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避讳”(三)

2015-02-28 04:18:09
学语文 2015年1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乾隆皇帝

说“避讳”(三)

避讳人人必须遵守,如有违反,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重则受到严厉的惩罚。科举考试中如果出现违反避讳的情况,考生就会断送前程。例如,乾隆曾办王锡侯一案,将王锡侯本人斩立决,其子孙七人秋后处决,其妻媳及未满周岁之子给功臣家为奴。王锡侯何罪之有?原来不过是他编了一部简明字典──《字贯》,他出于好意,惟恐人不知道皇帝的名字,误犯了犯讳的大罪,特地在“凡例”中将康熙(玄烨)、雍正(胤祯)、乾隆(弘历)三代皇帝的名字开列出来,使人知道“敬避”。不过是三个名字,六个汉字,竟付出满门抄斩、女眷为奴的代价。避讳表面看来是由尊敬之义,推而广之,登峰造极,又加以皇权的强制,才到了可怕的程度。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乾隆皇帝
明代科举考试中的二三场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新少年(2021年3期)2021-03-28 02:30:27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皇帝怎么吃
紫禁城(2020年4期)2020-05-20 09:01:38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4
“科举考试”
环球时报(2019-10-21)2019-10-21 05:14:57
乾隆:来尬诗吗
古代皇帝的称呼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