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亚君
战争与和平的启示
——略论《烛之武退秦师》的文化内涵
□汪亚君
《左传》是一部文史结合的典范之作。其中,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中的范文《烛之武退秦师》体现了深刻的儒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烛之武转变思维,从怨到忠,以国为重,舍身退兵,使郑国转危为安,由战争走向和平;晋文公以和为贵,在分裂与团结中选择了后者!在战争与和平中选择了和平!
变通思维;以和为贵;以礼为安
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左传》是一部文史结合的典范之作。它不但是一部反映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散文著作,还是一部“兵书”。书中所描写的军事活动就有三百多次,是战争还是和平?怎样克敌制胜、以少胜多?它独特的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成为后世兵家学习的法则。《烛之武退秦师》就是这样一篇化干戈为玉帛、从战争转向和平的传世之作。
作为一篇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中的优秀范文,《烛之武退秦师》虽短小精悍,但故事情节曲折完整:主人公烛之武是郑国一个赋闲在家的老臣,当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时,国君郑伯听从佚之狐的建议,请烛之武出面退兵。出人意料的是,烛之武拒绝郑伯的请求,并抱怨道:“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在郑伯的真诚道歉后,烛之武“夜缒而出”,被人用绳子从城墙上放下,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秦军军营,以简洁而巧妙的外交辞令退了秦兵。随后,晋国也退兵离去。至此,一场即将升起的硝烟随风飘散。郑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秦晋两国也避免了一次因劳师以袭远而带来的伤亡。
上述显示,这篇课文体现了烛之武深沉的爱国情怀,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以及高超的外交本领,有着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然而,当我们进一步探究,却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早在“五经”之一的《易经》中,就有着影响后世的至理名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尽管这几句话的原意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但人们往往引伸理解为:当事物在发展中面临困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时,当问题出现矛盾难以解决时,就要改变思路,转变观念;合理调整,另辟蹊径;做到能屈能伸,宠辱不惊。而不是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可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几个主人公都懂得这个道理,尤其是烛之武在爱国思想的前提下,采用了变通的思维方式。否则,一场大战在所难免。烛之武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全文一开头,佚之狐在满朝文武中推荐烛之武去退兵,就说明了烛之武的独特才干;之后,年事已高的烛之武却能“夜缒而出”,可见他非凡的勇气与胆识;最后,他将秦穆公说服并留下三员大将驻守,更体现他超乎寻常的外交本领。但这样一位国家难得的栋梁之才,却在年壮时不得重用,冷落一旁。实为国之不幸!烛之武的怀才不遇究其原因,不外乎众大臣嫉贤妒能,郑伯听信谗言。可见,过去的郑伯不能算个明君甚至是个昏君。
现在,当这个昏君需要自己时,烛之武的回答是多么真实地反映了他内心的不平与痛苦。多少个被荒芜的青春岁月,多少年被耽误的大好时光!难道就这样不闻不问了?此时,他完全可以借病推辞,他有理由不冒这个险!然而,当郑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出“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时,他的心开始动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郑伯接着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后,他彻底意识到这不是赌气之时、抱怨之际,这是关乎国家存亡、百姓生命的大事!他必须改变思路,以强烈的爱国之心迈出心里的这道坎,哪怕再也回不来。烛之武胜利了!他不仅说服了秦穆公,更战胜了自己!这是一个爱国者的胜利,也是一个智者的胜利!与其说,烛之武是一个勇士与辩士,不如说他更是一个智士。
