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研究
——以微博为例

2015-02-28 04:40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信息

冉 然

(中共安徽省委 江淮杂志社,安徽 合肥 230051)

关于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研究
——以微博为例

冉 然

(中共安徽省委 江淮杂志社,安徽 合肥 230051)

提高公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当下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民面对微博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冲击,公民媒介素养的匮乏更是凸显无遗。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受众不再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者,也成为传播者,甚至承担起一个媒体的角色。自媒体平台的这种优势,同时也是劣势,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自媒体;媒介素养;微博

一、认识自媒体

(一)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We Media)是学者在分析博客发展时所引入的一个新兴概念,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所出版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将其定义为:“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通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①而美国互联网知名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于2001年9月28在其博客上指出,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其中,1.0是指传统媒体或者说旧媒体,2.0就是通常所说的新媒体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自媒体或者被称为“个人媒体”。

(二)自媒体的特征

(1)自主性强。人们想在传统媒体表达声音或意见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然而,互联网的出现对原本的局面有所改变,论坛、个人主页、空间和邮件等都成为公众直接表达意见的平台。相较于传统媒体,自媒体凸显了其极大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这无疑对传统媒体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导致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降低公众参与的门槛。而自媒体就是公民手中的发声器,其自主性和开放性是无可比拟的。

(2)发展速度快。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其“低门槛”的特性伴随的是参与度提升,同时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据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50亿人,占整体网民的70.2%,这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俨然成为直接的传播者甚至扮演着影响民众的“媒体人”或是“意见领袖”。

(3)应用范围广。毋庸置疑的是,自媒体已经与传统媒体的各方面进行了全面融合,即时通讯中包括了除文字外的语音视频应用,博客内容从文字图片到视频,手机作为接收和发出信息的重要工具更是融合了各种媒体的功能,从电子报纸到各类图片视频的即时分享与传播,各地区、各阶层的民众无论在自觉或不自觉间已经逐渐受到了自媒体的影响甚至与其发展相互影响。

(4)操作便捷,传播及时。正因为应用的广泛性及发布的及时性,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即时性的重大事件都是由自媒体的平台第一时间发出,在下面的微博事件讨论中将会详述,在此不做赘言。另外,如国外的脸书(Facebook)、中国的开心网、人人网等平台,已经发动或分享了相当多对社会有益的互动,这也是以往众多传统媒体所未能达到的效果。

(5)管理难度大。正因为自媒体的广泛性、便捷性和极大的开放性加大了管理的难度。由于自媒体门槛低,大众有了更为自由的表达平台,这也使得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过程极大地复杂化。在现实中个人的素质与表达水平良莠不齐,而对于受众也并未区别年龄或信息分辨能力,这就使传播媒介的管理部门及相关的教育部门工作量在无形中加大了。另外,网络虚拟化的特征对自媒体的管理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就意见发表者来说,匿名发表的形式使其更有胆量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见。无论是情绪化的表达抑或是出于某种目的发表的趋向性意见均可能对受众和决策者产生误导;另就意见收集者而言,很难判断某种意见主体的状况,也正是由于情绪化或歪曲的意见,极大地增加了其收集和取舍的难度,也往往会引发信任危机。

(三)什么是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又称为媒体素养。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的界定如下: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生产能力和思辨反应能力。也有很大一部分学者将“媒介素养”定义为“存取、分析、评价和传播(交流)多种形式信息(包括印刷与非印刷的信息)的能力”。这两种表述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媒介素养的内涵。

具体来说,媒介素养的内涵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理解:一是媒介使用,即使用者基本处于单向、被动的信息接收过程。二是媒介认知,使用者对媒介的性质及功能有大致了解。三是媒介评价,使用者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能进行主动思考和分析,做出评判。四是媒介参与,使用者不仅能接收、处理信息,而且主动参与信息的生产。

(四)自媒体时代的背景

数亿的手机用户中大部分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媒体平台,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这些自媒体正蓬勃向前发展。

