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创作表现手法

2015-02-28 04:40任奇伟胡晓汉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张骞河西走廊纪录片

任奇伟 胡晓汉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浅析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创作表现手法

任奇伟 胡晓汉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更是当今“一带一路”国家经略的黄金地带。纪录片《河西走廊》沿着这条千年古道,通过10个历史节点把一个个朴实隽永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从古老的文明走出历史的画卷,用独具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实现了人文习俗与自然风貌的融合,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的交汇;彰显了河西走廊在华夏文明史中的独特作用和显著地位。

河西走廊;文化;艺术表达

一、主题立意契合“国家经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意在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丝绸之路的沿线各国进行文化、经济交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纪录片《河西走廊》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为“国家经略”做出了视频图解和影像注释,而“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也为丝绸之路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纪录片《河西走廊》是以中国西部的千年古道——河西走廊为主题,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带领观众以一种宏观的时域和理性的思辨,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外交、经济等多个视角,用编年体的叙述方式把历史与现实完美结合,把古代文明与国家政策巧妙勾连,呈现了丝绸之路从汉代至今约两千年的发展历程,勾勒出了河西走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动人画卷,重新揭示了河西走廊作为国家经略的重要战略地位的主题,体现了我国西部特有的地域特色,具有非常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根植于民族深处的文化自信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纪录片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承担着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河西走廊”是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和印记,但对于其宣传和挖掘则是相对缺失的。

比尔·尼科尔斯的《纪录片导论》一书中曾说“纪录片是对世界的一种再现,但是,这种再现是一种选择的结果,体现出对于世界的独特视点。”纪录片《河西走廊》选择通过影像方式,对客观事实素材的筛选与整理,再现了千年之前的辉煌和繁荣,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文化的丰富性,对丝绸之路的地域特色进行了有效的传播,彰显了河西地区本土文化的自信姿态。

文化自信来源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本土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它是一种文化自觉。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河西走廊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沉寂和萧索,曾经带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黄金走廊衰落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随之消失,《河西走廊》重新打捞起这段历史,正是一种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和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凸显。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尽管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如何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浪潮中保证本土文化“走出去”,以一种国际化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链仍显得任重而道远。

三、创新艺术表达方式

作为一部大格局的历史纪录片,必然要以创作理念、具体事件、氛围情绪、叙事节奏等来结构全片,其广度和深度的挖掘离不开艺术表达方式,如何创造性地将时空复现、客观性的还原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的主创团队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一)故事化的创作手法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视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如何抢占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受众和点击率,这就对节目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为增加可视性和趣味性,故事化的情节设置必不可少,创作人员一般会在拍摄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戏剧性的冲突或夺人眼球的桥段。

纪录片《河西走廊》在故事的叙述方式上,摒弃了专家学者的访谈和解说,取而代之的是大篇幅的情景再现,它打破了“画面缺失”的历史语境,将影像表达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以另一种文字无法表达的意境方式去阐释内容,以发生在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运用扮演的方式和电影化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故事性和现场感,既有历史事件的宏观叙述,又不乏鲜活的人物性格和细节表现。

例如,《河西走廊》第一集中张骞的妻子,这个人物的设定完全是创作团队的“主观表现”,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张骞的资料少之甚少,张骞妻子的信息更是一笔带过。主创团队为了突出张骞对于丝绸之路的开创性贡献,于是在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基础上,通过联想、猜测进一步拓展、延伸,在活灵活现的还原历史镜像的同时不失“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通过动人的细节故事、生动的人物画面使张骞的形象丰满起来,哲理性的文字解说和深刻的理论思辨不仅实现了影像的完美叙述,更传递了具有人文情怀的爱和感动。

(二)解说词

纪录片的解说词,不仅仅是对于纪录片画面的简叙述,而且是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纪录片所表达的内涵的重要方式,把无法传达到的信息使用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加强理解。纪录片《河西走廊》的解说词的创作就是基于主题的表达,凝聚了20多个专家学者的智慧,用3年的时间在近60万字的叙述文本中提炼而出,深深地抓住了历史人文纪录片的精神内核,从而达到了解说词与影像画面衔接精炼严谨、叙述流畅。

(三)音乐

纪录片的配乐以雅尼的音乐作为主导,他对乐器的掌握本领精湛恰当,对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有着异乎寻常的痴迷和执着,创作的长达1小时30分钟的《河西走廊之梦》是为纪录片《河西走廊》量身定做,他选择的嘟嘟克笛音苍老、孤独,带着浓浓的悲剧色彩。主题曲浑厚又富有磅礴气势,把人带入历史再现的场景,自然而然的让人联想到河西走廊。宏大的令人向往的历史镜像,配以苍凉、壮美的旋律,主题音乐和河西走廊可谓是浑然天成,将河西走廊的奇伟瑰丽,旷荡辽远描绘得淋漓尽致。

[1] 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和,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2] 马骏骎.纪录片的社会化思考——以《故宫》《新丝绸之路》为例[J].新东方,2006(07).

[3] 邱秀聪.人文历史类新闻纪录片表现手法探析[J].新闻世界,2011(07).

[4] 杨静.浅析纪录片表现手法的创新[J].影视艺术,2015(01).

J952

A

1674-8883(2015)14-0063-01

任奇伟(1990—),男,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学2014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胡晓汉(1993—),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2014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张骞河西走廊纪录片
张骞探西域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在河西走廊聆听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西游新记7
纪录片之页
张骞后裔在河南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河西走廊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