烛之武的以大局为重,从怨到忠反映了变通思维的作用。同样,郑伯愿意低头弯腰地承认错误,从昏庸变为英明;秦穆公的退兵留将,从助战变为息兵;晋文公的理性抉择,从战争变为和平,都有着变通思维的因素。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和谐、和气、和平、和善的“和”字,《论语·学而》中明确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子路》中更以此将君子与小人作了对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一思想在情节的结尾部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次秦晋围郑,起因于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文公是来复仇了。想当年,晋文公流亡国外十九年,吃尽了千辛万苦,尝遍了人间冷暖。而第一个将他拒之门外、不愿伸出援手的就是郑国。为了活命,晋文公不得不向田里的农夫要点吃的,没想到,农夫竟然给了他一个土块,他气愤得“欲鞭之”。要不是他舅舅的劝解与帮助,他早就死在他乡了。所以,他对助他回国坐上君王宝座且成了他老泰山的秦穆公感激不尽,感恩戴德。
此时,秦穆公虽不顾及翁婿之情,撤退秦军,出尔反尔,不讲信用,使他的复仇计划不得实现。但他清醒地意识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这是理性的分析: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代替联合一致(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所以,即使是他最敬重的舅舅子犯提出“请击之”,要求攻打秦军时,他也不同意而做出“吾其还也”的决定。这不仅是晋文公作出的明智的抉择,更是他以“和为贵”为道德取向的和谐举措。他在分裂与团结中选择了后者!在战争与和平中选择了和平!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十分重视礼仪、礼节,《礼记》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又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一文化因素也隐含在《烛之武退秦师》的外交辞令中。历代学者都以不卑不亢、意在言外等对这段辞令作了分析。但仔细研读,不难发现,在烛之武短短的几句话中,竟有八次对秦穆公以“君”的称谓!它没有责怪,没有怒斥,而是像一个多年的老友前来劝和一般平心静气,处处站在秦穆公的角度为他着想,设身处地思考着、维护着他的利益。这难道是一个被围之国的老臣来到侵略者眼前应有的口气吗?但事实证明这种态度是肯定的。因为,在烛之武见到秦穆公后的第一句话就告诉了我们:“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两个强大之国共同包围一个小国,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如果郑国采取军事行动加以反击,无疑是以卵击石,无济于事。同样,如果烛之武愤恨地谴责、严厉地声讨,只会激怒秦穆公并将其关押甚至杀害。个人的性命可以置之度外,但郑国的安宁就毁于一旦了。基于此,烛之武采取了有礼有节的外交方法,秦穆公是国君的身份,他是老臣,一口一个“君”,字里行间充满了敬重之意。这不仅符合外交礼仪,而且满足了秦穆公作为强国之君的心理,这在外交史上是一步怪棋,也是烛之武退兵所使用的绝招。
不止于此,让秦穆公彻底失去心理防线的还是烛之武在外交辞令中使出的杀手锏:“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从表面上看,这几句是说,您曾经给予晋国国君恩惠,他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以报答。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即晋国的国君不可信,是忘恩负义之徒。其实,这里的“晋君”是指晋文公的弟弟晋惠公,弟弟怎能代表哥哥?显然,烛之武有意偷换了概念,模糊了身份。更有一点是秦穆公最不愿提及、最痛心疾首的,即当年的晋惠公曾经与秦穆公是儿女亲家,晋惠公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先回国做了国君,他的儿子留在秦国,成了秦穆公的乘龙快婿。没料到这个亲家过河拆桥,承诺的话不兑现,还让其子即秦穆公的女婿潜回晋国,将媳妇丢在了娘家。秦穆公上当受骗了!他气愤不已,将逃到楚国的重耳即晋文公接到秦,并以军事力量帮助他回国做了国君,还派人清除了当年的女婿、如今的女婿晋文公的隐患———晋怀公。
这段历史不堪回首,如果烛之武直接说出,就如揭开秦穆公身上的伤疤一样,使其疼痛难忍。为了维护秦穆公的尊严与高贵,烛之武以礼待之,没有点破。而是含蓄地引导他回忆起所受的耻辱,坚定他不与晋君合作的决心。结果,烛之武成功了,他不仅赢得了个人的性命,而且赢得了郑国的和平与安宁!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不仅有着强烈的故事性与戏剧性,更体现了深刻的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内容。这类作品在《左传》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而,作为“十三经”之一的经典著作,《左传》在中国文学与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编曲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