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承莲
(福建省福鼎市山前中心小学)
数学是一门和计算有关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还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有25%的小学生认为,数学除了在考试中要用到外,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太大用处。这一调查,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脱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首先就来看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现状。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国家目前已经开始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性问题,这对于整个数学教学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对一些“数学理论、定理、公式的‘灌输’”,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使数学学习显得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对钟表的认识,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宣读”,学生很难掌握与钟表相关的知识,不理解一秒、一分钟、一小时到底是什么概念。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现实化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化具体有教学课程的现实化和学生的现实化两个方面内容:
教学课程的现实性,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现实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发生在学生周边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指的是,教师采用和学生实践紧密相连的教学办法。例如组织活动小组,通过对某些理论化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寓教于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学生的现实性指的是,首先教师应该掌握自身班级的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制订相关的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分别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给予适当帮助,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缺乏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使得数学知识无法灵活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而小学数学课堂的现实化,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引入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的实例,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比如小红现在的体重是150斤,如果他一个月减肥10斤,他想成功减肥到100斤的话,需要几个月?学生通过除法运算,很快可以得出,小红需要5个月便可以减肥成功。
数学课堂的现实性,比较注重“寓教于乐”。例如,学生通过三角形、正方形知识的学习,可以掌握丰富的图形知识,也能够了解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空调是长方形的,也有正方形的,西安内城的构建是正方形的,街道是长方形的。数学的现实化,能够使学生养成以辩证的、发展的、多角度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进而培养自己理性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的现实化,能够改变目前我国的数学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化,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读,而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喂养式”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说出自己知道的锐角和钝角图形,而教师置身事外,观察学生是怎么探讨的。这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学生对于钝角和锐角认知的错误,此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知锐角和钝角的主要区别是在角度上,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力,而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观念,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自主动脑、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课堂情境的导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教师不能一上课,便让学生死记硬背乘法表,教师可以引入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例,引入乘法口诀的学习。例如,“假设小红帽一个月看望她外婆四次,小红帽三个月下来,一共看了外婆多少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将童话故事引入教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掌握。
数学知识相对别的学科而言,比较注重理论、公式等内容,容易使教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缺乏趣味性。因此,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式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用一块钱去商店买冰激凌,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作用;比如在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时,教师可以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制作成图片,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图形;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入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乘法表口诀背诵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乘法表利用儿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背诵。通过儿歌的形式进行乘法口诀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就会轻松愉快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一段时期内,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也能够通过教学评价,了解自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例如,在小赵老师所教学生的一次期中数学考试时,全班一共有50人,而优秀的学生只有2个,及格学生有20人,小赵老师没有对此次教学成绩进行修改,反而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由于自己教学活动中使用方言的问题,使得学生没有听懂自己所教的数学知识。小赵老师在后来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同时注重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学生在后来的考试中,果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全班优秀人数达到了20人,及格人数达到45人,小赵老师通过正视真实的教学评价,发现了自己教学当中的不足,改正了问题,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数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师作为数学知识的传播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概念,并且注重情境导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同时注重教学评价的现实性。综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1]叶仁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丁容平.现实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马秀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7).
[4]袁进.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J].东方文化周刊,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