就为版权经纪人的出现提供了市场。对出版社来说,版权经纪人或者经纪公司不仅可以发掘新的有潜力的作者,而且在把作品推荐给出版社时,往往对作者的写作进行过指导或者修改,并会连带一整套营销策划方案,可以节省出版社不少力气。
(二)全球出版市场环境下,出版贸易逐年增加,国际合作向着更深广层次发展,对版权经纪人提供出了高的要求
随着我们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内的版权交易和国际上的版权贸易活动不断增多,对于专业化的版权经纪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1)版权贸易逆差,呼唤版权经纪人。入世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速,我国成为国际版权贸易一大市场的事实有目共睹,多部国外畅销书以规模化攻势进入中国市场。从1990~2000年,通过出版社开展的版权贸易已经超过3万项,尤其是1998年以后,每年签订的出版项目都在6000~7000项左右,但其中大部分是引进项目,输出项目很少,还不到600个,引进与输出的比例约为10∶1。播新闻联播最新报道,这一逆差目前是1.6∶1。版权贸易逆差,有很复杂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缺少有经验的版权经纪人。对外版权贸易对版权人才的需要也同样刺激了国内版权经纪人的逐渐出现。
(2)国内外出版企业之间的国际合作向着更深广层次发展,需要发展版权经纪人。《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国要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放眼全球,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各大洲的国际书展上,都可以见到中国代表团的足迹。伦敦、美国、东京、法兰克福、巴黎、印度、俄罗斯、肯尼亚等综合性和专业性书展上,处处可见中国出版人的身影。据新华网2015年5月30日报道,中国出版企业首次亮相纽约时代广场,以沙画的形式传递了通过图书“读懂中国”、“以书会友”、“好书如知己”的理念,获得了一致好评。这次“走出去”成效显著。
这可能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国外出版业更加看重中国图书销售市场,国外出版产品将更多地涌入中国市场,虽然不可能撼动中国的主流文化,但是势必会给众多出版企业带来深刻的挑战。第二,国外出版业对中国出版物内容感兴趣,希望和中国的作者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有资料显示,欧美等出版业发达国家,约80%的大众图书都是通过经纪人来代理的。而这也要求与之对等的版权经纪人制度尽快完善,以保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图书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生于中国的先进知识文化通过国际市场传向世界,使中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三)作者不善于交际应酬和处理复杂的版权授权,无法使自己崭露头角或经常导致经济纠纷,也呼唤经纪人的出现
很多有才华的作家因为不善于自我推广,让优秀的作品淹没在书海当中。他们希望通过版权经纪人的一系列的包装、推销,让其作品得到快速推广,让作家本人也逐步走红。版权纠纷不仅仅是出现在新生作者之中,很多著名作家也常常陷入出版纠纷。2011年贾平凹小说新作《古炉》引发电子版权纠纷。人民文学出版社和网易读书频道都坚持自己对《古炉》的电子出版权。2013年,贾平凹8本书封面照又陷著作权纠纷。
这些著作者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对出版业内的行情、操作往往不是十分在行,同出版商打交道也没有经验,也不愿为了版税去同出版商反复地讨价还价。在媒体众多的今天对于由自己作品产生的邻接权更是无暇顾及。这就呼唤能有人或者公司可以专门代表作者与出版商打交道,也就是版权经纪人。
新时代的版权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版权经纪人不仅要面对突破原有传播载体的限制,还要面对把多种的版权交易与合作方式越来越复杂的形式,要做到“行行通”的全才,因此要求版权经纪人要具有较高综合的素质,熟练掌握多平台、多载体的跨界运营的能力与实操技能。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总干事张洪波认为版权经纪人应具备三种素质与能力:一是“三个意识”,全局意识、市场经营意识、创新意识。二是“三种素质”,政治素质、外语素质和版权素质。三是“三种能力”,交际公关能力、谈判能力、市场经营和策划能力。这种概括还是很全面的。
版权经纪人成为稀缺人才和专业职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出版企业与其哀叹自己找不到优秀的版权经纪人才,不如脚踏实地从身边的员工开始培训开始,结合高校对口培养计划,尽快组建出符合企业和市场要求的专业版权经纪人。
(一)构建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出版业市场的需求
“知识型员工”也称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人才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决定了企业效率高低和发展的快慢。出版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高。出版企业应激励编辑和市场人员积极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出版业市场的需求。可以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等多种方式。
(二)拿出专项资金用于人员的对外培训