就微博而言,微博兴起于国外,推特(Twitter)是较早出现并最具代表性的微博运营商。2007年,微博在中国初露端倪。国内首批上线的微博,如叽歪、饭否等,引用了推特的基本模式,吸引了一批年轻用户、媒体及知名人士,但总的来说用户一直局限于比较小众的范围。2009年8月,四大门户之一新浪推出微博服务,之后搜狐、网易、腾讯也相继推出了微博产品。新浪微博的推广与迅速崛起使“织围脖”成为当下流行,2010年也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

QQ和E-mail都是点对点的架构,BBS以话题为中心,博客以个人为中心,而微博则以人的关系为中心,它把博客、论坛、即时通信等功勋模块集结到一起。微博具备内容丰富、即时传播、病毒传播的“媒体属性”,这在极大程度上符合了网民对于资讯获取的“高频率”、“碎片化”要求。同时,微博不断强化的“社交属性”吸引网民驻足,形成自己的“圈子”。

自媒体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加速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但同时又衍生出了管理难度大、公民素养参差不齐等负面问题。

二、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现状——以微博为例

在自媒体时代,因为用户的自身素质、文化修养良莠不齐和操作的便捷性广泛性导致了现今自媒体素养的百态。

(一)公众无法分辨信息的真实性

就微博而言,由于发布的随意性,让一些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微博客观上改变用户使用模式的同时也是对用户本身素养的挑战。

2013年11月13日傍晚起,多家媒体新闻客户端以及官方微博纷纷发布据称来自中国政府网的“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的消息。按照这条放假消息,2014年元旦放5天,春节放9天,元宵节放假2天,清明节放假3天,劳动节放假5天,端午节放假3天,中秋节放假3天,国庆节放假9天。这一方案中含有多个长假,瞬间引发网络“疯转”。

经核实,中国政府网目前并未发布过“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按往年的做法,放假安排时间表要到12月份发布。12月11日,官方正式发布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与往年相比并无异常。实际上,从10月份起在网上流传的这一放假版本源于网民自制,而且其中故意留下“新闻发言人胡周称”之类明显恶搞的破绽,但还是被网络媒体转载后当成新闻。

在这一起关注率极高的网络事件当中,许多微博用户充当了盲从的受众和盲目的传播者。在这个事件中,本身作为传统媒介的微博用户都已加入传播该虚假信息的大军中,微博时代对用户的媒介素养明显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众热衷于血腥、暴力、色情、隐私等低俗信息

一些暴力、色情、猎奇的新闻信息总能迅速引起轰动效应。自媒体时代由于其“低门槛”特性,更加速了这些信息的传播,人们的猎奇、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得到了进一步满足。

娱乐八卦媒体抓住了公众的“口味”和自媒体传播的特点,就地取材导演了“文章出轨事件”、“锋菲复合”等一出出经典的娱乐圈事件。大家一定还记得去年一句“周一见”②在微博上引发了一系列的骚动,让文章的不轨行为遭到了众网友的唾弃。所有指责和骂名一股脑地涌向当事男女。明星出轨自然是不道德行为,但在自媒体疯狂的传播中就会有意无意地放大这种行为甚至侵害个人隐私,以满足公众的窥私欲。纵观现今的自媒体的热门消息,很多都是倾向于暴力、色情等低俗趣味信息。

(三)公众易受煽动,盲从自媒体信息

在面对敏感性事件时,公众的情绪很容易受到煽动。提到城管打人,网上必定是骂声一片;弱势群体总能博得网民的同情,以至于公众无暇去冷静思考引发诸多问题的真正原因和事件的经验教训。这也近一步给了假消息可乘之机。

