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外交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策略

2015-02-28 07:01肖军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外交战略大学生

肖军

(成都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当代中国外交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策略

肖军

(成都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目前,高校教学在加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外交学习中已经取得可观成就,但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大学生没有在观念上意识到中国外交的重要性;具体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课堂教学缺乏对中国传统外交文化的系统梳理,缺乏对中国近现代外交事务的条理阐述,对当前中国的外交政策实践缺乏认知深度,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分析不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中国外交的教学没有紧密结合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相关研究,缺乏专题案例教学。为增进大学生对中国外交的认知,课堂教学有必要讲授中国传统外交文化史,引入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相关理论,加强专题案例教学等。

当代中国外交;教学不足;改进策略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外交的认知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国外交观念,同时也是为了为中国外交培养更多的人才,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开设了中国外交和中国对外战略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按照教科书所述体例进行教学是很难深入探究中国的外交和战略的形成、发展、影响和意义。因此,为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外交和战略的认知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外交政治素养培育,我们有必要在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探究适当的教学引导方式。

就目前而言,一些教材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对中国近现代外交进行了叙述。但就客观来讲,新中国的外交和国际战略博大精深,本应引起学生的共鸣。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中国的外交和国际战略不仅没有系统的认知,甚至中国外交中的大事件都处于懵懂状态。

一、大学生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中国外交的重要性

1.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把更多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和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对中国的外交态势没有给予过多关注。随着这种情势在社会上的蔓延,身处高校的大学生也更多关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和毕业后的择业问题,没有集中较多精力去认识中国的外交态势。

2.人们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中国的和平安全环境有了更好的保障,人们应当集中精力去发展国计民生的大事,集中精力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瓶颈。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当前的大学生对国内的发展情势给予了更多关注。他们对中国国内的大事和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较高,而对中国的外交和战略发展在观念上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3.大学生对实际问题较为关注而对难以亲身体会的外交和战略较为忽视。在目前的高校中,大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这个时代正是中国处于改革开发蓬勃发展的时代。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经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大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他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来充实自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科学利用则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增添动力;利用不善,则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因此,在这样的情势下,那些过多关注于当前物质追求和沉溺于网络中不能自拔的大学生就很可能认为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与己关系并不紧密。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在观念上缺乏对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认知。

二、当代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在具体教学内容上的缺失

1.对大学生教授当代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缺乏对中国传统外交文化的讲授。中国作为具有悠久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其传统的外交文化也博大精深。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其当代大外交思想和外交战略实践深受其传统外交思想文化的影响。就客观来讲,作为一国外交战略的实践政策是客观存在的;一国的国家利益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当一国的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一国在制定具体的外交政策时却受其领导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而一国领导人的主观意识又深受一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考察一国外交政策的实践需结合一国的传统外交文化和领导人的思想价值理念来综合考察。就中国的外交和战略实践而言,我们必须探究中国古代的外交文化思想,结合领导人在制定外交政策时的思想理念导向和具体的国际情势,进而使得课堂教学既能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又能深刻理解中国外交战略的实践背景和政策的由来。但是,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没有厘清中国古代传统外交思想的发展脉络,导致在教学中不能娴熟地把中国传统外交文化融入中国当代外交的教学实践中。就目前而言,致力于研究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对中国传统外交思想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进而使得教学者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对中国的传统外交思想文化做深入讲解。有学者指出,“这是非常遗憾的局面——我们的人文精神、战略文化并未在当代中国外交教学中占有它们应有的地位”[1]。

2.课堂教学缺乏对中国近现代外交事务的条理阐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之年代的久远,当代大学生难以切身体会到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性。但是,如果缺乏对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的认知和学习就不能完整地理解中国外交史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加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外交屈辱史的正确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目前的教学主要还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作叙述性的讲解,缺乏相应的专题讲解;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外交时,主要采取的是宏观叙述,中观的微观的介绍较少;对一具体外交事务的讲解主要就政策本身及其原则性讲解较多,而缺乏具体细节的阐述;或在关注重大事件的讲述时,对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的系统把握不足。

