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和人格教育

2015-02-28 07:03:55王晓霞
新课程研究 2015年28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小学生精神

王晓霞

(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

体育精神指的是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当今小学生体育教育要注重体现出体育精神的价值。

一、体育教育中精神教育常常被忽视

当下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精神教育,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体育课程中身体上的锻炼,对于学生在体育课中需要得到的体育精神并没有得到,当下的体育教育只注重体育教学的表面教育,而没有把体育精神传达到学生当中。

二、体育人格教育分析

小学体育教育是基础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小学生由于主动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兴趣主要依赖教师的指导。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的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出一些体育的美出来,展现出体育竞技所带来的个性,如球类、游戏,我们要注重开发出学生身上的灵性,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对于运用变化的掌握。

三、体育教育中的精神教育及其重要性

1.体育教育中的精神教育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教育是建立在更高基础上的,是深层次的体育教育精髓所在,应深度挖掘。

2.小学体育精神的教育价值

体育教育中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小学生精神价值在于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及愉悦性,适应社会发展的身心健康,并符合社会发展的个性需求。

四、体育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及其重要性

1.体育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何为体育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综合社会发展认知论,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积极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至关重要。尤其是一种人文思想的影响,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细胞,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认知社会。而体育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其独特性,培养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人格塑造,能够让他们理解体育活动中体育的实质,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从而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并且让学生能够竞争与拼搏,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2.体育教育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中人格教育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教育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一种对待人和事的基本看法和准确判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人格教育以教师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性完成人格培养的飞跃高度。

体育精神是一种心理资源,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作用的意识,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动力源泉。独立之人格,是体现我们现代教育理念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重要特征,主张对学生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是教师职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一个很好的实践。

孔令智.社会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小学生精神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拿出精神
我是小学生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