2013年12月2日中午,网上一组图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组图片的标题为“老外扶摔倒中国大妈遭讹1800元”。该组图片一经贴出就被《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广州日报》《燕赵晚报》《半岛都市报》《钱江晚报》等平面媒体报刊疯狂转载,另外,网易、国家在线、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都在官方微博上对该事件进行了转发,更有甚者还在转载、转发的同时配发了一些不贴实际的评论,使对于该问题的讨论变得愈发激烈。当时,全部的网友纷纷对图中的大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甚至对其进行人肉搜索,使问题进一步扩大。但是,在12月3日事情发生了转变,据新京报记者调查,此组图片所表述内容与事实有所出入,该大妈的确被老外撞倒,但是并无意讹诈。目击者称,老外驾驶无牌摩托车撞人后不断用中文辱骂被撞者,自始至终,事件的受害者都是这位被网友批评了上万次的“大妈”。③(据《中国艺术报》12月13日报道)而当真相大白之后,网友们都渐渐散去,只有少部分网友发表了道歉声明。

(四)公众对自媒体抱有不信任感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权威和专业,自媒体的信息显得过于随意和“碎片化”。自媒体的信息是由个人发布,缺少把关人,因而可信度比较低。自媒体假消息频出,易引发公众的信任危机。

微博赋予公众更为自主的传播权利,越来越强的主动参与性使微博成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和保护民众权利的新舞台,特别是在法制民主等方面有待加强的中国,更为自由广阔的舆论平台显然成为了政治体制建设和提高公民权利保护的助推器,同时,约束性的减少也就在客观上暴露出普通用户在使用中相关媒介素养的问题,正如理论分析中所提及的,媒介技术与媒介素养相互依存且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对于媒介素养的良好培养才是保证微博有效利用的前提和根本。

三、提高公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良好的媒介素养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信息传播主体多元、传播手段多样、传播内容丰富、传播价值多元,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已被多维信息传播方式所取代,受众渐渐改变了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逐步成为了既是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生产者的双重定位。

在自媒体传播时代,受众可以通过交互式的信息传播平台,从自身需求、个人利益、价值与信仰出发发表对社会问题的观点与看法。然而,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自媒体带来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出现众生喧哗的舆论风暴。这种舆论风暴的产生固然有其消极影响,但是很多问题都是最后通过辩论形成民意表达,这样的民意表达“来源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偏好,而是私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公开讨论”。④只有如此,才能加速理性化、和谐化的媒介素养的形成,促进社会价值统一、社会共识与文化认同。

(二)提高媒介素养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一种财富和生产力要素,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与保障,必须以信息资源为依托,以信息资源共享为抓手,核心在于要求人们准确、全面地掌握和利用信息资源,协调好人口、资源与发展的关系。正确的信息的获取可以使各门类信息及时有效地交流与传播,加速物质、资源、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生产、科技与商贸的增值,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互联网高速发展,自媒体传播手段的凸显,受众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目标实现随时随地获得、发布和分享信息资源,将网络公共资源转换为个人信息,为自己所用。

(三)媒介素养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公民自身素质的标准

媒介素养是处于信息时代的公民的基本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一种延伸。

QQ聊天、电子邮箱、短信、微博等媒介逐步成为了民众制造信息和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我们应当合理运用,进行愉快的、有益的信息传播。我们在媒介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要保障其具有健康的思想内涵和一定的艺术水准,这些不但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基本的素养和道德要求,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

当今社会迫切需要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媒介素养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公民自身素质的重要标准。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媒介素养已经逐渐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人们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公民擅用媒介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媒介的演变与人类社会进步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人类社会的进步(突出表现为生产力的进步)是主导原因,媒介的进步受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作用于人类的进步,二者的关系就像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媒介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人类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使文化得以延存下去;而传播媒介又以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传播的信息加以缩减或扩大。”⑤

在自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媒介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使用智能产品就能迅速接触到信息,同步获知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大事,甚至借助智能终端发布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并且由于发布信息的便捷与低门槛,使其备受青睐,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了一种载体发布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也正因为如此,在现代社会,媒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换一种说法,即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正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四、如何提升公民的媒介素养