3.课堂教学对当代中国的外交实践缺乏教学深度。教师在教授当代中国外交时对一些有关内政延伸的敏感问题把握不够。虽然我国政府的外交立场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干涉内政”等原则,但是有些问题不仅关乎中国的外交立场更关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比如,课堂教学在讲授中国的周边和平外交时须提及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中国和印度在藏南(印度称之为“阿鲁纳恰尔邦”)归属问题上的纷争时仅仅讲解中国的外交原则是不够的,更应当讲解领土争端的历史、缘由和影响因素以及两国为解决领土和边界纠纷所做的努力。因为中印之间的领土和边界争端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外交面对的现实问题。再比如,东南亚一些国家和中国存在的南海争端。课堂教学应当在对南海争端的来由和相关国家的利益诉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中国政府的立场,阐述南海对中国的重要战略价值,让学生认知到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外交必须慎重对待的重大战略问题。如果课堂教学对一些涉及包括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内的敏感问题采取回避的举措,不仅会导致学生的认知不明确且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会使得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至于使得对当代中国外交的课堂教学难以科学合理地阐述中国外交的现实发展情况。同时,课堂教学缺乏对当代中国外交系统的整体把握。自新中国建立后,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些有关中国外交的理论和政策纲领。作为教学者应当对当代中国的外交有个系统认知,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却存在教学内容缺失的情形。教学者对当代中国外交系统认知的缺乏使得教学者在从事课堂教学时难以向学生讲解一些有深度的知识,从而使得学生对当代中国外交的认知比较碎片化、局部化和片面化。

4.课堂教学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分析不够。一些教科书仅仅对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进行了高度凝练,对课堂教学的原则性和方向性进行了指导。然而,具体的课堂教学不应只是讲授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形成的依据和中国在开展外交和实施国际战略中应坚持的原则,更应当用具体的外交实践来阐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发的逐步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已经越发频繁。从一定原则上讲,中国的外交实践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国际环境和国际局势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制定和国家战略实施影响深刻,对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进行剖析是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环节。中国学者支持,“我们必须在地区和全球层面把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与国际秩序建设放在一起考虑”[2]。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中国外交和国际环境关系的分析,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缺乏国际视野。反映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缺乏对中国制定外交和实施国际战略时的国际情势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具体探究。如果课堂教学缺乏对中国与世界联系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学生难以正确认知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中国的外交实践对中国有何具体影响。

(二)教学方法上存在缺陷

当代中国外交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包括国际关系学在内的其他社会科学的联动分析,仍需进一步探究当代中国外交教学中的专题案例教学。

1.课堂教学过多注重从事件发展的进程展开历史陈述,而缺乏相关的理论分析。虽然当代中国外交的教学旨在促进大学生对中国外交的学习和认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外交实践的理解,进而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没能结合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的相关研究理论和研究范式。不结合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学生在学习和认识当代中国外交时就会缺乏认知深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2.对当代中国外交的课堂教学缺乏专题案例教学。虽然课本仅用了较少篇幅来高度凝练当代中国外交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但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对当代中国外交的认知与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应当设计一些重要的专题案例来讲授。可是,实际的课堂教学缺乏相应的专题案例教学。客观来讲,一些课堂教学涉及到了专题的讲解,但是只停留在对专题事件本身的历史性描述,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的情况来讲,针对当代中国外交的课堂教学基本都是采取宏大的叙述性描述方式,没能结合相关的研究方法对专题本身进行系统的分析。

三、不断推进教学举措的更进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同时也为了通过对当代中国外交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笔者认为针对当代中国外交的课堂教学应当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堂教学应讲述中国的外交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思想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古代中国的军事外交典籍和近现代的外交实践为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国际战略的实施影响深远。包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在内的中国传统兵家典籍,虽主要讲述的是军事战略,但是其中也蕴含了充满智慧的外交思想。《孙子兵法》讲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3]。孙子强调的就是要靠计谋和谋略的方式来征服对手,而不仅仅是需要武力。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一国外交实践也与一国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不可分割,要“知己知彼”方能取得外交上的成功。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证明了一国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羸弱会被列强欺辱,不能很好维护国家主权,从而使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都表明了“弱国无外交”。

课堂教学在向学生讲述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时,可以选取近现代史上比较重要的外交事件。可以以鸦片战争为节点,讲述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外交政策。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在发展对外关系时实施的是“朝服制”;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此后相当长时间,中国在遭受诸多列强的欺凌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最终的结果是中国没有实质上的外交可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讲述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断加强向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列强之间的相互勾结,妄图主宰中国的命运,进而让学生知道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为了能扭转中国遭受屈辱的局面,不少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面对强大的西方列强,为了能挽救颓势,清王朝实施了洋务运动;为了能振兴中国,维新派实施了“戊戌变法”;为了能救亡图存,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但是,实践证明上述运动和革新都失败了。只有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和发展前途才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有条理性的讲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可以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坚定对党的信念,坚定目前中国的发展道路信念。从学习视角而言,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梳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增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知;从政策实践的视角而言,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梳理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当前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从知识摄取的视角而言,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外交并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把现实的外交实践和历史上的外交政策相结合。

