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背后

2015-02-28 03:01◎陈
现代语文 2015年35期
关键词:字音桑树错误

◎陈 文

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背后

◎陈文

所谓:一花而见春,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生活简单而复杂,单调而生动。寻常细微之物,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懂得见微知著的人才能真正打开这个世界的大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遇到了很多看似很不起眼,却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而这些细小错误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现将错误的现象和原因归结如下:

一、抱残守缺,不知变通

语言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体,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工具书和教材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进行着更新,稍有大意,就会出现错误。比如:一次大型考试中出现了一道文学常识的选择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壁”。

B.刘禹锡是晚唐诗人,字孟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品有《陋室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他的名句。

C.《道士塔》选自《秋雨散文》,该文叙述了一位学者对敦煌文化遭受浩劫的深刻反省。

D.“近体诗”指唐朝诗人写的律诗和绝句,有严格的字句和平仄要求。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锦瑟》等。

A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原因是新版教材的原文注释已经将“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改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很多教师用的是老教材,或在教学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微的变化,或在教学中没有对此进行强调;另一方面学生粗心大意,做题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

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比如由于工具书的不断更新,以及教材与工具书的更新不同步所产生的较常见的字音问题。如:(1)《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嬷嬷”两字在商务印书馆第3版中注音为“māma”,而早在第五版词典中就将字音修改为“mómo”(注释的词条没有发生变化)。(2)曹操《短歌行》中的“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中的“契”在原教材2009年湖北第1次印刷中注释为“qiè”(其字音应该为qì)。(3)《劝学》中“跂而望矣,不如登高而博见也”,“跂”字原教材注音为“qì”,现在教材已经将注音更改为“qǐ”,这一变化在词典中也有显示。其他还有以前是多音字,而现在统读的字音则更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更新和变化日益加快的语言学科,错误的出现不可避免,但我们唯一能做得就是关注语言和教材的更新和变化,注意总结归纳,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万万不可死守着一本老教材而不知变化,死守着老观念而不知变通,到最后只会贻笑大方,误人子弟。

二、基础薄弱,捉襟见肘

如果说上述的错误多是客观原因,有时难以避免,那么下面的错误就显得匪夷所思了。这些错误更多显示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基本的知识迁移能力,这是语文能力的硬伤。先从字音入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中,学生将“峭楞楞”读成“xiāoléngléng”。“楞”字读错还可理解,出人意料的是常见的“峭”字也读错了。其实“陡峭”这个词,学生在初中就学过了,可换个环境组成新词,就不认识了。类似的还有将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将“凌侮”读成“língrǔ”,原因是将“侮”字读成“辱”字的音。再来说说字形:细心的老师会发现,有些常见字学生们认识,可是让他们写出来,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比如“弋”部和“戈”部分不清,如贰戮鸢戳等字;还比如“矜”和“衿”的声旁该写“今”字却写成“令”;“尧”字上部写成“戈”等等。这些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少数较典型的例子,而更多有关多音字和形声字的问题就不再一一列举了。语文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无论是什么学段,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学习能力固然重要,基础知识也绝不能忽视,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老师更多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的细节。

三、理解困难,拙于表达

学生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他们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高下。如一次考试中的一道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诗句展开想象,描写画面。要求:想象合理,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80字。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附参考答案: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袅袅炊烟如细长的白带漂浮在村庄上空。深巷中传来一阵狗叫,好似在迎接远方的客人。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的鸡也不甘寂寞,引吭高歌,声响树巅。)

这个诗句选自人教版陶渊明《归园田居》,学生扩写“鸡鸣桑树颠”的句子让人忍俊不禁。

如:

鸡叫一声,桑树都要歪了;

鸡一叫,桑树都在抖;

鸡鸣,仿佛桑树都在颤抖了;

远人村,墟里烟。狗在叫,鸡在颠;

鸡长鸣一声,桑树都抖几下;

桑树也因为鸡叫声而颤抖,等等。

从这些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因为将诗句中的“颠”字理解错误,才会出现如此可笑的错误,在这首诗中“颠”是“巅”字的古字。不仅如此,在扩写中也毫无文采可言。理解错误和语言拙劣,足见学生能力的低下。

还有一次课堂提问,更让笔者记忆犹新。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笔者让学生试着将文中引用的《采莲赋》用自己的话展开。其实这首诗歌中大部分较难的句子,课文下面都注释得很清楚。学生在展开时,只需要将诗歌与课下注释进行对照,稍微组织下自己的语言即可。可是一位学生几次尝试着回答,结果都不理想,最终放弃。分析原因,固然是缺乏自信,更多的则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一味地感叹和埋怨是毫无用处的,训练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要从一字一句的听、说、读、写开始,从点滴的细节做起。能力的培养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四、缺乏常识,素养低下

学生能力的低下也表现在语文基本素养的缺乏。较简单的有:(1)敬词与谦词混淆。“高足”是称呼别人的学生的敬词。“拙作”是称自己作品的谦词。并无低足、拙足、高作之说,不可随意套用。(2)对人的称谓混淆。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夫人与林黛玉的关系,林黛玉是王夫人的外甥女,王夫人是林黛玉的舅母,学生将“外甥女”与“外孙女”混淆不清。

较难的有: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礼仪缺乏基本了解。一次考试中的语言运用题:

请结合高一上学期的课文找出反映古代风俗、文化、礼仪的内容进行仿句。

例句为《鸿门宴》中项王、项伯、刘邦的座次反映中国古代的座次文化。

(附参考答案:《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即将赴秦、祭祖、取道,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祭礼文化。

《兰亭集序》中的作者与友人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

虽然这些课文学生刚学过,可未完成的较多。这道题固然难度较大,但课下对“修禊”、“祭祖”这两个词都作了较详细的注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学习不深入,对课文不熟悉;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学生对古代文化传统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文化素养的积淀极度匮乏。

文化指的是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它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张孝纯先生早在二十年前就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观,他认为:大语文教育应该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语文离开了生活,就变成了空壳,就没有了实际内容。语文教育应当贴近生活,靠拢生活。“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而要想实现语文教育改革的“突破”,就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要从关注生活做起。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作为语文教师就要“跳出课堂教语文”,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让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成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双飞翼”,提升文化素养的“营养剂”。

(陈文湖北省枣阳市高级中学441200)

猜你喜欢
字音桑树错误
马桑树儿搭灯台
在错误中成长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奶奶家的桑树
沈括识音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
不犯同样错误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