自2010年开始,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依据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培训计划,联合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单位联系举办了多期“版权经纪人、代理人专业实务培训班”。自此之后,又有多个部门每年专门组织开展版权经纪人培训班,并将其列入出版人继续学习学时,以全面提升版权经纪人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国家已经看到了版权经纪人行业发展的趋势,这就为培训提供了可能。出版企业应每年拿出一定的专业资金用于支持员工的再培训和出外多交流,以赢得更多的出版信息,进而转化为商机。
(三)与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培训基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体制形式,产学研结合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版权经纪人既需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又需要较强的应用能力。
(1)高校积极推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各高校可以开展和用人单位普遍实行合作的教育模式“合作教育课程”,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创设以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交叉型专业,培养大批适合版权贸易需要的专业人才。例如,可以开设咱们的国际版权贸易专业和对外文学翻译专业,培养专业的国际版权经纪人和优秀的翻译人才,为国际版权贸易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希望高校的出版专业,尽快加开版权经纪人的课程,开展版权经纪人的学术研究,齐力造就出一支守法规、重诚信、懂书爱书的版权经纪人队伍。
(2)高校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出版企业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主动一些,积极配合高校设立实习基地,提供带薪实习生。
(四)坚持版权经纪人的专业性,成立独立的版权部门
国内许多大的出版社和出版公司以战略性眼光和专业化的意识成立了专门处理版权业务的版权贸易合作部,设置了专职的版权贸易业务人员,为出版社编辑提供版权信息和版权联络的服务。
版权经纪人除了买进版权,还需要整合版权,进行跨行业版权运作。例如,以小说的纸质出版为核心,再开发电子版权、影视改编权、话剧改编权等等。在这方面文化公司走在了前面。出自网络文学的《步步惊心》《裸婚时代》《鬼吹灯》,都是盛大文学旗下的作品。由网络文学到热播电视剧,再到游戏的开发,都需要专门的版权人才进行开发和维护。所以,成立独立的版权部门势在必行。
(五)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不再是稀缺性经济要素,知识取代了它的位置。在这个资本追逐知识与人才的时代,企业都在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地争夺人才,知识型人才出于对自己职业感觉和发展前景的强烈追求,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企业组织做出承诺,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职业机会,流向能更好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企业。
版权经纪人才培养不易,出版企业应尽量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一用事业留人。要在出版企业内部确立员工能够认同的工作目标和价值体系,使版权经纪人才对所从事的工作建立必要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将版权经纪人才个人长远规划、目标与出版企业的目标和价值体系连在一起。二用感情留人。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三用待遇留人。理解和尊重版权经纪人才的基本生活需要、适当的待遇要求。
一批批优秀版权经纪人的出现,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经纪人行业的建立,对于规范国内版权交易、扩大国际版权贸易,以至于出版业整体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都会产生巨大作用。
[1] 董轶.全球出版市场下的我国版权贸易与国际合作[A].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 2003.
[2] 中国出版企业首次亮相纽约时代广场[DB/OL]. 新华网,2015-05-30.
[3] 走向世界,展示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成效显著[DB/ OL].新华网,2015-05-30.
[4] 邓杨.贾平凹8本书封面照陷著作权纠纷[DB/OL].中国出版网,2009-04-17.
[5] 版权师入职的三种素质和三种能力[N].中国图书商报,2012-06-12.
[6] 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推动全国经纪人跨区域合作[DB/ OL].中国经济网,2013-11-29.
[7] 中国出版业市场化催生版权经纪人行业[D].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8] 张梦.出版经纪人期待春天[J].经纪人,2005.
G235
A
1674-8883(2015)14-01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