同时,课堂教学应把中国外交思想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中国外交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应当认识到传统外交思想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扩大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外交的影响,应当坚持科学研究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礼为上”等传统思想与当今中国提出的维护世界和平和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天下大同”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实践中强调的共同责任,中国要做负责任大国和开展全方位外交都有深刻影响。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在保障人民币坚挺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而且这些援助并没有附加任何苛刻的政治经济条件。这些都是中国做负责任大国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传统中国文化里的“共同责任”的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4]。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当代外交坚持“自律”思想和“利他”主义。中国虽然已经成为核大国,但是中国明确告知世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在开展周边外交时,实施“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中国在明确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之时,明确表示“中国永远不称霸”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坚持劝和促谈,为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做出不懈努力”[5]。因此,课堂教学应把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当代中国外交的实践中去。

(二)科学合理地引入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相关理论

课堂教学在坚持对历史事件和重大问题进行客观讲述的同时,也应当适当引入包括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在内的相关理论。比如课堂教学在讲述中美关系“解冻”时,就应当引入政治学的政策分析理论来分析美国总统尼克松当时对中国的认知,分析美国政府以及美国官僚机构对发展与中国关系的认识以及美国学术界对中美关系的看法,进而让学生明白为何中美关系于1972年“解冻”。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倡导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课堂在向学生讲授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时,可以向学生讲述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国家间均势和国家为了权力和利益等因素导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使得和平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课堂教学在讲述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时,可以讲述因为冷战后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上联系的日益增强、全球共同挑战问题的丛生以及国际合作机制的效用使得各国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课堂教学应把相关理论具体运用到某一具体问题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去,运用理论来分析和阐述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中各历史事件间更深层次的联系。

同时,课堂教学引入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相关理论时,应当防止一味地运用西方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当代的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中国外交因传统文化、历史环境和发展模式上的不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观,课堂教学肩负着引领学生对祖国和国家发展道路的热爱。因此,在讲授中国外交时,课堂教学应适当地利用西方相关理论来分析具体问题。

(三)不断推进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不是简单地选择几个外交事件或外交政策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向学生进行讲授,而是要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大事件有针对性地选择中国外交中的典型案例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进行系统的讲解。虽然目前实施案例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教学资料的匮乏。但是,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校情编写适合本校的当代中国外交案例教学方案。这就要求在选择案例时必须慎重,要使选择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启迪性和受教育性等特征;选择好案例后,要有计划地组织讲授案例的细节以及重点;同时,课堂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使得所讲授内容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更要实现通过这一案例教学使得学生明白这一事件的意义以及使得学生能明白中国开展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课堂教学实施案例教学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教师实际需求。设计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上讲授当代中国外交教学的期望和意见;设计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详细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对所讲授课程的期许和意见。通过对学生和老师的了解,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举措,旨在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注释及参考文献:

[1]苏长和.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J].国际观察,2004(4):27.

[2]朱立群.外交环境变化与中国外交能力建设[J].国际问题研究,2013(2):113.

[3]孙子兵法·谋攻篇[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36.

[4]孟子·公孙丑上[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84.

[5]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4-08(1).

Deficiencies of the Teaching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Diplomacy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XIAO Jun
(Politic Sciences School,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106)

Currently,the university teaching has mad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on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stud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diplomacy.However,the teaching still needs to be perfected.In concept, college students don’t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na’s diplomacy.There are insufficient of the specific teaching content,including lack of comb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oreign culture systematically,lack of exposition of Chinese modern foreign affairs logically,lack of cognitive depth of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foreign policy,and lack of enough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There are insufficient of the teaching methods,including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diplomacy not closely related to Political Scienc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nd lack of thematic case teaching.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cognition of Chinese diplomacy,it is necessary to teach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oreign culture,to introduce relevant theories of Political Scienc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nd to strengthen the thematic case teaching etc.

Chinese contemporary diplomacy;deficiencies of teaching;improvement strategy

G641

A

1673-1883(2015)03-0114-05

(责任编辑:董应龙)

2015-06-19

肖军(1985-),男,汉族,四川眉山人,成都大学讲师,四川大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外交战略大学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战略
战略
大学生之歌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