(一)微博用户个人媒介素养的自主提升

社会公众是媒介的受众,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动因。要想提高全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需要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受众必须从被动接受的角色中走出来,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促进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社会公众需要健全自身的知识体系,对信息具有更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尽可能摆脱媒体的控制,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了解媒介行为、积极主动参与媒介行为,学习使用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多数微博用户尚未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微博形成的影响力,对公领域和私领域的划分尚无明确的概念,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处于一个既不明白自己的权利也不明确自己的义务的阶段。微博名人具有成为“意见领袖”的能力,但需要加强对其媒介素养培育,使之成为合格的意见领军人物。首先,要树立其作为播者和受传者的双重责任意识,坚守真实性原则传播信息。其次,要拓展其自身新闻传播知识水平,了解传播规律,提高信息传递水平。最后,要加强自律,自觉丰富知识层次和社会认知力,培养理性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加强国民素质的基本教育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对学生的基础教育时期媒介素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教育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可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得到较好的贯彻。家庭是青少年绝大部分媒介行为的发生地,也是青少年受媒介影响的主要场所。要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让青少年成为独立的媒介使用者,就离不开家庭的素养教育。家长应该在未成年人接触微博的过程中,合理地督导和管理。家长和学生可以共同学会选择媒介、筛选信息,建立应对信息流的批判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察能力。

将微博媒介素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互相渗透,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在各个学科教育中渗透,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尤其微博的技术手段可以将文学、艺术等课程的范围扩大,微博热点公共事件的采用可以使思想道德课更吸引人,还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自我学习中更深、更广地积累学科知识。

(三)加强对公众的专业素质教育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我们要注重加强对公众的专业教育。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在热门事件中,我们要学会理智思考。注重培养自媒体人的专业素养是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重要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传播优势来提高公众的专业素养。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多渠道传播媒体的专业素养知识。营造良好的专业氛围。自媒体的发展速度迅猛,国民的专业素养自然也不能落后。而如今正是两者脱节,自媒体发展过程中才涌现出了诸多问题。

(四)政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媒体的权威性

(1)提升专业媒体、社会机构等权威部门微博媒介素养。我国的主流媒体尤其是各级党报及电视台作为党的“喉舌”,应当积极承担起这一有益于社会前进发展的责任,主动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和公信力推广这一教育,充分调动自己拥有的媒介资源,大力推广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促成全社会对媒介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可以在微博中开设专门板块,介绍和普及媒介素养知识,一些专业媒体可以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展示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例如,新浪微博上的“人民舆情分析室”账号常常就微博舆论热点做出比较专业的解读,为用户理性看待热点事件提供了专业视角。社会机构在微博中也很受社会关注,如一些NGO组织的官方账号。社会机构要提高自身网络舆情的反应能力,及时在微博反馈信息,廓清事件,展开互动,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个可能的现实环境。

(2)政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政策支持。政府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担任“调解”的角色。各级政府应该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法律法规中加入引导媒介素养提升的内容,同时完善各项相关法规,约束媒体及个人的传播行为,保证媒介素养提升所需要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需要政府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包括政策、资金支持及人才支持,并积极推进社区的媒介素养提升活动,使媒介素养走向大众。一是规范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微博应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二是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微博服务意识。三是建立微博的舆情监控与引导机制。四是对公务人员进行微博媒介素养的定期培训及纳入考核。

注释:①详见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自媒体研究报告。

②《南都娱乐周刊》主编谢晓2014年3月28日20点16分微博。

③详见《中国艺术报》12月13日第二版。

④详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61)》第四章《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观念与意识形态》。

⑤详见《新闻学导论》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

[1] 尼尔·波滋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彬.对自媒体的概念界定及思考[J].今传媒,2008(8).

[3]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G206.2

A

1674-8883(2015)14-0094-03

冉然,中共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经济社会部副主任,研究方向:自媒体,新闻伦理,网络传播。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信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订阅信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